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的配角小村姑翻身啦
作者:夏西西 | 分类:现言 | 字数:120.2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0章 团结什么
一个月五块钱也不是好赚的。
小蔡婶子最近脾气是越来越大了,每次遇到大队长,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还好朱队长也知道那厂里的事是真的烦人,所以每次都是好脾气的跟她打招呼。
要不人家能做大队长呢。
几次一下来,小蔡婶子也不好意思了。
而且比起厂里那些人,毕竟他们是一块的。
更要团结才行啊。
虽然目前看不出这团结能有什么用。
唯一的作用,就是大家吐槽的时候不至于找不到人。
回家说?
朱父那个性格能给什么回应,他一般听完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算了”。
算什么!
“大队长,你这是请了个祖宗回来啊,说是让我和大爷指导指导,我怎么感觉用不太上我们呢?”
大队长叹了口气,确实是他贪心了。
“那不是公社说,给我们多批点费用,做大一点嘛。”
谁晓得就插了几个人过来呢。
关键这几个人一个比一个事情多。
现在他都担心,后面这个厂还能不能算他们大队的了。
“要我说,按一开始的想法,多加三四头猪,再养个几十只鸡鸭,平时给供销社送送鸡蛋,年底一卖,都比现在这看着要好。”
“谁说不是呢,你说说不算鸡鸭,光这三十个猪崽子,他们吃的那些东西,都得多少了。”
“他们难不成以为粮食都是天上掉下来的?”
之前的山上那块苜蓿地因为村里养猪的增加,所以也扩大了一些。
本来朱小琴去市里上班后,那苜蓿地就完全交给了朱大力。
朱大力看小堂妹收拾了那么长时间,还有什么不会的呢。
别的不说,地里的活他可是一把好手。
而且山上野物多,不光是那些野菜,他经常都能打到点野物。
经常都能捞到点野兔子,野鸡之类的。
不说卖,就是自己隔三差五能打打牙祭也是让人羡慕的。
朱二伯也是拎得清,每次看到儿子拿了东西回来,都让他拿一半给他三叔送过去。
虽然种苜蓿也不轻松,但是怎么着都比在地里干活强吧。
还能拿一样的工分。
不过朱大力每次去,小蔡婶子都会给他回点东西。
他多带两次东西来,小蔡婶子就不高兴了。
“你下次再带东西,就不要来了,门都不给你开。”
“听你婶子的,我和你三婶就两个人,吃什么不够,每次来都拿东西是怎么回事。”
朱大力这才带的少了。
其实朱二嫂每次看见丈夫让儿子去送东西,久了心里也不高兴。
“这送一次两次就好了,大力干活也累呢。”她儿子又不是不干活,
“你懂什么,你也不看看老三家儿子闺女所有出息,要是有机会,比如镇上或者市里要是哪个厂招工,他们能给家里来点消息,今天送的这些”
朱二伯这个人除了在他娘的问题上有些愚孝,其他时候,他这脑子在朱家算是看的清楚的。
他大哥家老大说是部队里的什么官,那也离得太远了,老四家就不用说了,两个小子都还小。
也就老三家,大儿子是工人,闺女又是他们村唯一一个在市里上班的。
拉好关系绝对没错!
而且大力和他媳妇都老实,要是他大儿子,他可不敢让他去拉关系。
小蔡婶子是没想着她丈夫这个二哥考虑了那么多。
小琴去市里上班后,大力一直能管着苜蓿地那是他管的好。
她养了那么久的猪,大力每次都把苜蓿草安排的好好的。
而且镇上开始榨菜籽油的时候,她还安排他去镇上运菜籽油饼回来。
这额外的事,他也是二话没说就干了。
这么老实干活的孩子,谁不喜欢?
当然大力每次去都会带点山上的野菜和他打的野物去卖了。
这也不影响什么。
现在养殖厂别的村的人觉得朱大力一个人种不了那么些牧草。
而且他们看来,既然是大队的养殖厂,这牧草的事怎么就得下水河的人种呢。
“这厂还没怎么样呢,就开始说这些,大队长,我这么说,你也不要不高兴,再这么下去,这厂得出大乱子!”
这话朱队长就不知道怎么接了,这都是他手下的村子,他当然是希望大家都好。
但是平心而论,他能偏肯定还是姓朱的啊。
但是他说的没用。
人家叶队长特别公平,“这厂既然放在了下水河这里,厂里好些人都是本村的,我们还是要考虑大队别的村的人的心情的。”
“而且,牧草这个事,以前养的少,在山上开块地就是了,也够用,现在我们厂里这些光猪崽子就已经翻了一倍多了,还是要专门开几块地出来才行。”
他这话一说,朱队长还能说什么?
“你说的有道理,确实在厂周围开几块地更方便一些。”
朱大力刚开始也在开地的队伍里。
虽然他因为一个人干活已经有了段时间,不太适应一块干活了,但是干了两天他就习惯了。
但是时间稍微长了点,他就明显感觉的大家有些排挤他。
他虽然老实,但是又不傻。
几次一来,他就不想去了。
“这些人就在这儿瞎搞,再这么下去,我看这厂子都撑不到明年!”小蔡婶子气的要死,她侄子活干的好好的硬是被挤走了。
“娘,你声音小一点,在院子里你说话那么大,外面也能听见。”
“听见就听见!”
朱小琴过完年就开始特别忙,她也是难得回了次家,可不是得听她娘跟她抱怨这些嘛。
“你是不知道,这些人读了点相关的书,就好像什么都会了,你跟他说怎么做比较好,他不听就算了,还一堆理由,搞得我这几年猪好像白养了一样!”
“那朱爷爷怎么说?就让他们这么高吗?”朱小琴有些好奇朱大爷爷怎么做的。
“你大爷爷脾气好,他们说什么你大爷都点头,还劝我,说除非真的要把猪养死了,否则就听他们的。”
“那你就听大爷爷的话吧,我觉得年底这些猪能出栏就行了,也不是非要养到多少斤。”
小蔡婶子也不知道怎么最近脾气那么暴躁,女儿说的这些话她还不懂吗,控制不住啊。
“那你说你大力哥咋办,之前都是我养猪,他种着苜蓿的,现在养殖厂那里他也不去了,山上那苜蓿那些人也挖到厂外面的地里了,他们也好意思。”
包产到组包产到户这事都还得等,到他们这里估计得八零年后了。
毕竟他们公社从来不是那种穷得叮当响的,不会冒险去做些违反政策的事。
还得等别的地方把第一口螃蟹吃了。
“娘,这样吧,我看看市里有没有厂招工的,如果有我就帮大力哥问问。”
“那你那里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啊?”她虽然觉得大力受欺负了,不高兴,但是如果影响亲闺女的话,那还是算了。
“我这天天出去,大部分都是采访各个厂里的工人同志,有时候也会采访到比如生产组组长这种,问一句话的事,能麻烦到哪里。”
“那你就问问,但是市里的工作是不是比镇上好啊?你有机会给你哥问问呢,他现在一个月三十块钱,都不涨了。”说到这个,小蔡婶子都愁的慌,儿媳妇现在一个月都有快四十块了。
对,她还不知道她儿子一家经常在外面接活的事。
还以为就是一个月一个两个的那种。
要是知道他们一个月接衣服赚个十几二十块,估计要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