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作者:农家三少 | 分类:历史 | 字数:63.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85章 和珅告状扫了乾隆皇帝的兴
和珅满以为自己一定是会试的主考官,自己也毫不谦虚地收取了举人们送上门来的礼物。结果,主考官的名字一宣布,让所有的人都愕然了,会试主考官不是和珅,而是蒋光鼐。
这个主考官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把和珅都弄得大张嘴。
和珅想,这个永琰到底怎么了,他眼里还有“太上皇”吗?这不是明显跟“太上皇”过不去吗?
和珅暗想,这个人选的决定一定不是“太上皇”乾隆皇帝的主意,要是让“太上皇”选主考官,一定是他和珅,绝不会是蒋光鼐。
其实,这次和珅还是想错了。这次还确实是乾隆皇帝支持永琰选的蒋光鼐做主考官。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新皇帝永琰登基后,举行首次恩科会试、乡试,以此惠及天下文人,笼络天下文人之心。
永琰原本是要父皇乾隆皇帝来钦点主考官的,可是乾隆皇帝非要永琰自己点主考官。无论永琰如何坚持,乾隆皇帝就是三番五次地推辞,不愿意钦点主考官。
乾隆皇帝说:“此番会考,是你嗣位登基后的恩科,惠及天下读书人,要让天下的读书人感恩你,感激你,所以,这次的主考官应该由你亲点。”
永琰拗不过父皇乾隆皇帝,只得答应。
永琰讨厌和珅,更憎恶和珅的贪赃枉法,他没有点和珅,而是点了左都御史蒋光鼐。
乾隆皇帝又让他点副主考,永琰毫不客气地点了翰林和咸阳宫官学的正总裁。这两位副主考,名不见经传,大家都不熟悉,不知道永琰是怎么知道的。
永琰点完主副考官的人选后,征求父皇的意见,乾隆皇帝点头默许了。
乾隆皇帝看到永琰殿的主副主考官的人选后,对永琰的做法非常赞成。乾隆皇帝暗忖道:永琰果然对朝中元老重臣不甚了解,他点蒋光鼐作为主考官,原因可能是,他在寻找木鱼石的路途中,看到了各地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敲诈勒索,鱼肉百姓的社会现状,才选的蒋光鼐。
蒋光鼐的憨直是朝中出了名的,朕让他做左都御史,也是看中了他的这一点,能够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对百官起到检查和震慑的作用。
现在永琰选了蒋光鼐,可见永琰是以国家社稷为重,他是想通过这次恩科会考,整治吏治,整治腐败。
虽然永琰的想法有些幼稚,但是,出发点是好的,是可圈可点的,是值得肯定的,绝没有一丝的偏见和私利。
至于永琰选的两个副主考官,虽然名不见经传,可是却是两个大才子,平素朕一向喜欢他们,欣赏他们的才气,才让他们当上书房师傅。
永琰虽然点的主考官人选出乎乾隆皇帝的意料,但是也觉得在情理之中,他肯定了永琰的人选名单。
永琰和乾隆皇帝的决策,可谓恶狠狠地打了和珅的脸,让和珅无地自容,骑虎难下。
本来和珅是拿了天下举人们的钱,替举人们办事的。现在是吃了别人的好吃的,难消化。收了别人这么多的礼钱,而且还自信满满地给人家许诺,要给人家办成事。
现在不让他当主考官,那些举人们托付给他的事就没办法完成,实在让和珅不好给这些人一个交代。
虽然这些人不敢对他说什么,可是,他的威信会在举人们的心中大打折扣,自己也有一种失去权威的感觉。
这种感觉还不同于往日,因为这时乾隆皇帝刚刚禅位于新皇帝,足以可见,新皇帝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他在新皇帝永琰心中什么也不是。
和珅越想越生气,和珅心想,决不能让这种事情继续发生。如果让这种事情继续发生,我和珅在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面前就脸面扫地了。他们还不把我踩在脚底下,揉搓个够。
和珅想,当下的任务是如何让手中名单上的这些人在会试中榜上有名,这才是他当前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和珅想,自己亲自去找蒋光鼐,这也不行,自己的脸面往哪儿搁,居然低三下四去去求人,况且,一向此人与自己不和,即使委曲求全地去求他,他也不一定买他的账。
和珅又想去找那两个翰林副主考官,可是左思右想,也觉得不妥。这些人也是墙头草,随风倒。而且他们和蒋光鼐是一路货,求他们不一定能成。
和珅了解这些人,他们就是蒋光鼐的跟屁虫,蒋光鼐放个屁,他们都以为都是香的。他们对蒋光鼐可谓是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的违拗。
和珅想来想去,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他收下的这些礼物,就如烫手的山芋,教他不知如何是好?
和珅最后想到了一个人,叫洪亮吉,他想利用洪亮吉这个人去完成这个任务。
可是,他对洪亮吉做了全面的仔细调查后,发现洪亮吉令他大所失望。洪亮吉是个做幕僚的人,而且是他的仇人王杰的幕友,这样的人,能是什么好的货色?
不过和珅总算抓到了洪亮吉的把柄,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了洪亮吉的诗稿。拿到这些诗稿,和珅心中有燃起了一线新的希望,他可是修文字狱的高手,再来一次文字狱又何妨!
和珅在洪亮吉的诗集中找了几首他自认为是反动的诗,就揣着洪亮吉的诗集,到乾隆皇帝那儿去告状了。
次日,上早朝,和珅从怀中拿出洪亮吉的诗集,向乾隆皇帝上奏说:“启禀皇上,奴才发现有一本诗集,里面污言秽语,都是映射我大清社稷的。奴才把它带来,特请皇上预览,御示。奴才认为此人可恶至极,应该受到严惩,请皇上恩夺。”
和珅递上洪亮吉的诗集,乾隆皇帝接过诗集,却没有细看,他说他眼睛已经看不清了,等会儿交给大臣们议论。
和珅也不好说什么,他清楚皇帝眼睛已经不行了,确实是看不清字迹了。如果现在固执地让乾隆皇帝当即表态,恐怕也不太合适,只好等皇上的安排。
早朝上罢,许多大臣退去后,乾隆皇帝只留下永琰、刘墉和王杰。
乾隆皇帝说:“和珅,你把洪亮吉诗集中的忤逆内容念出来让大家评评理,看看是不是忤逆之言。”
和珅逼迫无奈,就当着这几个人的面,把洪亮吉诗集中的那些‘忤逆之言”读了出来,和珅边念边解释。
结果没想到,和珅每念一句,就被其他人反驳一次,最后被大家反驳得体无完肤,扫了乾隆皇帝的兴。
和珅在乾隆皇帝那儿没有告赢状,乾隆皇帝没有买他的账,和珅心中飞非常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