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农妇
作者:歆宝 | 分类:古言 | 字数:58.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9章 吹糖人
正月里陈世松回来了几天,主要是和郑文静一起回娘家走亲戚,回来之后他带着郑文静在陈家住了几天。
其实年前陈世松也回来过,他一个人回来的,说是回来看看陈家老两口。和郑文静商量了一番,陈世松给陈家老两口塞了些钱,略坐了坐就回去了。离开家那么久,他对家里的一切觉得很是陌生,没有什么话能同爹娘两个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陈家老两口对于这个儿子,心里是存着怨的。这个最小的儿子生下来就很是聪颖机灵,老两口越来越喜欢,正巧村里建了学堂,他们就咬咬牙,从牙缝里省下来一口把他送进了学堂里。务农之家,家里处处都是活计,可是他们却没有舍得让他做些什么,只盼着他好好读书,能考取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
可是谁料后来陈世松娶了郑文静,后面更是因为郑文静小产的事情和爹娘家里都闹翻了。陈家老两口很是痛心,这就是他们养了这么多年的好儿子,这就是他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的儿子。就因为一次小产,放弃了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放下读书人的身份,跑去做起了生意。所以陈世松这几年没有回来,陈家老两口也不愿意提起他。
上次陈世松从陈明月口中听说陈老头身体有些不好,回来略坐了坐,塞了些银子。这次过年和郑文静商量了一下,特地在陈家住了几天。
郑文静其实是不愿意回到陈家的,也不愿意再见到陈家那些人。可是她也知道,陈家终归是陈世松的家,那两个终归是陈世松的爹娘,他受他们生恩养恩,这么多年的恩情哪能说放下就放下呢?陈世松为了她已经做的够好了,这放在村里其他任何一个男人身上,估计都会轻飘飘来一句:“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没有还可以再生,父母不容易,不能和父母计较。”她自己过了几年日子,也明白了很多世事道道,觉得该退一步还是退一步的好。
所以今年陈世松吞吞吐吐说起过年的事情,她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主动说让他看着办。
他们的那间屋子没有人动,大房的两个大儿子也都娶了妻,家里家务事大多是两个孙媳妇儿干。两个人又好几年没有在陈家待过,感觉和家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和爹娘兄嫂都有些陌生。所以陈世松和郑文静这次过年回到陈家,只草草待了几天,给陈家老两口留了些银子,就回去城里了。
回城之前,李婆子特地把陈世松拉到自己屋子里。她年纪渐大,虽然还意识不到自己先前做了多少错事,可是却开始折腾不起来了。家里大部分事情慢慢变成了大房夫妻两个做主,陈老头也愈发不管事,所以李婆子最近竟是消停了不少。其实她还有一方面顾忌,她知道家中其他人不喜欢她这样折腾,她感到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担心自己再折腾折腾,以后老了那些个白眼狼真的不管她。
所以李婆子叫来陈世松也没有说别的,只是一个劲叹气,埋怨他不该那样冒失,说不读书就不读书。又催着他赶快要一个孩子,趁着她现在身体还能动弹,生了孩子他们夫妻两个可以把孩子给她留在家里,她帮忙带孩子。
陈世松没有应承李婆子什么,只嘱咐她好好照顾身体。看着李婆子花白的头发,满脸的褶子,漏风的门牙,他心里颇觉得不是滋味。
正月十五闹花灯,今年城里设有灯会,为了让鹊姐儿散散心,陈明月特地去约了小姑父一家子,两家人赶着车到城里去看灯会。
可能是因为今年年景不好,人们有意想要借着这份喜庆赶走晦气,驱散阴霾,所以今年的灯会是极尽热闹。
一进入城中,满城的彩灯,映衬的天空那轮圆月都黯然失色了几分。到处都是灯影火烛,照的城中如同白昼一般。街道两边都是叫卖的各种摊子,卖什么的都有,吹糖人、捏泥人、手工做的各种小玩意儿。路上行人挤挤挨挨,摩肩接踵。
陈明月一行人随着人流向前移动,张广辉生怕这么多人挤到了他的宝贝闺女,让她坐在自己脖子上,高高的举着她向前走。其余人紧紧的拉着手,跟着一起向前移动。
一路上,几个大人都在分别逗着小乐乐。王婆子真的把陈明月的话听了进去,这一段时间小乐乐长了不少肉,小脸肉嘟嘟的,绒绒的稀稀拉拉几根头发也被她娘给扎成了两个小揪揪,上面还分别栓了一个红绒球。她穿着红色棉袄,一笑眼睛眯成一个月牙,要多可爱有多可爱,和年画上的福娃娃一样。
看到稀奇的或者格外漂亮的灯,小乐乐也会激动地用手指着,含糊不清地道:“漂亮,灯灯,漂亮。”
她还不大会说连贯的句子,只能用简单的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可爱,耿直率真,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不会藏着掖着,也没有大人那么多弯弯绕绕。
其实看过几次就发现,每一年的灯会都大差不差,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多东西。可是每年都还是那么多人来看,主要是人们喜欢凑热闹。如果今天晚上街上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个人,估计谁也不会有继续游玩的兴致,逛一逛就厌烦了。可是看着人这么多,到处都是这样的热闹,大家就都想跟着热闹走。
小乐乐走一路问一路,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要伸着手指问:“啥?啥子?”
她娘或者陈明月她们这些跟着的人就会给她解释:“那是冰糖葫芦,用山楂做的,外面裹着糖衣,小乐乐想不想吃啊?”
“那是泥人,用泥巴做的,小乐乐看那是个大公鸡,那是个小娃娃,做的多像啊。”
小乐乐兴高采烈的看东看西,听着大家给她说话,充满好奇的大眼睛骨碌碌乱转,高兴极了会两只手兴奋地拍起来,嘴里也兴奋地喊着:“乐乐,乐乐。”
在快要随着人群走上一座桥的时候,小乐乐突然间指着路边一个摊子,嘴里嚷嚷着:“乐乐要,乐乐要。”大家一看,原来那是一个卖吹糖人的摊子。
卖吹糖人的是个老汉,挑着的担子一端有一个小碳炉,上面热着糖稀。身边围着几个大人,都是领着小孩子,小孩子闹着要这个的。张广辉对女儿的要求是能满足尽量满足,就驮着小乐乐往那摊子旁边凑去。
其他人也跟了过去,大家看着那老汉吹糖人。一个孩子想要一只公鸡,那老汉就在手上涂些白色的粉末,用铲子铲一些糖稀搁手上撮弄,然后用右手手指往糖块中间一捣,左手捏着边边往外拉,拽成一根细细的管子。老汉把管子放到嘴里,一边往里面吹气,一边趁着糖稀还热着能够塑形可是用手捏,随着他手指的动作,一只公鸡的雏形出现在人们眼前。老汉又做了些装饰,插上木棍,一只公鸡糖人就做好了。买大公鸡的小孩子欢呼着接过糖人,高兴的蹦蹦跳跳的。
轮到小乐乐的时候,小乐乐指着老汉做好摆在那里的一只马,嘴里嚷嚷着:“要驴,要驴。”原来她没有见过马,以为这是她家里养的那种驴,把马认成了毛驴。
老汉顺势就事,给小乐乐捏了一只小毛驴。小乐乐开心的接过糖人,笑的眼睛都快没有了。张广辉驮着她想继续往大路上,和行人一起上桥去,看桥那边的杂技表演。
谁知道小乐乐突然间指着远处,嘴里喊道:“火,火,火。”
大家都是一愣,陈世红最先反应过来,乐乐虽然年纪小,可是她对于基本的东西都认识,灯就是灯,火就是火,她不会弄错的,也不会胡乱说。要不就是可能她坐的高,看的比较远,看到远远的红色花灯以为是火。要不就是前面真的着火了。
着火也不是没有可能,花灯本来就是用竹条和木枝这些易燃物做的框架,外面又糊了一层纸,里面放上烛火,一个看护不好可能就会燃起来。灯会上人多杂乱,小孩子也多,窜来窜去,一个不小心踢翻或者碰到路边的花灯都有可能发生火灾。虽然家家户户门口都放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水用来救急,可是难免人多惊慌失措,影响扑火。
几个人快速一商量,虽然不知道前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可是前面是个桥,桥面虽然宽,可架不住今天人多,万一桥那边真的乱起来,人们肯定会往桥上涌,这样子太危险了。他们只是想安安心心的来赏灯玩乐,还是少招惹危险的好。于是,几个人决定回过头往反方向去。
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桥那边远远听见有人在大喊着:“着火了,快跑啊,着火了,救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