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姜月的古代田园生活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3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2章 吃亏是福,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村长看着面前一脸不服气的妇人只觉头疼,抬眼扫视一圈,就见不止妇人婆娘,有些大老爷们脸上也露出可惜遗憾的神色!
“………!”
这些人难道就看不出来,这是大江娘为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失父失母的孩子特意设置的。
“嫂子仁义,我这里代他们谢过嫂子了。”村长姜正新长揖道。
“这说的什么话,大家乡里乡亲的,往常自家都吃不饱,有那份心也没那份力,如今能帮上一把,那也是我们大家的造化都到了。”姜老太太忙摆手,表示这不是啥大事。
说罢又看向抱着布料冲她鞠躬感谢的孩子们,温声道:“莫想太多,这日子总归是越过越好的。”
又扬声唤月娘:“把家里的从府城买回的糕饼果子拿出来,给你这些阿爷阿奶,叔伯婶娘,弟弟妹妹们都尝尝。”
又笑呵呵对围观人群道:“大家按长幼辈分来排队,咱们边吃边挑,这天越发凉,大家都有个尽让,可不兴争出火气。”
因为掌钱的大多是婆婆辈,一家出一个排队就成,很快村人们就按照辈分高低排出顺序。
姜月和大毛都提着满满一背篓糕饼糖果,优先给排队的长辈散发,又给闲站一边看热闹的村人,还有眼馋不已的孩子们发。
确保人手都一个糕饼几个糖果后,姜月把背篓里剩下的一些,又散给那些失父失母的孩子们。
“月娘,可还有糕饼糖果,也让我带回家两块,我那小孙子昨儿玩的晚了些,这不这会儿还在家里睡大觉呐!”
“三奶奶,没有了,您把自个手里的留给他吃罢。”姜月见说话是姜家的同族三奶奶,方才还见她呵斥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让她不要贪嘴,把糕饼留给弟弟吃,她这会儿手中的糕饼就是趁小姑娘不备夺来的。
“呵呵,这糕饼是二丫的,被她弟弟吃了她该哭了。”李氏讪讪笑道,眼睛确是往姜月手中的背篓中打量。
“您老既怕她哭,何不把糕饼还与她。”姜月有些腻味,这又当又立的模样实在招人厌烦,要么就大大方方重男轻女,要么就一碗水端平,明明心偏到咯吱窝还说怕孙女哭鼻子。
搞得自己多疼爱孩子一样,还想暗戳戳引导别人觉得孙女贪吃小心眼,为着吃块糕点哭哭啼啼。
“二丫,你阿奶还真是毫不偏私,是你的就是你的,想吃就自个拿吧。”姜月见李氏身边的二丫虽有些委屈,但眉眼之间却满是倔强,看着也并不怯懦。
便冲着二丫挑眉望向李氏手中的糕饼。
二丫趁李氏愣怔望向姜月的功夫,一把拿走自己的糕饼,张口便咬,含着一嘴香甜粉糯的糕点,冲自家阿奶笑道:“可真好吃,谢谢阿奶方才帮我拿着糕点。”
“你这死丫头,八辈子没吃过东西吗,怎不噎死你!”李氏怒骂。
“三嫂子,你自个方才都没忍住吃了,这会儿不还好好的站在这儿,二丫年岁轻,牙口更好,又怎会因一口糕饼有事。”满枝奶奶正好排在李氏身后,忍不住开口道,这老货把自个的糕饼吃了,却转身抢孙女的糕饼回家哄孙子,也太不要脸。
“哧!”
不知谁笑了一声,后面人都开始笑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开始打趣起李氏。
李氏气了个倒仰,又不好同这些婆娘发作,只得把账都记在二丫身上。
转回头恶狠狠瞪着二丫,二丫却丝毫不惧,眉目之间满是冷意。
姜月倒是听二毛说起过三奶奶家的二丫,与她姐姐大丫的老实怯懦相比,二丫的性格是另一个极端,只要阿奶李氏打骂她,她就哪天逮着空从李氏其他宝贝孙子身上找补回来。
李氏不给她饭吃,她自个亲弟弟就把自己的饭食省下来,给她填肚子,李氏对孙女刻薄,对孙子确是心疼的紧,哪怕那是二丫的弟弟,也会给饿肚子的孙子开小灶。
见二丫没得惩戒,被打的宝贝孙子亲娘肯定不干啊,家里常常鸡飞狗跳,闹的左邻右舍都不胜其烦。
二丫原本以为吃不起这次的糕饼了,原本想着偷空把吃她糕饼的堂弟都揍上一顿,好好出出这口气,没想到峰回路转糕饼又进到自己肚里。
把最后一颗糖果藏起来,二丫趁李氏排着队不好找自己出气,一溜烟就跑走了。
“这姑娘长大了可了不得,不知道哪家讨了这厉害媳妇,就这不吃亏的性子,好好的家也能搅和的不安宁。”
“是呀,一点亏不能吃,三婶子家孙子被这姑娘折腾的那是大气都不敢出。”
姜月不可置信的掏掏耳朵,这还出现正义村人啦!
看着一脸轻鄙的几人,姜月皱皱眉,折身在老太太耳边耳语几句。
老太太从布堆里抬起头,看着兀自说的正欢的妇人和婆子,皱眉道:“你们既这么心疼二丫奶奶,便把你们各家每人三尺瑕疵布,都让与二丫奶奶。”
“都什么人,一个个的,人二丫非得站那不动,打上左脸送右脸,才叫能吃亏是吧,你们这么能吃亏别和自家婆婆、媳妇干仗呐!家里有个啥好事也没见尽让着妯娌,自个都不想吃亏,却要求一个孩子天天吃闷亏,亏不亏心呐。”
说的兴起的几人被老太太这一顿骂,顿觉下不来台,有那死鸭子嘴硬爱面子的还试图辩白:“老话常说吃亏是福,可见吃亏是对的。”
“是是是,对的很,吃亏是福,今儿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说罢,把个婆子从队伍中扯出来,“这一尺一文钱的瑕疵布算是占大便宜,这布想来也配不上你这么个把吃亏当福气的人”
被扯出来的婆子有些蒙圈,另几个方才叽叽喳喳说不停的妇人婆子忙都捂住嘴巴,再不敢吱声。
姜老太太见终于安静,心里顿觉满意。
那婆子的家人见自家婆婆因为多舌,便要多花银钱买后头的过时布,顿时都在心里埋怨自家婆婆多事。
忙上前扯着老太太说好话。
老太太也顺势放过婆子一码,便让这家的长媳顶上排队,末了扫了眼方才说的欢实的几人:“原来大家都不喜欢吃亏呀,我还以为有些人同别人不一样,尽喜欢吃些憋亏呐!”
被内涵到的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暗自生闷气。
布匹有条不紊的裁着,排在前头的还能挑个颜色啥的,后面的就是有啥买啥了,不过就算如此,大家依旧很高兴,尤其是那些同样价格买到细麻面料的,就更是开怀。
三车面料很快就售罄,各人捧着手中的尺头,一个个乐的见牙不见眼,纷纷和旁人比着谁买的更合算,破损更小,印染不匀的地方更不明显。
姜月看着他们抖开的面料不禁微笑,这些印染不匀的面料有些像现代流行的扎染,有些则是花朵儿,草叶儿啥的着色不匀,有些则是晕染开了,问题都不是很大。
村长走在最后,又同姜来福和老太太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后头若是一场雨降下,天就愈冷,有了布料,就能裁冬衣,往年那些穷困的村人也不用穿着那些捉襟见肘的衣裳。
送走村长,草丫也抱着尺头过来,姜月已有好些天没见过这个小姑娘,如今见她似乎长高一些,头脸也收拾的干净,脸颊虽还是消瘦但整个人却透着股朝气蓬勃。
不由笑道:“草丫,听说你家买了骡子,这阵子生意怎么样。”
草丫的两个哥哥在辞了码头的工作后,就三兄妹一起,天天一大早进上两大板车的馒头拉去挺远的镇上卖,据说利润比在附近城镇更大。
前段时间更是连骡子都买了一匹,想是生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