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朱厚照
作者:南宫二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40.3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三十一章 风箱和水排的组合
朱厚照闲来无事去文楼看一看。
文楼的位置在奉天殿东侧,与之相对的是西侧的武楼。
提到奉天殿可能许多人并不熟悉,后世的奉天殿早就改名了。
奉天殿历经几次改名,嘉靖中期奉天殿着火,在大臣的建议下,嘉靖将其改为了皇极殿。
后来清朝入关之后,将皇极殿改为了太和殿。
文楼也着了一次火,差一点就把永乐大典正本烧了,文楼也改名成了文昭阁。
永乐大典和诸多典籍都在那里存放着。
后来清朝把文昭阁改名为体仁阁,这里就不再存放典籍了。
据说嘉靖驾崩的时候,把永乐大典的正本就和他葬在一起了,文昭阁留下的那一套是他当时命人抄录下来的抄本。
明朝亡国的时候,永乐大典抄本就一点点的消失了。
清朝转而弄了一套四库全书,估计这里面就有永乐大典的书籍,而明朝末年的时候有太监监守自盗,把永乐大典藏书一本本的拿出去贩卖,或者结交大臣等。
文楼的附近有卫队巡逻看守,并且在周围配备了水龙,学名叫做唧筒,宋朝时就已经利用唧筒进行灭火了。
唧筒是铜制,下粗上细,并且要与水桶联合使用。
他到了之后查看了文楼出入记录。
朱厚照允许能进入文楼查看永乐大典的,只有几个人,徐昶是其中之一。
他发现徐昶还在,进入了文楼,看到徐昶正在调阅郑和航海图。
朱厚照当时注意的是下西洋的航线图,这对于他以后准备下西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航线图是郑和历经航行几次之后,摸索出来相对安全的路线。
但是朱厚照看到徐昶关注的却不是航海图,而是一些随身记录,都是航行过程中的记载。
他看到旁边还有着画着图的纸张,上面是船身构造图等一系列图纸。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徐昶听到声音也是转过头,看见是朱厚照,赶忙起身施礼。
“不用太多礼节,这里就没有外人。”
“是。”
“你看的这是什么?”
“回陛下,这是之前找回的郑和海图,还有臣从兵部借过来的一些舆图,这是当时造船时存档的图纸。”
“你在研究造船技术吗?”
朱厚照很是惊讶,这徐昶是真的喜欢研究技术啊。
“不是,臣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能代替人力的机器,所以来看郑和的船只,在研究宝船是如何航行的那么远的。”
朱厚照问道:“有什么眉目了吗?”
徐昶兴奋地指着图纸的一处地方。
“有了,陛下请看这里,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宝船实物,并且建造图纸也在这么多年丢失了一部分,但是根据图纸和臣的猜测,当时船队并不是完全使用的人力,他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机器,否则船队是不可能航行那么远的。”
前所未见?
徐昶见陛下还有疑惑,继续解释:“陛下,您想一想,郑和船队到达的地方远不是人力所能及也的地方,记载去中华绝远,单靠人力是不可能的,臣猜测当时的船队装备了水排和风箱,代替了一部分人力推动着船队航行。”
“猜测?”
“是,因为已经没有宝船实物,臣看不到宝船究竟是怎么航行的,只能靠猜测,不过臣在看到了炼铁用的水排和风箱才想到这里的,没有比这两样组合起来更能代替人力的了,臣相信当时也会有人想到这里。”
“你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就算船队的士兵不分昼夜的摇橹,他们怎么到那么远的?你说的倒是挺符合实际的。”
不过朱厚照知道风箱,但是水排不太了解。
“水排是什么样子的?”
“是放置在水中,利用水流带动风鼓风的,主要是炼铁时起到辅助作用,能使铁水融化的更快。”
朱厚照感觉好像摸到了一扇门。
“这样啊,研究院有水排吗?带朕去看看。”
“有,请陛下随臣一起到研究院炼铁组。”
朱厚照亦步亦趋的跟着徐昶到了研究院。
他看到水上是一个木制的卧轮,水流带动着水排,曲杆拉动风箱,一股股劲风吹出。
这倒是一个动力源,人在另一边转动齿轮,齿轮带动风箱……不对!不对!
应该是反过来,人在一边推动风箱,风箱就像一个活塞一样,带动水排那边的齿轮转动,倒是也能推动船只航行。
朱厚照感觉好像很熟悉,风箱带动齿轮转动……
这要是风箱做成密闭结构,再在下面烧热水,用热气推动风箱的话……
卧槽!这不是蒸汽机吗?
“这……这……这……徐昶,蒸汽机!这是蒸汽机!”
徐昶一脸不解,问道:“陛下,何为蒸汽机?”
“蒸汽机就是蒸汽机啊!哎呀,怎么跟你说呢?”
朱厚照一脸兴奋地说道:“徐昶,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啊!”
“陛下,蒸汽机是何物?”
朱厚照现在激动的很,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跟他解释。
第一百三十一章 风箱和水排的组合
“这样,你先把风箱和水排的结构缩短,这曲杆太长了,在风箱这边用铁造一个密闭的箱子,要像水壶一样,可以自由开关,造完了之后,朕就告诉你什么是蒸汽机!”
徐昶虽然不明白陛下的想法,但是准备按照陛下所说,打造这样的箱子。
不过他还是委婉地跟陛下说出了,他想着再研究郑和的船只动力。
既然船只能用上这样的动力,其余的机器也可以用这个来代替。
“这就是!你说的这个就已经是了!”
徐昶不是很明白。
“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
“回陛下,臣现在看到的是风箱和水排啊,水流带动卧轮转动鼓风。”
“对,要是当初郑和的士兵,是推动风箱,反向鼓风带动木轮转动呢?”
徐昶目瞪口呆,他看着风箱吹出来的风,又看向水排的木轮。
“这风怎么能反着吹呢?那它怎么带动木轮呢?”
朱厚照耐心地给他解释着说道:“你看风箱的拉杆,它能进去也就能出来,是一个活塞,风把活塞推到外面,木杆不就联动着水排吗?卧轮不就转动了吗?这水排不还是有竖轮的吗?竖轮转动就能推动船只航行了!”
徐昶听完朱厚照说的话,他也想明白了,高兴的手舞足蹈。
“陛下,臣请试造这蒸汽机。”
“你先按照朕刚才说的,造一个出来。”
朱厚照告诉他,想要什么就告诉自己,不要怕浪费钱。
“是,臣谨遵圣旨。”
朱厚照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豹房,还叫了人准备点烧烤和酒水。
明朝上层文臣和勋贵之中,烧烤已经是比较流行的一种了。
中国自古以来烤和煮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烹饪手法,炒菜这种烹饪习惯还是在宋朝大规模普及的,最早的炒菜在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就记载了炒鸡蛋的做法。
而宋朝时因为生产力提高了,铁锅能批量生产,所以炒菜就进入了大部分百姓的家中。
这时的烧烤放的调料不如现代。
现在就只放一些葱花,盐,豉汁等之类的调料。
朱厚照亲自去了尚膳监,挑选调料,芝麻、孜然、花椒等正常的调料都有,就是没有辣椒。
他命尚膳监的御厨切了些牛羊肉,找了一条牛舌,片成了薄片。
朱厚照直接去了温室,他记得当时好像是有辣椒的。
在温室翻翻找找,在一处地方找到了辣椒。
红彤彤的辣椒长了几株。
他把辣椒全部摘下来之后,没敢多拿,只拿了十个送去了尚膳监,让他们炒制过后研磨成粉。
其余的辣椒全部让人育种继续种植。
“皇爷,之前牟指挥使送进宫来的那些植物,什么时间可以收割,奴婢等没有种过,拿捏不好时间。”
“朕看看。”
朱厚照一边过去,一边想是什么时间种下的。
他看到玉米已经下垂了,这个应该是快到收成的日子了。
又去看了地瓜和土豆,这两样倒是可以收成了。
朱厚照见状倒是没着急挖,他命人急招内阁大学士和各部尚书前来,准备让他们看看这两种作物到底有多高产。
“对了,别忘记首辅,让他也来温室。”
“是。”
朱厚照找了个椅子坐下,慢悠悠的等着他们前来。
过了大概一个时辰,众位大臣们齐聚温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陛下急招怎么在温室见大臣?
“臣等参见陛下。”
“行了,都免礼,今天是收成的好日子,朕让你们过来参观参观。”
朱厚照斜着眼看着刘健说道:“首辅之前不是说朕不务正业,不理国家大事,只顾着养花弄草吗?今天让你们看看,这就是朕忙的国家大事。”
他对太监们吩咐着说道:“挖吧,都小心着点,别把土豆和地瓜破坏了。”
“是。”
刘健问道:“陛下,何为土豆和地瓜?”
“就是你们前面的这两种粮食,可以算作粮食吧,地瓜可以当做主食食用,土豆既可以当做粮食,还能当成菜。”
众位大臣也是点了点头。
朱厚照也撩起常服,挖着土豆。
内阁大学士见陛下也蹲下了,他们也不好再站着,只能也跟着在地里挖呀挖呀挖。
土豆和地瓜都收完了之后称了称,大概有着二百多斤,换算一下的话,大概是一石二左右。
朱厚照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他感觉这两种作物的产量还有点低了呢。
不过换到在场的众位大臣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从没有见过能产这么多粮食的作物。
明朝的粮食生产力还算可以,现在的良田精耕细作,南方亩产水稻大概在五百斤左右,换算的话,就是三石一左右。
劣田就算是精耕细作,亩产大概也就在一石三左右,可能更低。
现在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两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加起来也就不到半亩地,就能产一亩地的粮食,当然这不排除温室是精耕细作,但是这不到半亩地,哪怕是精耕细作,也相当于一亩劣田的产量了。
那就相当于一亩地全部种植土豆和地瓜,能产出两石四左右的粮食。
刘健率先就绷不住了。
“陛下,这粮食怎么能如此高产,莫不是其中有诈?”
朱厚照嗤之以鼻,说道:“就算造假,也得有土豆和地瓜啊,现在中国除了朕这间温室,哪里还有这土豆和地瓜?”
刘健也茫然地点点头,陛下说的对,确实如此,现在没有别的地方有了,如果有的话,谁会不种植这两种高产的粮食呢?
“首辅,你现在还觉得朕不务正业吗?”
刘健当即跪下说道:“是臣错了,不该质疑陛下。”
朱厚照满意的点点头,让人把刘健扶起来。
李东阳见状说道:“陛下,此乃祥瑞,应当昭告天下才是。”
朱厚照不满地说道:“祥瑞只不过是一时的,对国家并无益处,次辅以后不要再提祥瑞二字了。”
李东阳满面通红,他本来想着恭惟陛下,没想到却被驳斥了。
韩文凝视着土豆和地瓜说道:“陛下,此等”
“正好诸位都到了,朕准备了烧烤和酒水,诸卿陪朕一起用膳。”
“臣等拜谢陛下。”
朱厚照拍了拍手,吩咐着谷大用,让尚膳监多切一些肉,猪肉要五花肉,又让他拿一些土豆和地瓜去尚膳监,同样切成片,之后烤着吃。
他看到众位大臣也是脏兮兮的,让人带着他们去洗漱。
等到一切收拾完毕,朱厚照和众位大臣相坐在豹房外的空地上,天空中的云彩被染成了火红色。
尚膳监的厨子现场烤制肉串,盐和辣椒粉均匀的洒在肉串上面,肉香和调料的香气调动着在场众人的舌头。
肉串被分发了下去,朱厚照看着他们吃了下去,问道:“味道怎么样?”
谢迁说道:“宫中的御厨,厨艺愈发的精湛了,只是这道炙羊肉,颇为辛辣。”
朱厚照得意的笑了,说道:“这是因为其中撒了辣椒粉,这也是温室种植的。”
“辣椒?名字倒是极为符合,确实比茱萸更为辛辣一些,陛下,此物只在温室种植吗?”
“现在是这样,不过辣椒已经收成了,育种之后会在皇庄继续种植留种的,以后可以让百姓们也都种植此物,还能获得一些收益。”
谢迁又问道:“陛下,那土豆和地瓜也是如此吗?”
“当然,这两种粮食,百姓们种植了之后,可以弥补口粮的不足,灾荒也就不足为虑了。”
“这真是我中国之福啊,如此以来,我朝可能会成为仁宣之治之后的又一盛世,臣等恭贺陛下!”
“同贺,同贺。”
朱厚照看着下面的一众文臣齐刷刷的躬身,这才哪到哪啊,要是让你们看着蒸汽机,怕不是要超越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