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赚大钱
作者:何物阿花 | 分类:历史 | 字数:216.7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51章 大隐隐于朝
外面的雨水依旧在不停的下着,绵绵密密好像千万根细小的绣花针洒落人间,阵阵的落雨声和远处出来的雷声,仿佛天地之间唯一的背景音。
虽然展红英已经做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周正却始终没有开口,他只是呆呆的注视着窗外的风雨,似乎是在琢磨着应该怎么向展红英说起这个事情。
展红英没有任何催促他赶紧开口的意思,只是像个乖巧的孩子一样静静的等待着。
最炎热的季节已经过去了,秋风秋雨当中带着明显的凉意。
“红英妹子,你知道诸葛亮的故事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我当然知道了哦。”
“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这句话你也是知道的吧?”
“知道啊。”
“诸葛武侯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你觉得这是诸葛武侯无能吗?”
诸葛卧龙无能?
就算诸葛亮再失败一百次,恐怕也不会有人会这么想。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仅仅只是占据了一隅之地的诸葛亮根本就不可能击败强大的曹魏,这根本就是不是诸葛亮无能的表现,而是恰恰相反。
“咱们和朱棣比起来,就好像当年诸葛武侯所面对的局面。”周正的语速很慢,讲话的声音也没有丝毫的雄浑壮烈,反而充满了谆谆教导式的语重心长,就好像正在给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讲述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以诸葛亮的实力,永远都不可能恢复一统天下,也永远都不可能重建汉室,以诸葛亮的精明和睿智,其实他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
展红英很清楚的知道,周正并不是在自比诸葛武侯,而是在拿诸葛亮举例子来更加生动的说明眼下的情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你觉得诸葛武侯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徒劳的北伐呢?”
“小妹不知,还请周大哥指教。”
“不得已而为之啊,毕竟双方的实力相差太远了。”周正缓缓收回了望向窗外的眼神,目光炯炯的看着展红英:“如果诸葛亮不这么做,蜀汉的局面立刻就得崩溃。”
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是蜀汉的立国基础,如果失去了这个基础,蜀汉内部的各个派别就会分裂。
联系到眼下周正所面临的窘迫局面,展红英一下子就懂了,很是有种拨开云雾的豁然开朗:“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明白了周大哥的深谋远虑,你之所以不愿意甩下万岁爷和王大人他们自己另立山头,就是为了团结咱们内部。”
“你总算是明白了,咱们的实力非常的弱小,只能尽可能的团结所有能够团结的人,而且每一次都要走的小心翼翼,连一点点的错误都不能犯。”
直到这个时候,展红英才终于明白了周正的良苦用心,他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愚忠”,而是迫不得已。
走一步看三步,每一步都要格外的小心,如同临深渊履薄冰般小心翼翼,连一点点的错误都不能犯。
看似周正已经打造出了一番局面,但这个局面来之不易,连一点点的容错率都没有,他绝对不能犯错。
这就是周正最大的难处。
“可是……万岁爷那边早就已经和咱们不是一路人了呀,他们也没有把咱们看做的自己人,一直都在提防着咱们,这终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总要想办法解决的呀。”
是啊,总要想办法解决的。
现如今周正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勉强维持而已。
周正就是一个裱糊匠,只能尽可能的修修补补,尽可能的维持着和小朝廷那边的关系。
这种局面仅靠修修补补式的裱糊,也不过把最大的难题延后一些而已,并不能改变根本,最最尖锐的问题依旧存在。
“这个局面我是无法打破了,只能期待后来者……”说起“后来者”这三个字的时候,周正望向展红英的眼神就愈发的亲切起来:“这次洪灾来势汹汹,受灾的地方实在太多,我早已经焦头烂额疲于应付了,尤其是西主岛那边的灾情……回头你帮我去处理吧。岛上的那些酋长和土着头人,你要学会和他们打交道。”
能为周正分担一些,这是展红英最乐于去做的事情,她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是,周大哥你就放心好了。”
“你做事我一直都很放心。”周正的眸子里全都欣慰和欣赏的表情:“你已经长大了,我很高兴,真的很高兴……”
“哦,对了,还有个事情我得对你说一下。”周正的神色已经明显变得轻松起来,用谈论家长里短的语气说道:“我得去再次去面见万岁爷,有些事情还得和王大人他们商量出个结果来。”
万岁爷和王大人在南边的“新明洲”,一来一往就要一个多月差不多两个月的行程,而且万岁爷和王大人他们和周正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分歧,根本就不可能商量出什么结果,所以展红英很不愿意周正再次白跑一趟:“万岁爷和王大人他们距离这边远的很,派几个兄弟过去也就行了,周大哥又何必亲自跑一趟呢。更何况咱们这边还遭着灾呢,处处都离不开呢。”
“这世界不管离了谁都无所谓,太阳一定会照常升起。”周正摸出了自己的印信,笑呵呵的塞到展红英手中:“我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咱们这边的局面就由你代我主持着,我会提前向散落各处的兄弟们说一声,他们一定会服从你的号令,就好像服从我一样。”
“那好吧……”展红英有些不大情愿的收起了周正的印信,满是关切的说道:“周大哥这一去,又要几个月才能回来,可千万要保重身体。”
周正的身子骨虽然还算健壮,但却明显更加的消瘦了,只是因为他的骨架宽大,总是给人一种雄健的印象。
尤其是遭受洪灾的这几天,他从来都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胡子拉碴的眼中布满了血丝,乱蓬蓬的头发就好像是一堆干茅草,憔悴疲惫之态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
“陈大哥说你忧虑过多食少而事繁,就算是铁打的身子骨也打熬不住。陈大哥还说,要你多多静养,别总是太操心了。你总是这样奔波劳累,恐怕难以长久哇……”
“说起陈长生……我忽然想起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周正说道:“红英妹子,你觉得陈长生这个人怎么样?”
“他很好哇,很有眼光,我很敬佩他……”
“不,不,不。”周正用力的摇着头:“我不是说人的人品,而是说……你觉得他是不是个清官?”
“清官?”提起这两个字的时候,连展红英都忍不住的笑了:“陈大哥这个人,别的都好,就是太过于贪财好色了些,家里有好几房姬妾,我听说他又和一个姨妹弄出了风流韵事……他家里财产巨万,那些钱是从哪来的?”
“还不是利用当官的便利做生意赚来的?而且他还有贪墨的情由,我估计他肯定捞了很多钱,这种人怎么能说是清官呢?”
陈长生是个好人,但绝对不是什么两袖清风的廉吏,能捞的银子他一点都没有少捞。
“对呀,连我们都知道他不是什么清官。那为什么他就没有想到狡兔三窟呢?”
连康丰年、陆琦贤、王大有他们都担心朝局有变,所有才把一部分家产转移到了南洋,这就是在给自己找后路哇。
陈长生肯定比他们捞的更多,但却没有想过要给自己找一条后路。
直到这个时候,展红英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
“以长生兄弟的精明,不可能想不到朝局有变的那一天,他之所以没有给自己找一条后路,也没有把家产弄到咱们这边来,你猜是因为什么?”
展红英皱着眉头想了好半天,才终于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难道说……他早就已经找好了退路?”
“必然就是如此。”周正笑道:“陈长生这个人,其实最是深藏不露,我早就已经领教过了。他肯定还有很多小秘密是咱们不知道的,好在我们是朋友,至少不是敌人,也不用去想那么多……”
“别人都说他有贪财好色的毛病,其实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
“娇妻美妾,富贵荣华,享乐一生,这样的好日子谁不想呢?只不过是时也命也……”
以前的时候,展红英总是觉得陈长生这个人就是典型的胸无大志,总是贪恋富贵荣华,现在听周正这么一说,才隐隐的明白了一些平时看不透的真相:陈长生这个人做着朱棣的官,但却对朱棣并不是特别的忠诚。他和周正这样的建文余党过往甚密,但又绝不掺和进“恢复正朔”的事情当中。
也许,陈长生根本就不想做这些事情,他只是想好好的享受人生,逍遥快活一辈子也就是了。
“笑傲林泉,隐于山野,只不过是小隐。”周正哈哈大笑着:“大隐隐于朝啊,长生兄弟可真是个聪明人,也很懂得享受,连我都很羡慕他呢。只可惜我没有他那么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