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爱比恨谁更长久
作者:七个南山 | 分类:都市 | 字数:90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54章 说书人的野望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
左看右看都没有走的意思,在砖厂排队谈合作的几十个人都在队伍里站着,任凭肚子咕咕直叫。
看到有人提着篮子给大家发煎饼,都叫起好来。
“还是砖厂仁义啊,还给煎饼吃。”
是小磨芝麻油摊的,还有葱花,比我家那位手艺都好。”
“我看里面跟我们洽谈的人吃的也是这个。”
“......”
队伍里响起一片吧唧嘴的声音,很快每个人的嘴巴都是油亮油亮的。
办公室里,施莹莹、杨琳、高建设、吴建业、李茂才也都是抽空吃两口煎饼,喝一口水。
“师傅,有水吗?我这人没水吃不下东西。”
队伍里有人喊。
“青菜豆腐汤管够,就是条件有点艰苦,辛苦大家了。”
“这不算啥,有口吃的、喝的就行。”
钟成带着几个联防队员,拎着两个水桶过来,开始沿着队伍发豆腐汤。
“旁边有很多几栋楼房呢,除了商场还有什么?”
“听说到时候有食堂、宾馆、录像厅、煤球厂、蔬菜厂......”
“这快赶上金川乡了?”
“金川乡哪有大商场!”
“......”
......
陈兴华吃过午饭到砖厂大院看了一下。
也被这种场面给吓到了。
收银员门口、训练室门口各排着一条20多人的长队,看来还是有的谈了。
不过好在大家都比较遵守秩序。
“兴华,别走啊。”
看了一会刚要走,却被周建国给喊住了。
“大叔怎么了?”
现在学校教室、食堂的装修都在顺利推进,看着周建国办公室跑出来,陈兴华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原因,索性也不想了。
“烟呢?”
周建国冲陈兴华一伸手。
陈兴华从口袋里摸出一包没拆封的红中华递给村长。
“这还差不多。”
“大叔,你喊我不会就是为了一盒烟吧?”
“还是我外甥的事。”
“你外甥的事情不是解决了吗?”
两个人从砖厂大门人行道出来,往村里走。
“你不是说要培训他学习盲人按摩的嘛,我看你一直没动静。”
陈兴华这才想起来上次和村长谈到的按摩培训的事情,只是最近太忙给忘了。
也不是说陈兴华不重视这件事情,当时跟村长谈的是让罗安宁到澡堂给大家按摩。
事后陈兴华又分析了一下,按摩这个事情在农村推广的话,恐怕难度不小,万一到时候没有几个人愿意按摩,罗安宁就又抓瞎了。
“大叔啊,你问过你外甥没有,我是怕他不想学按摩,毕竟一个大小伙子。”
“这个...我是和他讲了一次,从说话口气上看是有点勉强。”
周建国也是为难,他跟外甥讲了按摩的事情以后,刚开始还答应的好好的,事后没几天又吞吞吐吐的反悔,他问陈兴华就是想看看陈兴华有没有别的办法。
“那他愿意干什么?”
“他也讲了,就愿意干说书。”
“那就在村里一直说下去也行。”
陈兴华随口说道。
因为学生上课,大人上班,村里的十字路上没有其他人。
“我是看最近天气有点冷,来听书的人都少了,总不能让你一直这样贴钱下去。”
周建国想请陈兴华帮他解决外甥的就业问题,但如果一直像现在这样下去,就变成坑陈兴华钱了,里里外外都是亲戚,他也不愿意这样做。
“天冷了好说,可以在室内说书,通过咱们村广播送到各家各户也行。”
“你说在广播上说书?”
“是啊,还能提前把说书的内容用录音机录下来,每天定点在广播上播放就行。”
“这样的话,倒是新鲜,以前大家在在收音机上听中央台的广播剧,都喜欢的很。”
“如果你外甥愿意,等食堂开业了,也能到几个食堂去做现场表演。”
陈兴华想到了前世间在成立饭店见到过的现场弹琴、相声、二人转表演,说书当然也可以尝试一下。
“就知道你小子肯定有办法。”
周建国听了也很是兴奋。
“另外,我觉得你外甥也可以多学一些段子,再收几个徒弟,不是更有意思。”
“可以哇,我回头就和他说,让他多学习一下,不过这录音机没有,是不是把书房的录音机拿来用用。”
“大叔,真需要录音机就到城里再买一台,我那个都用来听音乐的。”
“好吧,就知道你舍不得。”
商量好外甥工作的事,周建国就撇下陈兴华回家了,他急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外甥。
不过另一方面他也觉得陈兴华说的对,要想一辈子吃说书这碗饭,自家外甥还是必须要多学习几个段子,不然大家很快就会听腻了。
......
北市。
康西路33号。
是一处静谧幽静的院子,可谓是闹中取静,建筑看起来已经是很有年头了。
院子很大,里面除了一个小花园、三间平房外,还有一座3层小洋楼。
小洋楼一楼的书房里,一位头发全白的老人正在临摹一幅碑帖。
自从退休之后,除了散步,老人都在练字,用他的话说这也是锻炼身体。
几年练下来,写的颇具韵味,还进了市里的书法协会。
“老爷子,又练上了?”
门开了一位中年人走了进来。
“今天星期五,你怎么回来了。”
老人头也没抬,还是聚焦在自己的碑帖上。
“星期天有会,今天调休回来拿点换洗衣服。”
“衣服不会自己洗,这么远还专门跑回来一趟。”
老人的语气有点责备。
“你岁数大了,也是想回来看看你。”
“我有什么好看的,现在吃的香睡得好。”
“老爷子,几天不见,你这瘦金体字练得不错啊。”
中年人笑着走到桌边看着桌上的毛笔字。
“我这是王派,别气我说什么瘦金体。”
老人抬头瞪了一眼。
“你看我就说吧,我要不是这样说你都懒的看我一眼。”
“说吧,就知道你有事。”
老人被说的有点烦了。
“老爷子还真是有事,一个村庄的村长新建了了一座仿古廊桥,找我求字写一个牌匾,我那字肯定不成啊,就想到你了。”
“阳市那个村庄,说不定我也去过。”
老人来了兴致,当年他带的队伍没少在那一带农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