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作者:水下野鱼 | 分类:都市 | 字数:164.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23章 价格战的准备
香港的很多华人富豪,能够崛起的都是有眼光的,也都看好香港的未来,只不过他们不确定该什么时候下手抄底,而那些二代们,很多则是不看好,比如会德丰背后的张氏家族,他们会在最近两年离开香港,将资产全部转移走。
这其实就是一个靠着眼光与胆识,来进行一个重新的财富分配,每次经济危机都是如此,华资能够从60年代的默默无闻到80年代的力压英资,就是华人基本上都利用好了经济危机,而英资能保住家产就不错了。
在燕京的各种事情基本上已经完成,随后陈志文又去了一趟已经完成约一半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体验了一下这内地第一条超过百公里的高速。
“什么时候能彻底完工?”在自己是奔驰轿车上,陈志文问着身边的一位和黄基建项目的负责人沈英华。
沈英华回答道:“陈生,按照目前的规划,应该会在明年年底全部完成,85年初便可以全部通车了。”
“那也就是,一共建了4年时间?”陈志文想了想说道,这条高速,是他回到国内之后第一次投资中的大项目,总投资高达十亿美元,不过他实际投入的也只有8000万美元,其他的全部靠贷款。
这也算是金融杠杆对于实体经济最实际的帮助,要不然,真要自己花几亿,他肯定不会投资。
不过杠杆归杠杆,风险自然更大,后续的还贷,就是依赖高速公路的收费了。
于是,陈志文又问道:“已经完工的路段,现在车流量怎么样?”
“目前完工的,是燕京通往tj市的路段,车流量方面很客观,小车的话收费0.3元每公里,现在日均通车差不多有8000辆,小车的一天收费约在20-30万元之间,货车的话数量少一点,但收费金额要高,根据货车类型来算平均一天的话,差不多有40万收费。”沈英华接着说道:“但如果天津与塘沽港口的高速接通,那么货车方面的数量必然大规模增加,我估计,一天收费应该能破百万,这还需要看未来燕京的工业情况。”
“也就是说,主要依赖各种货车,是吧?”陈志文点点头笑说道。
“对,主要是货车,第二就是往返与燕京与天津的小车了。”沈爱华说道。
“也还行,这种高速建完,就只能看当地经济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作为连通华北两大城市与港口的唯一一条高速,陈志文也是丝毫不担心车流量的问题,一是燕京与天津虽然在80年代,经济发展的名头比不上上沪与深海市名气大,但基础就在这,只不过作为首都,不需要大量宣传罢了。
燕京与天津之间的人流车流,丝毫不会低于未来粤州到深海,也就是光凭这一点,小车流量就足够了,而当初建这个项目的更大目的,是为了连接华北内地与港口。
也就是说,未来燕京与天津乃至附近部分身份的货物,想要出口,就必须走这条路,甚至,因为海运比陆运成本低,那华北的货物想要卖到南方,走港口也是划算的。
除非附近再建其他港口,那么京津塘高速就会是一直躺着收费。
不过,高速公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护,但总体来说,利润必然很丰厚,这也算是开了外资投资内地大型基建项目成功的先河了。
“其实就这几年,我都能明显感觉到燕京市的经济变好了,市内各种新建筑也越来越多,很多地方的道路、自来水也都通了,再加上我们集团在燕京的投资也不小,带动的就业可是数以万计了。”沈英华笑说道。
“嗯,好,华北这边,仍然是我们集团的重要投资基地之一,在基建这一块,京津塘高速也不需要很久了,你作为这边的负责人,需要关注有哪些可以参与的。”陈志文又说道。
“好的,陈生。”沈英华顿了顿又问道:“那我们是否可以参与国贸中心的竞标?”
“你倒是知道的听多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竞标就不必了,这种事,内地自己可以搞定,一般不会让外人参与的,不过作为投资方,你们也可以一起参与,当做监督吧。”
不要说现在,就是几十年来,外资来国内投资写字楼等大厦,建设团队也只能找国内,顶多在设计方面可以交给海外团队。
国贸中心这个项目,建筑方面必然是交给国内的,而设计方面,则是准备邀请贝津铭与国内一起合作。
“好的。”沈英华答应道。
……
后一天,陈志文也再顺带看了一圈美的在燕京市的家电工厂。
自收购rca电视机业务之后,美的在全球电视机领域,也成为了区域性的霸主之一,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部分地区,rca的电视机市场份额都很高。
不过rca一直有着自己的工厂,在东欧、墨西哥以及湾湾,电视机生产产能暂时还不需要转移,但销售渠道是可以通用的,过去的rca并不擅长白色家电,而美的虽然不能说非常好,可也能说不差了。
在一年多的磨合下,美的也成功借助rca渠道,将自家的白色家电在美洲的渠道给打通了,再加上美的在美国投入了大量广告以及家庭游戏机的霸主地位,也算是解决了部分品牌信任问题,因此,这两年白色家电的销量,成指数级增长。
香港那边连游戏机都来不及造,白色家电这一块,自然得交给内地了,这也是陈志文早早就投资国内的原因,因为他早就对美的的未来有着规划,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方向是不变的,就算收不了rca电视业务,他也会找其他目标。
在通过大并购之后,渠道方面将会极速扩张,也就只有内地,才会有足够的海量人口,来满足这天量的增长速度,就是隔壁湾湾也不一定行,且成本方面,肯定会比内地高不少。
“目前这座工厂里有多少员工了?”在看完一圈之后,陈志文便问道。
“差不多有1.6万人。”美的燕京工厂的负责人王侯宁回答道。
“人还挺多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是不是太多了一点?很多工艺似乎并没有流水线化?”陈志文想了想说道,他刚刚走过的地方,很多大件的转移都是依靠人力,这哪怕在香港都会有一定的流水线了。
“陈生,是这样的,当初我们核算投资成本的时候,就发现如果采购大量流水线,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而很多方面使用人力,可能会更划算一点,这件事与内地这边合资方及政府商讨后,他们都建议我们不要去海外购买非必要的流水线,尽量使用人力,我们算过之后确定这样成本也更低,就同意了。”王侯宁说道:“目前除了组装线是必要的流水线,其他的,还都是人力为主,辅助一些运输小车之类的。”
“行吧,不过太重的活,还是要上各种设备,保就业自然重要,但也不能伤到人的身体。”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对国内来说,就业可能是最重要的数字,特别是大城市,这些年来,返回了大量知青,这些人都需要工作。
“好的,我们也是有着不少液压起重设备的。”王侯宁说道。
“不过,如果产能方面,还是跟不上流水线的话,该考虑的还是要考虑的,我们的家电目前在海外销量还不错,内地这边,可能明年还会建一个大型工厂,不一定在燕京,但很多人才储备都需要从你这边调,这一块要做好准备。”陈志文又说道。
随着内地生产的顺利进行及质量方面的提高,美的家电的成本也是越来越低,等京津塘高速公路再开通,还能降一点运输成本,也因此,陈志文准备在未来一段时间,打一次价格战,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反正整个美的集团,从来也不需要家电业务来获得盈利,但其他家电集团就不一定行了,特别是日本。
三星的芯片、液晶行业也许很难复制,但家电行业发展的过程还是没问题的,抡降低成本,内地可以控制到比韩国还要低,而烧钱,哪怕是日系家电巨头,他他也不怕。
而在打价格战之前,他需要在内地将产能提高到足够的程度,且这里的团队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来磨合,做出质量良好的产品,这些也都是价格战的基础,不然早开干了。
同时,到了1984年,国内会开放四个港口城市,标志着改开的进一步前进,且那时香港局势已定,剩下的,不过是讨论如何交接罢了,他也就不需要再太过重视港英政府,一切都可以自由发挥了。
“陈生放心,我们也考虑过这件事,我们也不会真的为了内地这边的就业,就放弃更高效的工艺的。”王侯宁说道。
“好,具体需要培养的情况,何国元那边过段时间就会告知你的。”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