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姜月的古代田园生活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3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6章 猪油锅底
“娘莫忙,这事我亲与三弟妹商量,我也不让她白帮这个忙。”
姜老太太人老成精,这些道理她比姜大萍看的更透彻,如今见姜大萍于这些人情世故上做的分毫不差,便颇觉欣慰。
两人又聊几句英娘的婚事,老太太听到商定的婚期是腊月二十六,忙说那日必要去喝喜酒,又要带姜大萍去屋里拿她给英娘准备的礼物。
“娘且别忙,这些东西等英娘的正日子再一并带过去,那日喝喜酒的人多,娘带着礼物去我与英娘面上也更好看,也省的有人背后嚼舌根。”
她这般说老太太也就作罢,两人又说几句,姜大萍便要告辞,姜月见她说走就要走,忙起身说去新房那里给她带上一些筒骨和排骨之类,用来熬汤补身。
没过一会儿赵翠英便拿了十来斤排骨并一些筒骨过来,因那边还有工人忙活,怕出乱子,又和大姑子道声歉,便就走开。
姜月又取背篓去厨房装上许多猪幌子,并一些猪的心肝肺等物,上次炸的小酥肉还剩一些,姜月也都给装起让大姑走的时候一并带上。
陈氏和叶氏一早就听说大姑子家来了,奈何两人手头上都有事,一时腾不开手。
这会儿终于忙完,便急匆匆从馒头坊回家,省的婆婆以为她俩故意怠慢,过后再寻事给排头吃。
“大姐怎这么快便要走,你好容易来家一趟,咱们娘们儿还没说说话呢。”陈氏一如既往的大嗓门,脚刚踏进院门声音便传进来。
叶氏看姜月收拾出来的那些东西,又从橱柜里拿出一罐猪油和一包油渣,一并放到背篓里让大姑子带回家吃。
恰好这时英娘从新屋回来,见到两位舅妈忙上前拜见,陈氏和叶氏又对着英娘一番夸赞。
“听说外甥女婿是个读书人,外甥女有福气,赶明儿考上秀才,这就是秀才娘子了。”陈氏快言快语,打趣道。
况英娘粉面含羞,倒是还端的住,极力表现出稳重大方的模样。
“好啦,没见你外甥女脸皮薄,小姑娘家家的可不能随口玩笑。”姜老太太见外孙女羞的满面绯红,忙让陈氏噤声。
“多谢二舅妈吉言,若我哪天真成秀才娘子,再给舅妈送好点心吃。”英娘深怕姥姥继续发作惹来舅妈不愉,忙拿话岔开。
“好孩子,你舅妈们不图你的好点心,把自个日子过的和和美美就成啦!”老太太拍着英娘的手,心里涌上无限喜爱,这孩子性子大方,从小就体贴,见谁都是笑模样的,看着就让人欢喜。
“娘也别太惯着她。”娘家五个侄女,那才是老娘的亲孙女,姜大萍怕兄弟媳妇吃心,忙岔开话题,对含笑站在一旁的叶氏道:“大姐这里有件事还请她三舅妈帮忙。”
说罢便把和姜月商量的法子一股脑说与叶氏听,并极力称赞叶氏的手艺,态度十分诚恳。
叶氏听完觉得也不是啥大事,这于她也就是换了个地做饭而已,且帮了大姑子公公婆婆也欢喜,也就点头应下。
“明儿就要三婶用这些煮,保管那味儿一出来,身上有余钱的都会订上个回家用用。”姜月索性把家里装猪幌子的盆都搬出来,留待明日的锅子推销计划用。
送走姜大姑三人,家里除了孩子人人都有事忙,姜月回新房监工的时候,就见二毛三毛带着几个小的和村里的孩子们,在那玩猪尿泡。
八九个孩子人手一个,互相比划着谁的猪尿泡吹的更大,姜月看着二毛拽到天上的模样不由满头黑线。
二日一早,姜月和叶氏坐着牛车一起赶去凌河镇。
今儿天气晴好,阳光暖暖的洒下来,照的原本僵硬瑟缩的行人都稍稍舒展了筋骨。
一路行来,姜月看到背着背篓去集镇的人们大多衣衫单薄,都是冻的一副缩头拱背的模样,心里不由发酸。
冬日以来她极少出门,姜家寨的村人因着今年买了许多瑕疵布,再是刻薄俭省的人家也做了衣衫。
加上姜家的两个工坊都需要人力,是以村人们只要勤奋肯干总能有点进项。
就连八九岁的孩子都能捡拾树枝拿去找大毛换钱,所以她在村里的感受还没这么大。
这一出村子,一路上多是冻的哈呲哈呲赶路的人,期间碰到带着孩子赶集的妇人,姜月邀请两人一起坐车。
妇人谢过几人,却果断拒绝:“他这跑跑跳跳的也省的冻坏手脚,这一坐下不动身上更冷,到时手脚上就要长更多冻疮了。”
姜月也不强求,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生存法则,身处其中的人们早就摸索出应对经验。
牛车一路赶到况氏铁铺,姜来福进来便被姜大萍拉到火塘前烤手烧火。
姜月和叶氏清洗干净手,就忙着准备这次的锅子推销活动。
一应的前期食材准备,姜大萍按照姜月的建议弄的差不多了,大骨汤熬了满满两桶,适合涮火锅的白菜菠菜也洗出满满两筐,猪幌子,猪心肺等准备满满几大海碗。
姜月和叶氏把她们头晚炸好的萝卜丸子也带来半背篓,一气倒进清洗干净的盆里。
因着况大宝还要打制铁器,姜月几人把桌子配菜等物都搬到门口,街上往来的行人见她们这么大阵仗,满盆满筐的肉菜,都不知是要做什么吃食,纷纷停下驻足围观。
围观群众只见一个妇人从铺子里端出一个怪模怪样的锅子,托着锅子的铁器里竟是熊熊燃烧的炭火。
叶氏把姜月在家熬制的一块猪油锅底放进干燥热烫的锅内,只听刺啦一声响,凝结的艳红油脂碰到热烫的锅底很快浸润开来,与此同时一种从未闻到的麻辣滋味,充斥着在场人的鼻腔。
这味道十分霸道,有些人禁不住不停咳嗽打着喷嚏,却有志一同的谁也不曾后退半步,反而随着油脂的彻底化开,味儿的更加汹涌又不自觉往前挪了几步。
姜月看到围着的群众不自觉咽口水的模样,十分满意,不枉她辛辛苦苦研究出的牛油锅底的平替,猪油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