扫码手机阅读

聊斋狐婿

作者:士心本尊 | 分类:武侠 | 字数:126.9万

第134章 通判之女

书名:聊斋狐婿 作者:士心本尊 字数:2364 更新时间:2024-11-16 18:50:51

“小姐,小姐,我俩看到临安县瘟妖大狗了,好生可怕!”

“嗯,小姐你没见不知道,那瘟妖大狗可吓人了”

“像豺又像狗,小的五尺,大的六七尺,吊起来比我俩还高。”

……

辰时雨停,杭州城南一户大宅闺园。

买菜回来的两丫鬟,绘声绘色跟自家小姐讲街市见闻。

晨光下,那小姐清瘦,身着浅粉褙子、内衬白裙,外皮衣氅,一手香帕止咳,坐在院内假山前摇扇煮药。

药气随风拂面,熏得满院苦味。

两丫鬟的话让她若有所思,杏眼转问:“看的人多吗?”

“可多了!”

粉衣丫鬟说:“官家将两只瘟妖吊在囚车上,去看得人成百上千……”

蓝衣丫鬟道:“听坊间说,临安县抓了有二十多只瘟妖,杀死剖腹,从中发现仙方……”

粉衣丫鬟接话:“据说有位公子还乡遇到神仙,仙家传他避瘟法术,捉拿瘟妖是他指点的……”

小姐眉目含思,道:“坊间传闻有真有假,不可全信。昨日临安知县来府城议事,已将药方呈交知州大人。”

“我父有些疑虑,说临安县所报不明,说‘狗腹取方’乃无稽之谈,愚弄百姓之法。”

“今日父亲要去临安县亲自查问一番。”

两丫鬟相视。

蓝衣丫鬟笑道:“老爷不用去了。我俩回来时,见临安知县来拜府,还带个俊俏公子,不知是不是坊间传闻那位。”

原来这家府邸,就是李通判家。

眼前小姐乃通判小女,年芳二十,名叫怜云。

李怜云自幼聪慧,熟读诗书,并且身上有一番奇闻。

李通判原为芙蓉城通判,三年前才调任到杭州。

在此之前,一家都在蜀中居住,这怜云小姐从小体弱多病,当地一位有名相士言她活不过十六。

通判不信算命相术,谁料相士的话在小姐十六周岁当日应验,怜云半夜气绝。

次日家人哭丧办白事。

有一青城道姑下山化缘,得知怜云小姐昨夜刚死,又看了尸身说‘可以医治’,便从袖中取一枚明珠,叫丫鬟掰开小姐下颚,放珠子入口。

少时明珠变得乌黑,见怜云小姐出气,面貌恢复血色,一家人无不喜悦,拜谢那道姑。

道姑收回珠子,在府上住了几天,与小姐修了师徒缘法。

走时秘传养命之术,告诉通判:

“令女之所以能死而复生,非贫道之功,皆因她前世积德,鬼差见她有阴功在身,就留她在尸身多住三日。”

“贫道又恰巧感应缘法,便来府中一探究竟,不想与她前世有缘,故而出手相救。”

李通判询问‘仙家和女儿前世因缘’。

道姑说:“怜云前世乃青城观潜修的青蛇,我俩本是玩伴。后来她为救人与一条黑蛇结怨,黑蛇被打死后化作怨鬼,寻找报仇之机。”

“十年后,青蛇度雷劫不成,身死道消,转世到你家为小女。”

“黑蛇怨鬼在她降生之时,跑来咬了一口,使其三魂减半,阳寿大减。”

“如今怜云灾消难满,只要修我养命法门,可以恢复三魂。”

“但不能与人成婚,即便成婚嫁人,也不会得子。”

“就让她留在府中,与你养老送终,当个孝女。”

李通判礼谢,谨记道姑之言。

这些年不少人登门提亲都被他回拒,只把女儿养在深闺。

谷晩

通判调任杭州这三年,怜云在家自学医理。

一年就能开方治人,所开之药颇能治症,府内下人有病都请小姐看。

瘟疫传来杭州,通判府能不死一人,多亏她避瘟有方。

李怜云以道家、医家阴阳正邪之理,借药气蒸熏之法调合府中疫气。

但随着瘟疫传播,州府疫情加重,小姐之法逐渐失效。

药熏无法克制外邪,现在府内上下都有染瘟。

她又改变方法,调配正气香囊,让下人进出时佩戴,能驱赶疫气,却不能治病症。

这两日怜云也染了瘟疫,她便借此试药配方,找寻可用的良方。

不想昨日临安来喜讯,发现一种可用之方。

她从通判爹爹那里得到方子,看过后发现药中有毒,若是少用一味药材或者用错,烧煮出来的便是毒汤。

李通判闻知颇为恼怒,越发觉得临安县所言不实。

甚至怀疑陆知县,欲借此药方治死百姓,从朝廷骗取救济银,用人命行贪赃之事!

所以他才想今日去临安查问,若真如猜想,当请来天子剑,斩杀了虎官。

……

“小姐,老爷问药煮好没,老爷要让临安县当面试药。”

主仆三人正说话,又一丫鬟跑进来传话。

怜云凝眉暗言:“爹爹怒火攻心,必有打赌。万一此药真有害,岂不是谋害同僚之罪?”

她打开盖看眼热腾的药汤,这炉药就是依照‘临安仙方’所配,说:“药已煮好,你回禀父亲,稍后我送药过去。”

那丫鬟领喏跑回前院。

蓝衣丫鬟疑惑,盯看药炉问:“莫非小姐煮的药,便是临安县的方子?老爷不信能治,故让今日来拜府的临安知县试药?”

怜云嗯声点头,吩咐她们取碗盛药。

片刻后小姐挂上面纱,带着两丫鬟端药去前院厅堂见父亲。

堂内,临安县与一公子落座客位,通判父亲正坐主位,气氛冷然,主客皆不言语。

非陆侯不愿说话,而是通判大人先入为主,认定他药方有假,除非当面服药,才愿听他后面说词。

杨万山便与李通判打赌:“喝下无事,又当如何?”

通判赌气道:“若无事,又能治症,我与令兄赔罪。”

万山当即与他立约。

此刻双方无话,却各有心思。

李怜云把堂内众人神态收入眼中,先礼见临安县和杨公子,后走到父亲面前见礼,细声说:“爹爹乃上官,岂能与下官做赌?传出去有损官声。”

李通判怎不知这些,可当时心起无名火,由不得自己谨言慎行。

杨万山闻着药味说:“小生没猜错,此药乃仙方配药熬煮而成。既然良药已来,那就小生先喝。”

“公子且慢。”

怜云分看父亲,阻拦道:“家父连日劳神,心中烦躁故而说了些气话与君打赌。”

“不妨把赌约搁置一旁,说些别的事,想必知县大人来府,有要事商谈。”

“原来是通判千金,小生失礼了。”

万山一礼后不愿罢休,颠袖自取丫鬟托盘药汤,称赞一句‘好药’就往嘴边送。

父女二人各有神色。

陆侯淡然自若说:“下官此来,是要告诉大人‘仙法’真正出处,并与大人举荐一人。”

“临安灾疫能够扭转,皆仗这位君子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