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水浒之力挽狂澜
作者:清风明月天涯客 | 分类:历史 | 字数:103.9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55章 贼谋(上)
陈东不敢想象,金国攻击大宋样子。
他一想金军大量涌入关内,将各处占据,把大宋的粮食、兵器全部劫掠一空的样子。
他的心中就忍不住升起了强烈恐惧感。
如果,这是真的!
那么,大宋的子民会被金人屠杀殆尽。
陈东想到这里,浑身就止不住打了个哆嗦。
他忍不住在心底问自己,这事要不要汇报给陛下?
“你是不是想着给陛下汇报这事?”
卢俊义好像会读心术,看穿了陈东的心思,笑道:\"大人……下官劝你,还是不用了。\"
陈东苦笑道:\"卢都指挥使,您也知道,这件事对于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意味着什么。\"
\"可惜……陛下他不会听你的。\"卢俊义摇头叹息。
陈东彻底无语。
卢俊义说得没错,这事情对于赵佶来说,根本不算个事。他根本不会听陈东的。
陈东收到密报……大宋拒绝和契丹继续签订合约。转头和金国签订了“海上之盟。”
其实……赵佶和天祚帝一样,犯了轻敌的错误。
完颜阿骨打刚刚有异心的时候,被贬为节度使的萧兀纳多次上表天祚帝,天祚帝不仅不理,反而把萧兀纳一贬再贬。
后来完颜阿骨打有了公然反叛的势头。
天祚帝听信萧奉先的鬼话,认为完颜阿骨打不过是一个不知礼仪的蛮夷。即使真有异心,“蕞尔小国”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天祚帝非但没有对完颜阿骨打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反而因女真贵族完颜吴乞买、完颜宗翰等在随从围猎时呼鹿、刺虎、搏熊的精彩技能而大喜,给他们加官进爵。
后来金国一路顺风顺水,打的辽国抬不起头来。
这些赵佶看不到,他只想着联合金国灭了大辽,拿回燕云十六州。
卢俊义在的时候竭力反对与金结盟,赵佶同意了,并派两路大军出征大辽。
卢俊义借道西夏征辽成功,引起蔡京、童贯几人的不满。
几个奸贼一合计,由童贯上表赵佶,全力促进宋、金和盟。
童贯并把化名李良嗣的马植推荐给赵佶。
马植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大汉奸。
面见赵佶鼓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鼓惑赵佶。
你听他是怎么鼓惑赵佶的:\"女真族被辽国欺压百年,对辽人恨之入骨。
到了天祚帝这一朝,天祚帝荒淫失道。使辽国处于纷乱不止的境地。
如果陛下派遣使者长登州、莱州渡海,结交女真,与女真相约攻辽,一定可以成功。”
好大喜功的赵佶有点犹豫。
虽然他知道海上有这么一条道,
但是这条道靠近诸蕃,大宋禁止商贾舟船通过已经百余年了。
赵佶怕一旦启用,诸藩国会对大宋不利。
李良嗣见赵佶犹豫,再一次蛊惑赵佶。
\"辽国败亡已成定局,陛下心中记挂旧民遭受生灵涂炭之苦,陛下心中又有恢复大宋往昔疆土的雄心。
陛下代天谴责大辽,出动王师解万民之苦,燕云十六州的前朝子民一定感激涕零,万军来迎。”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
“陛下若是不联络女真,万一让女真占了先机,先发制人,大宋就后发制于人,事情反而不美。\"
马植这样蛊惑赵佶,外加蔡京、高球、王黼在旁边替马植敲边鼓,把个赵佶忽悠的找不到北。
赵佶欣然采纳马植的建议,并且赐马植赵姓。
官封秘书丞,迁直龙图阁,提点万寿观,加右文殿修撰。
卢俊义知道此事后只能心中暂忍,图谋伐辽成功后再想法扳倒六贼。
现在的他还没有和六贼叫板的能力。
为了不动摇军心,卢俊义三缄其口。把这个消息隐瞒。
陈东虽然知道金与宋的联盟,他和赵佶他们一个心思 ,认为金国不会对大宋下手。
他不知道的是卢俊义却是两世为人,对历史的走向知道的一清二楚。
大宋和金国联盟,等于是与虎谋皮。
“唉……”陈东叹息一声,颓然的坐在凳子上。
他没有看到,卢俊义的眼中却是闪动着不屈、愤怒和不甘的神色。
“你想怎么做?真像你说的那样,和粘罕杠上?”
陈东的话语里充满了质问的语气,他觉得卢俊义简直是在找死!
陈东不知道的是。他的质疑和怀疑,恰恰正符合卢俊义的目的。
\"我不是找他杠上!我要他损兵折将,对我大宋不敢起窥视之心。”
“你胡闹……你这是公然违背陛下的意志。”
“哼……监军不要给我扣这么大一顶帽子。
卢俊义冷哼一声继续:
\"你是大宋的监军,应该清楚大宋现在的处境,你觉得金国不会觊觎我大宋?
再说了……陛下他有旨意给下官,陛下要下官借道征辽,我们在前线和大辽生死相博,打的天祚帝无兵可派。
现在有人公然来摘桃子,大人认为下官会放任不管?
要下官不要出手,除非陛下亲自下旨。”
“你……”陈东让卢俊义堵的说不出话来。
卢俊义说的很对,他只是卢俊义的监军,没有权力决定卢俊义的作战计划。
“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苦心呢?说老实话,对你的能力我很欣赏。
有时候我甚至于会想,要是你能够成为大宋的脊梁多好。
但是……朝中有人……\"
陈东的声音低了下去,有些话他不能说。
卢俊义站起身来,对着陈东深深鞠躬。
\"监军大人,下官敬重您的为人,才敢对您说实话。
正因为有您的爱护,才让下官有时候做事不考虑其他,下官在这里谢过大人。\"
陈东侧身,不受他的大礼。
“你能明白我的心最好,放弃你的坚持……”陈东温声劝慰卢俊义。
“不……下官在这事上不会退避,哪怕前行的路充满荆棘,哪怕会撞个头破血流……
下官绝不退缩。”
陈东见卢俊义这样坚决,知道无论他说什么都没用。
最终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我随你。
就像你说的,陛下没有亲自下旨,我也不能多说什么。”
“谢大人成全……大人会青史留名。”
“呵呵……我会头挂高杆,挂在门口供人指责的。\"
陈东摇头苦笑。
“这事不会发生的,如果真发生了,那就是下官的人头。”
卢俊义说完走了出去。
“唉……看着不傻,为什么就这么肘呢?非要在作死的路上蹦跶?那些人的厉害,你是不知道啊!
也罢……冲你后面一句话,我拼死护你周全。”
陈东看着远去的卢俊义,喃喃自语。
…………
东京汴梁城蔡京的府中。
蔡京坐在上首,他的下首坐着高俅、王黼、李彦几人。
蔡京的大儿子蔡攸也在。
“太师……经过百余年的分隔后,辽国境内绝大多数的汉人对我们大宋已经淡忘。
现在辽国上自公卿下至州县官员,差不多都是汉人,在辽国,汉人只要有学问就不愁没有富贵。
他们中有人散布谣言,说他们一旦要是南归,大宋人才本来就多,自己都安排不过来,又怎么能轮到燕云各州的士人?”
王黼第一个站出来,对蔡京回禀。
“太师……辽国士人肯定没有南归的意愿。
寻常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世代居住北方,又与契丹互相联姻,怎么可能轻易离开故土?”
高俅这话说的漂亮,比他平常溜须拍马赵佶的话有水平多了。
蔡京看一眼王黼、高俅。
“太尉、丞相就是沉不住气。
你俩都说是谣言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派人去那里多走动走动……
给他们多一点“教育和关怀” ,让他们形成民心所向的局面。
你们在陛下面前,要多提一下他们渴望回归的赤子之心。”
蔡京慢悠悠开口,
王、高二人听的是连连点头。
“太师……那……对那个卢俊义怎么办?”
李彦转移了话题。
一听卢俊义这个名字,蔡京脸上厌恶神色一闪而过。
“在陛下面前多夸赞他,把他夸成一个战神……”
“为什么?”李彦听了蔡京的话,不解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