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个手艺人真没想带文明飞升
作者:一枕到天亮 | 分类:都市 | 字数:68.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章 刀成
李听白在脑海中经历着一次次的失败,大脑由于过度使用导致供氧不足,开始隐隐作痛,每一次模拟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李听白丝毫没有放弃的想法。
终于,他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在不知道多少次的模拟中,他已经找出了绝大多数会导致铸造失败的因素,剩下的就只能靠铸造过程中随机应变了。
伴随脑海中淬火时“刺啦”的声响,李听白仔细端详着铸造好的粗胚,没错,就是他想要的,与原版仪仗刀有着完全一样的质感。
接下来就可以按照这次模拟时的步骤开始铸造了。
微微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李听白睁开双眼,顿觉头昏脑胀浑身乏力,整个人像是大病初愈一样。
李听白很明白,此时并不是真正开始铸造的最好时机,奈何身体上的不适完全阻挡不了他燥热的心,这次仿造三军仪仗刀,对他来说也是职业生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尤其是,此时有无数灵感和闪光点在脑海中迸发,曾经的经验和积累在碰撞中得到许多新的感悟。
李听白担心自己一旦错过了,就再也抓不住此时蓬勃的状态。而一旦铸造成功,他的铸造技艺无疑将更上一层楼。
拼了!
年轻人不能畏首畏尾!
李听白抓起旁边的高能补剂,连吞三管。
没错,由于铸造会遇到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消耗大量体力的情况,在遇到几次体力消耗过大的情况后,李听白也储备了一些供马拉松运动员补充能量的营养补剂,方便紧急情况下补充能量。
随着大量身体所需能量得到补充,李听白状态很快得到恢复。站起身活动活动手脚,已经不影响接下来的铸造了。
李听白一边回忆着模拟的步骤,一边将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全部找齐。
不得不说他的这个作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材料和工具都有。
新唐目前使用的三军仪仗刀已有30年历史,每次国典大阅兵上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其间不止一档节目邀请过这批刀的铸造者及其弟子,在节目中讲解这把刀的铸造过程,相关铸造记忆也是陆续披露了不少。
不过同为匠人,李听白也是有自己的骄傲,并没有完全遵循正版的铸造方式,而是加入了自己对铸造的理解。
升起炉火,将炉温控制在合适的温度,李听白长出一口气,站在炉火前开始冶炼准备好的金属,慢慢的,等所有金属熔化为一体后,就倒入模子凝固为粗胚。
然后再次将粗胚烧红,用铁锤开始敲打。握着锤子的手臂在肌肉记忆的带动下连续的敲击在刀身,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如果让其他人来听的话,这连续不断的敲击声无疑是十分烦人的,不过李听白已经习惯了这种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反倒觉得有些悦耳。
同时他还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如今现在的状态十分的微妙,有如入定,每一次敲击都是十分的精准。打击的力道也是恰到好处。
刚刚好打到这里,刚刚好是想要的力道。
敲着敲着,他的思绪不知怎的开始发散,想到了很多。有对前唐沦陷为半殖民地、百姓受尽屈辱的不忿,有对武宗于山河破碎中力挽狂澜,再造新唐的壮阔,更有对包括表哥在内的新唐将士,以血肉之身行保家卫国壮举的敬佩...
而他理想中的阅兵仪仗刀,又应该体现出新唐将士的哪些特质呢?
嗯,应该有很多吧!
器宇轩昂、英姿飒爽
庄严肃穆、正气凛然
不动如山、气吞山河
铿锵有力、令行禁止
浩浩荡荡、风云变色
英勇无畏、军魂永存
...
这些林林总总的思绪,伴随着敲击不知不觉的传递给了,在烈焰中即将孕育成型的仪仗刀。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大脑的走神并不影响李听白身体本能,刀身在敲击中逐渐成型。
回过神来的李听白夹起通红的刀身,忍着传来的灼热仔细观察,没的说,和原版的大小形状几乎一模一样。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将刀身摁进专门调配出来的冷却液中,完成了淬火。
待完全冷却后,李听白将已经初具模样的刀拿了出来,放在手上掂量量掂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已经基本可以肯定,这次的铸造成功了!
哪怕本就很有信心,但一次成功,还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有如神助。
本以为最少要失败个两次的。
这时,李听白才感觉自己已然有点脱力,但又莫名觉得浑身畅快。他再次补充了两管能量剂,然后手持自己新鲜铸造出来的仪仗刀仿品来到庭院,凭空挥舞起来。
一种昂扬自豪的情绪油然而然的散发出来。
李听白只觉得是自己完成了一件优秀的作品导致的,并没有多想,而是开始了最后的收尾工作。
雕琢、打磨、做旧,再配上和原版一模一样的刀鞘,刀就正式完成了。
把自己的得意作品放回架子上,李听白一头栽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这觉直接睡到第二天一大早,李听白睁开眼清醒了过来,穿好衣服下地,顿觉浑身无比舒坦。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哪一天的睡眠结束起床后有如此的舒适,就好像浑身上下都得到了最彻彻底底的放松和休息。
伸个懒腰,拉开窗帘,发现天才微亮,而表哥正站在庭院,仔细端详着手中的仪仗刀。
听到这边的动静,余列带着一脸的不可思议转过头来看向李听白,竖起大拇指赞耀到:
“听白,好手艺!”
“了不得,了不得啊,我以为你能打造个七分像就不错了,没想到这才一天的时间,听白你就弄出来几乎一模一样的成品。”
余列把手中的刀掂量了几下,十分肯定的继续说道:“这手感,也没得说,就连重心都是一样的。”
李听白得意的一笑:“那是,别看才用了一天的时间,这中间耗费的精力和功夫可是一点不少。”
“不是我自夸,这把仿制品和正品放在一块儿,除了这两把剑的铸造者,没人能分清哪一把是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