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
作者:二百二十斤 | 分类:历史 | 字数:332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14章 皇帝的手段果真是深不可测啊
王直出声道:“陛下,臣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不知是否合陛下心意。”
“何人?你说。”朱祁钰问道。
王直缓缓回答道:“靖远伯,王骥。”
王骥,字尚德,保定府束鹿县人,永乐四年登进士第,授官兵科给事中,不久后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石,后积功后升为山西按察副使。
洪熙元年,王骥获召入京,升任顺天府尹。他治理有方,得到仁宗赐诏嘉奖。
宣德元年,王骥升任北京行在兵部右侍郎,接替顾佐代管都察院事务,后署任兵部尚书。
宣德九年,王骥被正式任命为兵部尚书。
正统三年,王骥与蒋贵分道夹击,转战两千余里,击破扰边的阿岱汗军,迫使阿岱汗、朵儿只伯远逃,战后朝廷论功,王骥兼任大理寺卿,同时支给二职俸禄,不久之后他被召回朝中,署理兵部事务。
正统六年至正统十三年间,王骥主导对麓川思氏政权的战事,率军进行了三次征讨麓川之役,彻底平定了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的叛乱,因功封靖远伯。
景泰元年,在王骥平定湖广苗乱之后,朱祁钰便将他放在了南京,总督南京军事机务,其实就是让他在南京休养,毕竟王骥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即便在后世也到退休的年龄了,朱祁钰不忍心继续让这位老臣为国操劳下去。
朱祁钰问道:“靖远伯如今的身子休养好了吗?”
王直摇摇头,答道:“臣进来并没有关注靖远伯的身子。”
于谦这时候却立刻补充道:“靖远伯的身子臣知道。”
“他在南京的这两年,早已休养好了,前阵子还上报大都督府,要求整顿南京军务呢,说南京的几个卫所都有些偷奸耍滑,希望严加整训一番,臣已经给他回了消息,允许他即刻便可以开始整顿军务。”
“如此看来,他的身子骨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真的没问题?”朱祁钰再次确认道,他可是真不太放心将几万主力大军交到一个病恹恹的人手里,万一他要是有个好歹,那自己可就真的想哭都来不及。
于谦点点头,答道:“应该没什么问题,信是他的亲卫送过来的,当时我还特意问了一句,亲卫告诉我,如今靖远伯每日还能吃半斤肉,喝一壶酒,甚至还......”
“还什么?”朱祁钰追问道。
于谦有些不好意思了,回答道:“据说还可以去青楼楚馆,身子骨并没有什么问题。”
朱祁钰也是失声笑道:“既然如此,那他的身子肯定是没什么问题了。”
“这次的统兵之人就选他吧,朕会让锦衣卫立刻送出消息,召靖远伯王骥北上京师,等朕亲自见过他之后,就让他赶赴辽东,那四营兵力也可以现在就准备好,先行前往辽东,到广宁卫集结吧。”
“是。”众人齐声答道。
很快,锦衣卫的飞鸽传书便送到了南京,靖远伯王骥收到消息,连行李都没有收拾,立刻启程北上,快马向京师奔去。
没办法,因为黄河决口的原因,京杭大运河淤积严重,有些地段无法通航,否则王骥也不用骑在马上一路颠簸了。
只是短短半个月的功夫,王骥便来到了京师,自玄武门而入,直奔紫荆城而来。
他已经听说了也先侵袭辽东的消息,那么皇帝这次召自己入京,肯定是与此事有关的,王骥虽为文臣,也是征战了半辈子的人,自然知道军情如火,耽搁不得。
好在王骥入京的时候是中午,朱祁钰还没有休息,立刻便收到了宫外侍卫的奏报,说是靖远伯来了,正在宫外求见。
朱祁钰对于这个消息一脸惊讶,那可是南京啊,他可是记得的,当年有个小伙子就是骑马从京师到的南京,在后世那种交通条件下,小伙子还骑了整整一个月呢,王骥居然十几天的功夫就赶了过来,朱祁钰不由得感觉十分惊奇。
不过惊奇归惊奇,既然人都来了,朱祁钰也不可能不见,于是,朱祁钰当即便在武英殿召见了靖远伯王骥。
王骥一进武英殿,朱祁钰便上下打量王骥起来。
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文臣之中仅有的一个以武功封爵的人,毕竟之前王骥一直都在云贵带兵打仗,打完仗便留在了南京休养,只见王骥一身朱袍,但是却不是那么干净,官靴上都是灰尘,将黑色的官靴弄得灰突突的,甚至还有几个泥点子清晰可见,面色也不是很好,老人斑清晰可见,甚至还有黑眼圈,朱祁钰立刻便知道了,王骥这是一路马快加鞭,估计路上都没怎么休息。
王骥倒是没有打量朱祁钰,不是他不想打量,而是朱祁钰的身份是皇帝,他虽然是靖远伯,但在朱祁钰面前还是臣子,怎么说都不能冒犯,于是规规矩矩地下跪见礼道:“臣,靖远伯王骥,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朱祁钰连忙让他起来,然后对着伺候在一旁的兴安吩咐道:“兴安,为靖远伯赐座。”
第514章 皇帝的手段果真是深不可测啊
“谢陛下。”王骥倒是没有客气,谢恩之后爬了起来,直接便坐到了兴安搬过来的锦墩上。
他都七十五了,这一路快马加鞭地赶路,也是累得要命,而且他早就听说了,皇帝在召集臣子议事的时候都会赐座给他们,那种椅子就连南京各部都开始用了起来,王骥也是坐过的,很是赞赏,既然皇帝都赐座了,他还客气个啥。
朱祁钰笑着问道:“靖远伯,朕是真的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快就赶到京师了。你这一路赶回京师,当是极为辛苦吧?”
王骥摇摇头,道:“回禀陛下,臣倒是还好,一路都有在驿站歇息,并不算累。”
“那你是何时进京的呢?”朱祁钰问道。
王骥微微欠身,恭敬行了一礼,答道:“今日已时末,臣知道辽东战事紧急,便立刻赶来了宫中,还未整理朝仪,请陛下恕罪。”
朱祁钰立刻摆手道:“靖远伯哪里的话,你这一路风尘仆仆的,都是为了朝廷,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朕感动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怪罪于你。”
“臣谢陛下宽容。”王骥再次微微欠身,谢了个恩,问道:“陛下,这辽东战事进展得如何了?”
朱祁钰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摆摆手说道:“靖远伯不必急于问辽东战事。你刚刚入京,应该还未吃过午饭吧,刚好现在已经是午时了,朕也要吃午膳,靖远伯就陪朕一起用一顿饭吧。”
“兴安。”朱祁钰对着兴安叫了一声,但是却好像想到了些什么,对着王骥问道:“靖远伯,你没有什么忌口的吧?”
王骥摇摇头,还没来得及回答,朱祁钰便立刻吩咐道:“你让御膳房将今日的午膳多加两个肉菜,多来两碗饭,朕和靖远伯都饿着呢,让他们快点。”
“是。”兴安连忙应声,快步跑了出去。
王骥不禁有些感动。
他是真的没想到,朱祁钰居然会这么心细,只是问了下自己入城的时辰,便猜到了自己还没有吃饭,不过说实在的,他这阵子着急赶路,的确没吃过一顿好饭,就连今日早上起来,也是为了早点进城,就连早饭都没有吃,现在早就饿了。
尚膳监就在武英殿旁边,大庖厨和武英殿甚至就隔了一堵墙,而且每日的饭菜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兴安很快便带着一群宦官鱼贯而入,前面两人还抬着一张桌子,放到了殿中,摆好锦墩,紧接着便将朱祁钰要求的午膳摆了上来。
朱祁钰绕出桌案,来到餐桌旁,对着王骥招手道:“来,靖远伯过来坐,和朕一起用一顿便饭,吃完饭咱们再说正事也不迟。”
王骥有些犹豫,他原以为朱祁钰是会分自己一份饭菜,没想到居然是坐在一起吃,这已经有失君臣之礼了,有点不敢过来。
万一这种事情让别人知道了,那肯定会弹劾自己一个君前失仪之罪,为了一顿饭还得自己上书辩解,这实在是有点划不来。
朱祁钰自然看出了他的想法,笑着招手道:“靖远伯过来嘛,无碍的,不只是你,就连最死板的于谦都和朕坐在一张桌子上吃过饭,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好吧,王骥的确没听说于谦因为这事儿被人弹劾过,于是便放下心来,起身坐到了朱祁钰的对面。
朱祁钰早就听到他的肚子在叫,立刻便端起饭碗,对着王骥说道:“靖远伯,陪朕用膳吧,你不必紧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新宁伯谭裕那家伙和朕一起用膳,还和朕抢鱼吃呢。”
王骥笑了笑,对着朱祁钰说道:“既然陛下这么说,那老臣就不客气了。”
说完便端起碗开始吃了起来。
朱祁钰看王骥吃得香甜,也是胃口大开,一样端起碗吃了起来,不过他还没吃两口,便突然放下碗,对着兴安吩咐道:“兴安,你再去御膳房一趟,捡一点馒头包子之类的吃食,去给随着靖远伯入京的亲卫们送去,朕和靖远伯在这里吃饭,让他们在外面饿着可不行。”
“是。”兴安点点头,又是跑了出去。
王骥的心中愈发感动了,大家都说皇帝亲近武人,现在看来,这已经不是亲近武人了,即便是他,刚才也没想起来在宫门外等候的亲卫们没吃饭,皇帝能先于他想起来这种小事,这绝对不是单单亲近武人就可以想到的,定是爱兵如子的名将才有的素质啊!
他虽然是文臣,但是内心里早已偏向了武人,遇到一个爱兵如子的皇帝,那可绝对是武人的大运啊。
朱祁钰也不知道王骥在想些什么,只是再次端起碗来。
吃顿饭花不了多少时间,更何况是两个男人,没一会儿便吃完了午膳。
二人各自归位,捧起兴安奉上来的香茶喝了起来。
王骥喝了一口热茶,整个人舒服了许多,放下茶碗对着朱祁钰问起了正事:“陛下,不知这次召臣入京,是让臣带兵去辽东支援吗?”
朱祁钰也是放下茶碗,点头说道:“对,靖远伯说的没错,朕和大都督府的人商议过了,这次也先侵袭辽东,带兵的主帅就是你。”
第514章 皇帝的手段果真是深不可测啊
王骥点点头,接着问道:“那陛下对臣有什么吩咐吗?”
朱祁钰笑笑,说道:“当然有,不然朕还召你入京干嘛,直接赶去辽东不就好了。”
这个答案对于王骥来说并不意外,平静道:“陛下请吩咐。”
朱祁钰说道:“这次朕与大都督府众将定下的方略是,在宣府和大同各出十团营的一营北上草原,将靠近我大明的各个蒙古部落扫荡一遍,也从他们手里抢一些牛马回来,而靖远伯你的任务则是将也先纠缠在辽东,不让他轻易撤回草原。”
王骥点头,问道:“那陛下会给臣多少兵马呢?还是臣只能用辽东的兵马?”
“若是只用辽东的兵马,朕就没必要再召你进京了。”朱祁钰笑着伸出四根手指道:“靖远伯这次支援辽东,朕会给你四营兵马,共计八万大军,其中敢用营已经出发七日了,显武、果勇、效勇三营也已经准备好,这次会和你一起过去,先到广宁卫集结,然后再北上自在州和也先开战。”
“不过对于这四营的使用,朕要提出一个要求。”
“陛下请讲。”王骥淡然道。
朱祁钰说道:“这次在辽东迎击蒙古人,不为彻底击溃他们,而是为了练兵。”
“朕希望这次去辽东,你能够让这四营在战场上和蒙古人碰一碰,但是不能伤亡太大,也不能一起使用,毕竟朕的目的是让这些人在战争中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尽快磨合完成,达到最初大都督府设计的战力,这也是朕希望你能纠缠住也先原因之一。”
王骥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陛下考虑得对,如今我大明将士经历了土木堡之败后士气很是低落,若是能让这十团营去碰一碰也先的主力,对于他们的战意和士气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对。”朱祁钰继续说道:“所以朕希望你在用兵的时候要轮换,不要全部都顶上去,尽量让这四个营都见识见识蒙古人的战法战力,磨合一下四营各个兵种之间的配合。”
“而且朕担心,如果你将四个营一股脑地全都堆了上去,万一没纠缠住也先的主力,那宣大出去的那两个营就危险了。”
王骥恭敬答道:“陛下放心,既然您已经这么吩咐了,那臣一定照办,不会让四个营一起上去的。”
“不过如此一来,我大明就有可能会失去彻底击败也先主力的机会,到时候还请陛下不要怪罪臣。”
朱祁钰笑道:“这个靖远伯可以放心,既然是朕定下的方略,那朕也决不会让其他人背下这个错误。”
“只是朕现在还不知道,靖远伯是否有信心做到朕的要求?”
王骥想了想,回答道:“陛下,臣以为光凭这四营兵马,想要纠缠住也先还是有一些风险的,若是能有一支骑兵的话,那臣就可以确保一定能纠缠住也先,不让他轻易逃跑了。”
朱祁钰点点头,笑着说道:“靖远伯果真是战场宿将,不过这一点武清侯他们也早已想到了,朕打算征调女真人协助你。”
“女真人?”王骥皱起眉头,缓缓分析道:“单从战力上来看,他们想要纠缠住也先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陛下是否考虑过这些女真人不遵将令的情况,以臣对这些女真人的了解,他们即便是太宗北征时候也只是出一点兵力意思一下,真正拼命出死力的时候几乎没有,也先主力本就强悍,臣怕他们不愿意去啃这块硬骨头。”
“这个应该也不用太担心。”朱祁钰说道:“对于这一点,朕也考虑过,不过这些女真人和蒙古人向来有仇,当年金国的时候女真人对蒙古人施行过减丁政策,蒙古人崛起之后也大肆屠杀过女真人,如果对目标要求不高的话,相信这些女真人还是可以用的。”
“朕已经决定了,允许他们用从蒙古人手里抢来的牛马和朝廷交换粮食铁锅,相信单靠这一点就可以激励起女真人的战意。”
“那不知陛下打算征召哪一支女真人呢?”王骥问道。
朱祁钰笑笑,回答道:“不是哪一支,而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都要征调起来,建州女真比较亲近我大明,放在靖远伯手下指挥,而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离得比较远,所以应当允许他们自行攻击,回头再让他们去安乐州交易便是。”
王骥想了想,脸上慢慢浮现出一丝笑容,说道:“这样一来,也先会多出数万敌人,而且行动无踪,女真人定可以取得不俗的战绩。”
朱见济笑着补充道:“而且我大明本就缺少牛马,女真人缺少粮食铁锅,这对咱们双方都有好处。”
“最关键的是,调动他们攻打蒙古人,即便是死了也和咱们大明无关,靖远伯遇到什么为难之事,尽管调动他们,不必留手。”
“臣遵旨。”王骥立刻回答道。
对于如何利用异族,他王骥可是很熟的,前几年在云贵打麓川的时候,他就没少征调过苗壮两族的战士,而且还用他们打了不少攻坚战。
当然,也是因为攻坚战的时候,这些苗壮两族的战士死得多了,王骥又不能替朝廷掏银子抚恤他们,这才引发了后来的湖广苗乱,逼得王骥不得不亲自平叛。
想到这里,王骥问道:“陛下,若是这些女真人不服臣的军令,臣是否有权利按照军法处置他们?”
朱祁钰有些奇怪,问道:“这还有什么好问的,既然遵从了朕的旨意,那他们就属于大明的军队了,大明的军队用大明军法来处置,有什么问题吗?”
“况且于谦这几年干的也不错,他管辖的军法司向来执法严格,不服军令被处置这种事情,就交由大明军法司来处理了他们吧,不必脏了靖远伯的手。”
“这样也好。”王骥笑着道:“若是军法方面有他们盯着,那臣也可以全力指挥,不必为一些琐事操心了。”
“不过臣要问一句,这些军法官是否也是由臣来指挥呢?”
朱祁钰答道:“大军出征,军中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主帅的将令,一切军令,均是以主帅的将令为准,若是那些军法官不愿服从你的将令,那你直接处置便是。”
“朕还是那个要求,只要你能够将也先死死纠缠在自在州附近,不让他轻易退走,那即便是你做得过了,朕也会替你扛下来的。”
王骥这回彻底放心了,朱祁钰这个皇帝对武人的确很不错,不会给领兵之人设置一些不知所谓的麻烦,这对于他们这些领兵之人实在是莫大的福音。
“哦,对了。”朱祁钰突然补充道:“有件事情你应当知道,但是仅限于你自己知道,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陛下请讲。”王骥看朱祁钰说得郑重,立刻回答道。
朱祁钰缓缓说道:“阿剌知院是朕安插在草原的人,如果你遇到他的时候,不要打得太狠了。”
“谁?”王骥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阿剌知院这个名字倒是听过,不过暂时还对不上号。
朱祁钰笑着说道:“阿剌知院是也先重臣,巴图特部的首领,当初胡濙致仕之前联系上的,只不过这枚棋子太过重要,朕一直没有启用过他。”
“你若是遇见他,千万不要伤了巴图特部的元气,否则以后朕就不好用他了。”
王骥肃然答应道:“陛下放心,此事臣记下了。”
他是真的没想到,也先的重臣里面还有皇帝的人,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能让一个正得势的蒙古贵族暗地里投靠大明,皇帝的手段果真是深不可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