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匠
作者:秦腔楚狂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35.7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十二章 见识高远
推门而入,沈清平看到孙元化穿着厚厚的青缎棉袍坐在交椅上,头上还带着厚厚的貂皮帽,神『色』憔悴,估计是病了。
叙礼、寒暄了一阵子,带坐定后,沈清平又询问了一下孙元化的病情,孙元化的病情倒是没什么大碍,所说的状况用现代化来说就是感冒,当然在这个时代说是风疾。
叙说完病情之后,孙元化又咳嗽了两声,呷了口热茶,又继续说道:“现在并州已经被攻下,现在大军正在休整,过阵子攻取广宁指日可待,我想让你俩到军中一趟,立些功劳回来可好?”
现在的战局由于后金兵的主动撤退,凡是上战场的几乎都有军功,即使没有,回头犒军的赏赐也会有,而沈清平和洪冲山却是寸功没立……这一块大饼既然人人有份,单独这两人没有,三人如此相熟,孙元化感觉不好意思,当然这里面也有曹变蛟撺掇的缘故。
而且孙元化也知道这功劳其实就是去捡的!从如此顺利的战斗中,只要是上层将令都已经察觉到这是后金兵兵力不足,准备回撤的缘故,而斥候传来的消息也证明了这一点——后金兵正在攻打蒙古扎模特部。而这样人人都能捡取一些的军功偏偏因为自己的缘故,沈清平和洪冲山没有捡取的机会,这让孙元化更不好意思了,所以才决定让二人到军中走一趟——在他想来就是挂个名,白送些军功给他俩。
洪冲山对孙元化这句话可谓是盼之若渴,所以孙元化刚一说完,他就‘腾’的一下从杌凳上站起,一抱拳,快速说道:“多谢佥事成全,俺早就想去了。”
说话是须眉皆张,欢喜之『色』溢于言表!
而沈清平心里却‘咯噔’了一下子,因为他很清楚后金要有一个缓冲区是一定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谁也不想敌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悠,随时给自己一刀!
而现在并州已下,西线只剩下一个宁远城!宁远城地势平旦,背后就是辽西平原,平原有利于骑兵的机动……只在一瞬间沈清平就可以确定后金兵是想在宁远城大胜一场,把战略缓冲区打出来!
这个时候让上战场……沈清平明白孙元化的心意,但他明白这个去只怕结果和他预料的相反!
而如过不去呢,孙元化肯定不理解,会被认为不识好歹,而且还会在他们三个心里落下贪生怕死的名声——恍惚间沈清平明白了世间有一种悲壮叫不得不为之!
但沈清平转而一想,这危中其实也有机,要是把铁丝网带去……
富贵险中求,想到自己来这里寻求的就是机会,沈清平微微一呆之后,拱了下手,说道:“多谢佥事厚爱,属下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元德尽说无妨。”咳嗽了两声,孙元化回道。
“是这样的,我近来在此无事,改进了一下军车的护具,想一并带去试验一下。”沈清平回道。
如果说以前他对献上铁丝网,由于不能确定后金兵的反击地点,又不身在其中,而有些由于的话,那么此时此刻,身将在其中,时机已到,他是一点犹豫的都没有了!
而以他的身份,在这种攻的形势下,让军队带上‘防’的铁丝网,沈清平感觉有些困难,但扯出孙元化这面大旗就容易多了。
“哦……”
孙元化本人比较喜欢新鲜的东西,也清楚沈清平在这方面的才干,闻言眼睛一抬,说道:“什么样的护具?”但随之他的眼神变得一下子变得沉思,犹豫着问道:“你是说后金可能要反击?”
沈清平倒是没有隐瞒,点了点头,说道:“极有可能!”他留下了一点余地,这是他习惯的原因,也很是他长久以来形成的谨慎——事情没发生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这个,不会……”
在这种形势下,后金兵正在攻取扎模特旗,而且一触即溃,现在宁远只剩下一座孤城……孙元化的反驳几乎是脱口而出,但他毕竟是心思缜密之人,袁崇焕就赞他‘识慧’两精,因此他及时住了口,反问道:“何以见得?”
战略缓冲区这个概念,沈清平估计现在的军官虽然能够意识到,但不会有这样一个精确的概念,因此沈清平想了一下说道:“我估计后金随然在攻打扎模特部,但一定也不行我军攻取到他们腹地……”
“哦……啊!咳咳。”
沈清平话没说完,孙元化已经腾的站了起来——以他的智力当然立刻懂得了沈清平话里的意思,而在瞬间他也肯定了沈清平的想法。
“元德见识高远啊!没想到……现在该怎么办?”
说话间孙元化眉头紧缩,但看向沈清平的眼神却熠熠生辉——他没想到一系列的胜利中居然潜藏着这么大的危机,也没想到沈清平这个年龄居然有这样的大局观!
此时他对沈清平的感觉又是焕然一新!当然对于后金兵一定会在广宁反击,他心里还是不以为然,因为在东线很多地方如锦州、塔山、右屯等也可以反击,可也存在一定的概率。
而这种形势下其实有些两难:继续进攻,极有可能大败;不进攻,一做孤城在那里,阎鸣泰等一定会上书,朝廷一定会问责。而又感觉沈清平好像有准备,所以孙元化才有此一问,但随即他好像明白了什么,继续反问道:“你是说那护具?!”
说话时语气已经是诧然的惊喜!
沈清平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孙元化急匆匆的说道:“走,咱们看看去。”
孙元化说着迈步就走神态也一扫病『色』,而沈清平去而不愿他再受风寒,笑道:“佥事在此稍待就是,可让亲兵拿来。”
“哦……”
新造的钢丝网长约二米,宽约一米,是被两个亲兵抬来的,之所以是抬而不是卷,是因为铸造大炮的钢含碳量太高,太硬,柔韧『性』不足,所以实际做成了钢丝板的模样。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很容易立起来,很容易放在车帮上,这也算是硬钢的意外之喜吧!
而且钱模子为了钢丝网捆扎方便,特地在刻模具时在钢丝网下刻了三足。
孙元化对车阵也很有研究,当两个亲兵抬来,在沈清平的示意下,两个亲兵举着演示了一下,他立刻就瞧出了这铁丝网的精妙——靠近铁丝网就可以躲避弓箭的曲『射』,另外就是不阻碍视线!
“好!元德大才!”孙元化禁不住拍掌而笑,心中明了此可为奇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