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

作者:相识于微末 | 分类:现言 | 字数:107.7万

第127章 统一部署(求五星好评)

书名:带空间,和爸妈全家穿七零挣工分 作者:相识于微末 字数:2146 更新时间:2024-11-16 15:53:00

杨泽山问道:“是不是耕种的方法不对?”

支书胡永强叹息道:“我们都研究了,都是一样的撒种子。前些年还请了七队的人帮忙种了一亩来着。”

大队长郭大祥赶紧表明决心。

“我们就差把这地翻过来了。可我们这地种下去就是不爱活,每亩地的产量也才顶人家生产队的一半。”

真是白瞎了这么多的田地了。

杨泽山也不明白:“那这是咋回事儿?不够肥沃?”

“我们和其他生产队用化肥的情况都差不多。用上化肥的确好一些,但和别的生产队也没法比。”

于卫民蹲下身,抓起一把土,仔细研究了下。相比于别的土壤,颜色有些泛白。

这地除了农作物长得不好,连杂草也长得不好。

这哪里是耕种的问题,分明是土壤的问题!

如果他没判断错的话,这一大片土地,应该是轻度盐碱地。

国家有大量的盐碱地,生活在盐碱地地区的人们简直苦不堪言。

因为这样的土壤质量非常差,含碱含盐量高出正常土地很多。

这些物质都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十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种子洒在地里,甚至可能越种产量越低。

像这类轻度的盐碱地,可以通过特定的肥料改良土壤。或者是种植耐盐碱的植物。

这么一想,脑子里方案也就出来了。

可以先种植耐盐碱的植物。特定的肥料等她闺女和邵阳、古立辉、陶云几个出了方案,再想办法让阳南省化工研究所帮忙生产出来。

他们和研究所的闫经纬院长,以及其他领导们都是熟人了。

交情好着呢!

这事儿应该不难办。

于卫民说道:“唐村长,你们集体地这个事儿,应该不是你们种植的问题。可能是土壤的问题。”

唐建忠不明白:“这土本来就在地上,能有啥问题?”

于卫民:“可能这片区域都是盐碱地。你们现在也知道,下放户里不少能人。等我叫第一生产队的几个农业方面的专家过来看看。”

胡永强也说道:“盐碱地?可我们总不能换土吧?”

于卫民安抚道:“别急,找到问题才能想办法来解决。”

于悠不知道自己和几个农学家又被于卫民算计上了。她现在正在套话小爱。

“小爱小爱,我们是你的主人,是不是我们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小爱……这届宿主老想套路它,怎么办?

弱弱道:“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小爱尽量满足。”

于悠:“那好,帮忙看孩子会把吧?厨房看火儿会吧?支楞着点儿。”

小爱……

等到于悠带着邵阳、古立辉、陶云三人过来第六生产队调研的时候。

于卫民则是带人尽快去了第七生产队和第八生产队。

七队和八队则是地貌最正常的生产队了,都有一两个水坑,加上黄壤土的集体田。

完全就是人多地少加上交公粮,不够吃。

这样的只要换上高产的种子,再发展些支柱产业,完全可以提高收入。

全部视察完一遍,于卫民组织开会了。

参会人有于卫民、杨泽山、冯彬,和于悠、邵阳、古立辉、陶云。

于卫民问道:“悠悠,你们那边调研的怎么样?”

于悠:“确定了,都是轻度盐碱地。我们四个商量着可以种高粱、葵花籽儿这样的粮食,也可以种一些耐盐碱的药材枸杞、沙枣、红麻这样的。”

邵阳、古立辉、陶云也跟着点头,他们四个人的意见一致。

于卫民:“好,那咱们把公社下面的八个生产队的情况捋一下。冯主任,麻烦你做下记录。”

冯彬立马拿出了本子。

说实话,这些日子他和杨泽山被于卫民带着到处转悠,仿佛之前那些年在这个岗位上就没好好工作过似的。

现在么,让他说出每个生产队的基本情况,他能不看资料脱口而出了。

只听于卫民说道:“一队,现在六百口人,除了集体田,有四百亩梯田和一片没有长成的果林。自给自足之外有粮食盈余。”

“二队,六百口人。除了集体田外,有十个水塘,现在主要发展冷水鱼。粮食不够吃,需要用鱼来换粮。”

“三队,集体田有一半沙地,往年全部用来种冬小麦和玉米,沙地种这些产量不好,所以不够吃。”

杨泽山问道:“那沙地适合种什么?”

于卫民:“沙土地储水能力差,保肥能力也差,因此更适合耐旱农作物和根茎类农作物。也就是棉花、大豆、花生、土豆之类的作物。”

“今年的调配方案:二队六百亩沙地全部用来种植大豆,一队今年除了冬小麦,全部种玉米!”

“二队种的二百亩沙地的大豆,换一队种的二百亩玉米。”

冯彬马上记了下来,这相当于是三队替一队种了一部分大豆,一队替三队种了一部分玉米。

太妙了,这样两边都能高产!

就听于卫民继续说道:“四队五队,集体田全部种植冬小麦和高产玉米。另外林间产出的蘑菇,可以卖出去,也可以和其他生产队少量换粮食。”

杨泽山:“其实四队五队种上高产种子的话,基本上能保证温饱。这个蘑菇是他们的额外收入。”

于卫民:“是这个理儿。至于七队,除了换种子之外,给他们安排养猪任务。”

冯彬:“怎么个安排法?”

于卫民解释道:“村里提供小猪仔和猪饲料,每家每户领回去养,等最后交回队里。按斤数算钱。”

冯彬:“还能这么养吗?”

于卫民:“当然能,现在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时代。我们这不就是集体经济么,在政策里,有什么不能的?”

冯彬……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杨泽山:“那八队呢?他们的基础情况和七队差不多。”

于卫民:“八队有两个大坑,除了集体田换成高产种子之外,给他们安排养鸡养鸭的任务。”

“这些鸡鸭就不用分到户里了。统一盖鸡舍鸭舍,队里出饲料,人们轮流分工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