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太子简直离谱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68.7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一十七章 蒙古使团出事
第216章 蒙古使团出事
夜幕降临,东宫书房中,赵义虎正向太子禀告着:
“殿下,敖拉特副使已经回到同会公馆,赫勒图告诉锦衣卫,明日一早他们就会启程回蒙古。”
李远牧点头,道:“传令给礼部,明早送一下蒙古使团,锦衣卫随行。”
赵义虎恭声应下,再次开口:“殿下,方向阳和特别行动组离京城还有百里左右,老奴已安排锦衣卫前去接引他们连夜入京。”
下午的时候,特别行动组的信送入宫中,禀告了他们的路程。
李远牧示意知晓了,开口道:“明早本宫再召见他们,赵总管辛苦了一天,先下去休息吧。”
“是殿下。”赵义虎悄然退走。
一夜无话,第二日。
李远牧一早就到了宣政殿,让赵义虎宣柳白玉和方向阳入宫觐见。
“臣方向阳叩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一进殿,南方三省总督方向阳就出乎他的意料,直接下跪朝他行着大礼。
“方爱卿快快平身。”案桌上,李远牧微笑的看着他。
“云岭离京一路遥远,方爱卿路上辛苦了,赵总管,给方爱卿赐座,柳提督也坐下说话。”他朝一旁的赵义虎和柳白玉吩咐。
“方爱卿,南方三省灾情一事,需要朝廷给予什么支援?”
方向阳只有四十岁上下,整个人略显沧桑,但目光中满是坚毅,他开口:“殿下,臣随柳提督出行后,路途上一直关注着云岭等地的灾情。”
“目前蝗灾已解决,但三省各地大批农田干旱依旧,要等到四月份雨季到来才可继续种植。”
“这两三月时间,臣恐怕一些靠种地生存的百姓无法支撑下去,目前三省各地都已开粮赈灾,但最多还能支撑一月。”
“臣希望殿下可以往三省运来粮食赈灾,帮百姓们度过此次难关。”
李远牧轻轻点头看着方向阳沉吟,此人的卷宗他早已熟记于心。
方向阳祖籍就是云岭,原为军中将领的他在武相帝时期本前途无量,只要在京营继续呆下去,京营四大封号将军,必有此人一个名额。
但方向阳为了和家中至亲团聚,在武相帝赏赐时主动放弃京营将军一职,只要求回到云岭做个治理一方的总督。
武相帝后面还是应承了方向阳,并且直接封他为南方三省总督,但城防军不可超过三万。
这些年来,南方每年的奏章大事没有,小事朝廷基本没理会。
若不是此次大灾,武相帝几乎都要忘了方向阳此人,这也是武相帝要他自己去琢磨方向阳能否信任的缘故。
李远牧对他要粮食的问题没有直面回答,转而问出了没有边际的一句话:“方爱卿,本宫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毕生的理想是什么?”
方向阳错愕,随即认真想了一会,郑重的道:“殿下,臣没什么大理想,只想为朝廷管理好一地。”
“云岭是臣故乡,也是臣的管辖之地,出了这样的大灾难辞其咎,若殿下可以赈灾粮食救三省百姓,臣愿自辞总督一职。”
李远牧淡淡回他:“若本宫不愿意呢?”
方向阳垂头,眼中坚毅依旧:“朝廷若有难处,臣只能自己寻找办法,在帮三省度过难关之后,臣也会辞去总督一职。”
“方爱卿,你的理想既是帮朝廷治理一地,辞去总督一位岂不是与你理想相孛?”
“你认为本宫召你进京是来向你问罪的?”李远牧平静问着他。
方向阳眼中闪过疑惑,他拱手:“请殿下明示。”
“粮食本宫有,朝廷也有,甚至会大大出乎你意料。”
“你不进京多年,本宫若不试探一番,怎敢将让我大秦百姓从此摆脱饥饿的粮食交给你?”李远牧淡淡笑着,眼神中满是欣赏。
结合方向阳以前的行事,记录的卷宗和今天的对话,他还是决定冒一下险,信任方向阳此人。
关于土豆的种植普及,现在的大秦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有灾后的南方三省适合。
只要这三省都种下土豆,半年后,大秦粮食将高枕无忧。
他继续说道:“本宫有一物,亩产是粮食的十倍以上,成熟期只要短短三月。”
“也就是说,只要大规模种上这种粮食,南方三省乃至大秦,以后再无人受饥饿威胁。”
李远牧瞥了方向阳一眼,一字一句的道:“现在,本宫打算将此种粮食交由你负责,在灾后的南方三省全面种植下去!”
听了这话,方向阳面上却是苦笑一声,结结巴巴的道:“殿下,此等重任,臣毫无经验,怕耽误了殿下大事,臣只要粮食就好。”
瞧他那脸色,分明一百万个不信,但又不敢直说。
李远牧笑了,他更加驻定,方向阳此人值得信任。
“赵总管,你去宣一下马师爷来见。”赵义虎匆匆出了宣政殿。
你不信,那本宫就让你亲眼去见。
“方总督,本宫金口玉言,也没必要再诓骗你,等你亲眼见过之后,你就明白了,你先等候一会。”
方向阳只能点头称是,但心中依旧不抱任何希望。
不久,在东宫的马师爷快步赶来:“臣参见太子殿下。”
李远牧对着马师爷开口:“师爷,京城周边的土豆还有多久成熟?”
马师爷恭声回着:“殿下,下月月初,即可收成。”
“很好,这位是南方三省方总督,接下来的十多天,你带着他上鹅城和各种植土豆的地方去看看。”
他沉声吩咐着马师爷,随后转向另一旁的柳白玉:
“柳提督,土豆一事,等收成时,直接统计好运往南方三省赈灾,此事交给你负责。”
看到马师爷和柳白玉皆郑重应下,方向阳一脸的不可置信,难道太子说的是真的?
成熟期三个月的粮食,还是现在亩产的十倍?
他有些激动的望向太子:“殿下,这种粮食叫土豆吗?”
李远牧微笑点头:“接下来的十多天,你去种植土豆的地上看看就知道了。”
“南方三省土豆的种植普及,你要做好准备工作,本宫对你寄有厚望。”
“土豆若顺利普及三省及大秦各地,史书上,你当留浓厚一笔。”
方向阳从椅上下来,激动的跪下大拜:“臣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起来吧,完成本宫交给你的任务就好。”
他说完望向柳白玉:“柳提督,接下来这段日子,方总督的安危至关重要,若有问题,本宫拿你是问。”
“待土豆差不多收成的时候,到时再过来禀报,你们去吧。”
柳白玉赶紧应下,在马师爷带领下,和方向阳一行三人秘密出了宫,往外城而去。
宣政殿,李远牧批起了奏章,都是大秦各地一些日常汇报,大事没有,小事一堆。
趁着今日有空,他还是认真批上各种整改方案。
时间流逝,临近中午的时候,有锦衣卫探子突然跑到殿门口,大声禀报着:“殿下,蒙古使团一行人在京城郊外出事了。”
李远牧眼中寒意闪过,放下笔轻轻的道:“进来说话。”
见锦衣卫探子进殿跪下,他才再次开口:“把你知道的,详细说出来。”
探子沉着开口:“殿下,蒙古使团出了京城后一路向北,在距离北城门百里处的郊外遇伏。”
“清点尸体之时,蒙古使团近百人几乎被屠杀贻尽,正使赫勒图也身首异处,但有两人不见踪影,就是蒙古使团那两名副使。”
李远牧面上带着威严,怒喝道:“查!给本宫查出凶手来!”
锦衣卫探子赶紧应下,恭敬退出了宣政殿。
“赵总管,此事你有何看法,在京师之地屠杀外国使团,还是蒙古国,这是不把本太子和朝廷放在眼中啊。”他平静下来,朝一旁的赵义虎开口。
“殿下,此幕后者必是要故意引起蒙古和大秦的敌对,老臣认为,殿下可修书一封至蒙古,写明此事始末。”赵义虎脸上也有怒色,理智的分析着。
“屠杀蒙古丞相,让本太子和大秦背锅!好胆!”李远牧话中森冷一片。
随便用脚毛一想他都知道这幕后者的目的,无非是把大秦迅速拖入和蒙古的战争,好浑水摸鱼达成某种目的。
那消失的两个副使,也肯定是被屠杀的人故意放走回蒙古国报信的。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和蒙古国至少还有一段扯皮缓冲的时间,这下好了,使团正使、蒙古丞相惨死大秦,那还有个鸡儿的缓冲时间。
蒙古出兵大秦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李远牧有点烦躁,奶奶个腿,不要让他找到幕后者,不然他非亲自抽死他不可。
他揉了揉眉心,沉思了一会,找来笔墨写起了信。
蒙古大军说不定哪日就出现在雁门关外,现在必须提前通知雁门关并给北境放权了。
晋阳王那边,他也写了一份备用的信交给十三保管,若北境形势有变,会第一时间送到晋阳王手中。
他写好信,让赵义虎宣来内务部总管汪广全。
半响后,发须皆白的汪广全颤颤巍巍在殿门口求见。
李远牧一阵无语,你说你一个超凡高手装的这么弱不累么。
他走下案桌,亲自把汪广全迎进殿内并赐座。
“汪总管,本宫长话短说,蒙古可能要出兵南下,本宫要北境虎符。”
汪广全抬起眼帘轻轻瞥了他一眼,缓缓开口:“老臣只是代陛下保管虎符而已,如今殿下监国,为国事要虎符老臣自然无异议。”
李远牧微笑说道:“汪总管放心,虎符只是以防万一,不一定用的上。”
汪广全眼帘半闭合着,轻声回他:“老臣已经老了,国事已无法判断,殿下自当谨慎就好。”
李远牧乖乖点着头:“汪总管放心。”
他随后喊来门口的宋强,把写好的两份信递给了他:“宋强,把汪总管送回内务府之后,拿好北境虎符。”
“派支小队北上晋阳城,日夜兼程赶路,把这封信和虎符亲手交到雁门关吕大将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