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农妇
作者:歆宝 | 分类:古言 | 字数:58.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6章 同时生产
因为前一天的鱼太好吃了,大家都没有吃够,强烈要求第二天还吃鱼,所以第二天周禹安又带了一条鱼回来。
不过今天他没有买到草鱼,买回来的是一条鲤鱼。陈明月想了想,说今天干脆做糖醋鱼好了。
糖醋鱼其实不难,主要是掌握好糖醋汁的比例。
先把鱼去鳞剖腹,去除内脏清洗干净。在鱼身两侧划上一些口子,用清水和一些面糊均匀的涂抹在鱼身上。接着在锅里放入足量的油,烧至7成热,用手提着鱼尾,在锅上用勺往鱼身上淋热油,使鱼定型。
然后把鱼顺锅边划入油锅内,边炸边向鱼身上浇热油,中火炸至鱼皮变酥。炸好的鲤鱼捞出备用。锅内留底油,爆香葱姜蒜粒,再放入自家做的番茄酱稍微炒一下,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再放入盐、胡椒粉和白糖、陈醋大火烧开。淋入适量水淀粉勾芡炒匀,直到锅里芡汁做好。把芡汁盛出来淋浇在炸好的鲤鱼上面。
今天做好的鱼又是另外一种不同的风味,吃起来外酥里嫩,酸甜可口,也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一道菜。
吃完饭,婉娘对着陈明月开玩笑道:“哎呀,月儿,怎么办呢,你天天变着法的做好吃的,我都不想走了。”
陈明月笑着回应:“不想走就一直住着呗,又没有人赶你们走,你们也没有要紧事非走不可,多住一段时间。”
两人于是又住了几日,最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婉娘回去之后,还给燕姐儿没出生的孩子捎来了几件小玩意儿。
今年的夏收村里人大都很高兴,他们从陈明月这里换的麦种确实好,麦子长的好,结的穗大籽饱,一亩地要比往年多收上好些。
不光是麦种的功劳,还有他们从陈明月这里学到的,耕地施肥的各种经验。陈明月还教了他们怎么样去留种,怎么样选优质的种子。
夏天最热的时候,鹊姐儿要临盆了。
树上的知了拼命扯着嗓子喊热,家里的狗子也热的受不了,钻到阴凉处去乘凉。周禹安和丽娘几个人站在屋檐下,焦急的等待着。
鹊姐儿这是头一胎,会生的很慢,可能得一天一夜也生不下来。可是知道归知道,她们还是忍不住担心,心里很是焦急。
屋子里时不时传出来鹊姐儿的呼痛声,让大家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不知道是谁得到了信,传到了燕姐儿那,燕姐儿放心不下这个妹妹,挺着大肚子也过来了。张常青放心不下燕姐儿,也巴巴的跟在后面赶来了。
看到燕姐儿来,丽娘就急坏了:“哎哟我的天,你怎么来了?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情况,这大热天的怎么好跑那么远?赶快,赶快坐下来歇歇,老天,你看看,这一头的汗,你也就这几天的功夫了,自己可得注意着些。”
燕姐儿笑着道:“我知道了娘,我自己心里有分寸。天只是热了一点,我捡着阴凉的地儿走的,不妨事。二妹这有多久了,什么情况了?”
丽娘一听就皱了眉头:“进去大半晌了,产婆就让准备热水,现在还不让我们进去,就是不知道什么情况才着急的。”
燕姐儿安慰她娘:“娘您也别太担心了,咱们都是生过孩子的人,也知道生孩子就是不容易,第一胎也耗时间。天气热,得端些糖水进去给二妹喝。”
丽娘一拍巴掌:“就是,你看看,我咋把这一茬给忘了。天这么热,她出一身的汗肯定又渴又累,人一脱力可不就生的慢了,我去准备去。”
陈明月让燕姐儿回家去,等到生了她去给她们报喜,燕姐儿却是说无妨,非要一起等着。
可是等着等着,燕姐儿突然间“哎哟”了一声,把精神高度紧张的大家吓了一跳。燕姐儿用手捂着自己的肚子,一直喊着疼。丽娘吓到了:“这怕是要生了,我的老天,乱了套了,常青,快把她送到屋里去。”
燕姐儿一听就急了,使劲扯着张常青:“把我送回咱们家去,快点,回咱们家。”没有在你家生孩子的道理,两家离得并不太远,她能忍到回家。
张常青顾不得别的,双手把燕姐儿打横抱起,抱着她就往家里去。丽娘看看鹊姐儿的屋子,想着一时半会儿应该不会生,叮嘱陈明月她们:“你们好好待在家里,我跟着去看看什么情况。”说完也跟在后面去了张家。
陈明月就觉得头有些疼了,这大热的天,又怕她们两个产妇会中暑,又担心她们生产出些什么意外,她是既担心着二姐这边,又记挂着大姐那边的情况,恨不得把自己一分为二,另一半去看看大姐是什么情况。
到了半夜,鹊姐儿才终于生了,胖嘟嘟的一个闺女。激动的周禹安都不知道要做什么了,整个人愣愣的。
陈明月终于松了一口气,想去燕姐儿家接一下丽娘,看看大姐是什么情况。正在这个时候,丽娘和张常青一前一后进了院子,原来燕姐儿也生了。
丽娘知道鹊姐儿生了,很是高兴:“谢天谢地,母女平安就好,谢天谢地。”
送走张常青,陈明月问丽娘:“阿娘,大姐生了个男孩还是女孩?”
丽娘告诉她:“还是个男孩子,你大姐儿子多。”
陈明月想起来大姐和二姐打的赌,可是现在两个人差不多的时辰生的,谁也没有去具体精确到一分一秒,到底是谁赢了,还真是个未知数。
因为两个姐妹同时生,这次燕姐儿的月子就要她婆婆来伺候了。丽娘则要在家里管鹊姐儿。
鹊姐儿没有当初燕姐儿那般多愁善感,能吃能睡,几天时间人就恢复了精神和气色。
倒是丽娘和陈明月她们,又要忙家里家外,又要管着月子,还要准备鹊姐儿闺女的洗三和燕姐儿那边的洗三,几个人忙的是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