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者:昆吾 | 分类:历史 | 字数:369.6万

第230章 秋后算账,管杀不管埋

书名: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者:昆吾 字数:2211 更新时间:2024-11-16 15:53:48

“陛下,都已经安排妥当!”

袁可立朝着崇祯行了一礼后,继续道:“陛下,西安和凤翔两府共计两州三十八县,

臣已经安排陕西三司下的五品以上的官员各自负责一座县城,由他们负责各县耕地售卖情况,

为确保售卖过程不会出现民愤的事情,臣恳请陛下下令调征剿大军进入各县城周边震慑!”

“堵胤锡,你替朕写封信,加急送给马祥麟,让他调军到两府之地居中策应,有事即刻来报,不得擅自做主!”

堵胤锡转身离去,崇祯继续道:“袁爱卿,你说那些富商们会不会有过激反应?”

“闹不闹的没关系,咱们都做好应对了,不过臣巴不得他们闹点事,也方便我们行事!”

“哈哈哈哈,既然如此,那咱们拭目以待!这几日,你们再将将细节推敲、模拟一下,查漏补缺!”

“臣遵旨!”

整个西安府的百姓对皇帝的到来很是好奇,既没有封城,也没有见皇帝出巡,西安城内一切如旧。

倒是西安府内各大衙门的官员们则是纷纷出了城,朝着一些县城而去。

这让各大藩王、士绅派到西安城内关注皇帝的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陕西布政司衙门,西安城和附近几个州县的富商士绅都被叫来到了,齐聚一堂。

近百位富商士绅脸色满是凝重,眼中满是忐忑。

等了好一会儿,布政使郑崇俭从后堂走了进来,凝视了众人一圈。

“叫诸位来,想必诸位都猜到大致的事情了!”

“没错,就是清丈耕地的事情,清丈多出来的耕地直接没收,追查十年赋税,十倍返还,

家族子弟三年不得参加科考,已出仕者三年不得晋升。”

听着处罚,众人脸色齐刷刷的变了。

在他们的认识中,清丈就清丈吧,大不了交税就是了,反正佃户多,提高一些租子就行了,他们也不吃亏。

可等了两三个月,袁可立迟迟没有动静,本以为就这么算了,朝廷只是清丈造册而已,但等了两三个月后等来的是直接没收,十倍追缴。

他们每个人手上最少的都有个百儿八十顷的耕地,少的要补交七八万两白银,多的有十六七万两的。

这些钱对他们来说不算太大数目,但家族子弟,不得参考科举和晋升,这才是最致命的打击。

“郑布政使大人,十倍追缴,我们认了,可这直接没收是不是过了,

即便是我们隐瞒了,那也是我们自己买的,朝廷这不是……不是……”

“不是什么?你是不是想说强占?”

郑崇俭脸色冷淡,猛然冷喝道:“程富贵,本官是通知你们,不是在跟你们商量,

明天中午,本官见不到地契,这西安城也杀的人够多了,也不在乎再多几个!”

“来人,送客!”

百名富商被请了出去。

相对于郑崇俭的温和处理,被派到凤翔府的洪承畴处理的方式就暴力了很多。

洪承畴看着凤翔府衙内聚集的近百名富商士绅,眼神满是凌厉之色。

每一个接触到他眼神的富商,都觉得压力大增,不自觉的将头低了下去。

好一会儿之后,洪承畴怒喝道:“来人,将这群人拖下去,各打十军棍!”

话音刚落,随着一起来的军士如虎狼之士冲入人群,两个人拖走一个,敢反抗的,直接就是对着肚子就是一拳。

一时间,整个院中,鬼哭狼嚎。

“洪大人,我们犯了……”

“啊……”

……

足足一刻钟的时间,行刑才完毕,趴在地上的众人众富商脸上满是愤怒的看着首座上淡定的喝着茶的洪承畴。

只见洪承畴放下茶杯,淡淡道:“隐瞒耕地、大小亩、偷税漏税、强占等罪名,够不够?

别说打你们十棍,就是直接砍了你们,你们都不冤枉,还敢大叫?”

众人一听,脑袋一缩,立刻不敢出声了。

大明律有规定,隐瞒耕地者,一亩笞三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以他们隐瞒的数量,直接就是八十棍,能直接将他们打死。

而且还有偷税漏税,以这种数额,直接就是处死的结果,现在十棍算是轻的了。

“行了,本官你也懒得跟你们废话,本官将朝廷的处罚跟你们说说,清丈……”

听完洪承畴说完的处罚,众富商士绅的反应和西安府的众富商士绅差不多。

有了之前的十棍,众人没敢在没收追缴上多说话。

一名富商道:“洪大人,我们愿意多出银子,对家族子弟科举和晋升的事情,能不能通融一下?”

“陛下在西安府,你要不要亲自去找陛下谈谈?”

洪承畴嘴角挂着一丝玩味的笑容:“行了,都回去吧,明天中午,看不到地契追缴的赋税,本官可就要来硬的了,

你们要是自认为比秦王、八大蝗商、晋王背景硬,那就试试,本官是官杀不管埋!”

“来人,送客!”

众富商直接被暴力的请出了知府衙门,过往的百姓看着这一幕,满是好奇。

对于这种手段,洪承畴没有丝毫的担心会有什么影响。

两天后耕地开卖后,他们就是一个有点钱的富商而已。

听话则罢了,不听话那就查查,触犯了大明律,那就直接弄死。

处理富商,在这三天中,只是一个小插曲,成为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一丝话题罢了。

但众人心中却是同时升起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在这种好奇中,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到了第四天卯时末辰时初,太阳刚升起一会儿,西安城内飘起袅袅炊烟的时候。

一声声锣声响彻每座坊市和街道,闻声的百姓纷纷聚拢了起来。

西安府南城门前的广场上,袁可立站在一个临时搭好的台子上。

之所以选择在城门,一是因为农村百姓太过于分散,一个个找太麻烦,

二是城门是客商、百姓进出之地,聚集着三教九流之人,进城购买售卖农作物的百姓不少,便于传播。

自然是有官员会下到下面的县、镇、村去搞这些事情。

“诸位父老乡亲,相信对本官不陌生吧!”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向大家宣布,诸位要不要猜上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