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
作者:一弟于一 | 分类:都市 | 字数:127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5章 烟火人家(145):肯定有窟窿
丰子泽接到县委办公室文史股股长杨家顺的通知,还是兴奋了一阵子的。杨家顺通知他说,中州省委文史部门要对全省解放初期的农会工作进行专项研究,文史专家对于全省农会工作的先进典型,田县农会总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通过对当事人访谈录的形式,进行座谈,选中了当时的县农会总会主要负责人丰子泽同志。座谈地点就设在当时农会总会办公所在地,旧县衙六事房中的刑事房,现在的田县公安局审讯一室。
丰子泽早早地来到了公安局的院子,一个警察客气地把他领到座谈的地方、审讯一室,说让他先稍等一会,杨股长和省里来的专家马上就到。可他走进审讯一室一看,心头不禁一颤,整个审讯室完全没有了一点审讯的气息,墙上也张贴上了土改时期的标语,红纸条幅等等,就连桌椅板凳也换成了当时的方桌、长凳,一把旧式田县白陶茶壶里还冒着热气,这样的情景,如同回到了梦里。丰子泽惊呆了,他轻轻地摸着方桌,摸着茶壶,摘下他的眼镜,凑近了,认真地看着红纸条幅上写的字,他的脸上,那条长长的伤疤向眼角处集合着、聚拢着,很快便堆到了一起,那只假眼发出点点的蓝光。就在这进,隔壁传来的挪移箱子、柜子的声音,他失神地听着,唯恐错过任何一丝环节,那只假眼不是转动着,而是上上下下滚动着,如同一只肮脏的滚珠,涂满了沾染污垢的黄油。
猛然,隔壁屋里传来了铁锹、铁锤撞击的声音,似乎还有人喘着气,丰子泽感觉到,如同遇到了恶鬼一般,失神地看着方桌底下。又过了一会,隔壁一点声音也没有了,丰子泽这才如梦方醒一般,回头向门口跑去。却和杨长顺他们撞了个满怀,丰子泽的脸迅速地从扭曲中矫正过来,笑着和大伙握了握手,杨长顺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手心出汗了,而且是冷汗。
“噢,丰主席,是不是有点故地重游的感觉?”一个专家看了一下场景,问道。
“不错,不错,他们真的很用心,当时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个样子。”丰子泽忙不迭地点着头,请两位专家落座。
“老丰,不对吧,我记得当时,屋里可没有打水泥地坪啊,应该是那种青方砖吧。”杨长顺纠正着丰子泽的话。
“对,对,对,是那种坝砖,那种方坝砖,就是专门用来铺地的那种薄坝砖,我记得前些年南砖窑还有生产的,不过,有了水泥之后,就没有人再用它铺地了。呵呵,省里来的领导,或许没有见过咱田县的坝砖呢,呵呵。”丰子泽在努力地笑着,解释着什么。
就在这时,隔壁房间里又响起了锤击的声音,一个专家随口问道:“隔壁,是谁的办公室啊?”
“金库,金库,财政局的金库。”杨长顺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丰子泽早已脱口而出,看了看两个专家疑惑的样子,急忙又改口说道:“看看我,人老了,老是想过去的事,我说它是金库,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隔壁的户事房,是田县财政局的金库,是吧,老杨,我记得你当时在对面礼事房上班,那里是县委办公室,对吧?”
杨长顺笑着点了点,肯定了丰子泽的说法,两个专家笑了起来,对杨长顺说道:“杨股长,你算给我们介绍对人了,这位老同志的记性真好,肯定会为我们的采访提供更多、更有历史价值的信息。那好,我们开始,就从田县和平解放后、田县农会的雏形,农民自发、政府引导创办的第一家合作社,隗镇纸坊麻纸专业合作社谈起吧。”
“对,对,对,这个切入点好,我一直认为,农会建设的初衷,就是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然后赋予其政治任务的,这个切入点,符合当时的实际。”杨长顺赞叹着,他等待着丰子泽的反驳,然而,丰子泽似乎嗅到了什么异常的味道,并没有多说一句话,也没有如往常般表功,而是一问一答地进行着。
苏君成送来了田县供销社写给田县县委的报告,题目叫《恢复合作社民办性质,提高社员积极性,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开展,促进田县经济繁荣》,李凤岐认真阅读了一遍,又让苏君成等着他,又认真阅读了一遍,这才说道:“这个报告,立意符合前二年国合分家的政策,商业局是国营企业,供销社是集体企业,是被广泛定性和认可的,但供销社这个集体企业,又有其特殊性,他是广大社员群众、城镇居民入股兴建的,这个报告中提到的‘还社于民’的提法,是正确的,提出的在业务开展、资金发展、人员管理,等等方面的建议也是有建设性的,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做为我们一个田县,是不可能一揽子解决的,我们给他们批复一些具体的问题,至于这个报告,县委研究后,加盖公章,抄报中州地区供销社、省供销社,希望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啊。”
苏君成笑了,说道:“目前,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政策,二是人,三是资金,四是业务壁垒啊。”
李凤岐也笑了,说道:“君成,你说的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够全面啊,我看啊,总体的政策需要全国、全省一盘棋,我们不可能先自己搞一套出来;而他们说的发展社员股金,解决流动资金问题,我们还要商量;至于他们和商业局下属企业、公社社队集体企业之间的业务冲突问题,他们的提法也不完全对,什么业务壁垒?别人还说他们是壁垒呢,这种事啊,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是我们这些当家长的没有理,这件事,不要硬性解决,做生意吗,谁价格低点、质量好点、服务态度优点,老百姓就去购买谁的东西,有什么业务壁垒好说的,我看他们这叫‘小家子气’。”
苏君成笑了,说道:“叫你这样一说,什么问题我们也给他解决不了,这不是一面夸着人家作业写得好,一面说,我什么也给不了你吗?你们再等等、再等等,老李,再等几年,我们一个个都得滚下台去了。我看啊,他们提出的这个‘亦工亦农’的用工方案,是可取的,让社员在农闲时节,或者一部分社员从农业中走出来,与供销社合作,搞一些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经营服务活动,而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只是由计工分、分粮食,改为工资发放罢了,这种作法,暂时不占用我们的用工指标,缓解了指标压力,也解决了他们的用工问题,我看这件事,咱这个家长,就准了吧?”
李凤岐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看来,你是他们的援兵啊,是不是事先商量好了,还要对我李凤岐来个上、中、下三策啊?恐怕今天你要得到的,也只能是这个‘退而求其次’的下策,好,我就从了你。不过,这个指标,也是要报组织劳动部门备案的,人数上,让他们与组织劳动部门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核定,千万别搞个‘田县第二劳动局’出来。”
就在苏君成走出李凤岐办公室的那一刻,审讯室内的座谈气氛,再一次被隔壁的铁器撞击声所打乱,一个专家生气地说道:“干啥的吗,钻窟窿、打洞的?”
丰子泽的那只假眼,猛烈地动了几下,如同一棵大白菜上趴了一只青虫,闪了几下,便又平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