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第一演员

作者:雄心无畏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1万

第114章 张辽来投,荀攸试探

书名:三国第一演员 作者:雄心无畏 字数:2237 更新时间:2025-01-25 02:05:40

荀攸毕竟心思灵透,现在才28岁,更是年少轻狂,接到诏书,知道陈信点名要自己做随军参事后,也想试探一番陈信。

临近出征日,陈信正在接待两位“贵客”。

自这两位贵客跟随天眼成员来到陈信府邸后,受到的礼遇堪比陈信接待皇上天使全荣。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陈信命天眼去并州寻访的大将之一,张辽。

另一位则是张辽之兄张汛。

张辽之勇,众人皆知,其最牛叉的一事,莫过于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

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

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张八百”之名由此而来。

张辽原本姓聂,其祖先聂壹是当地豪商,后发起“马邑之谋”,使得西汉与匈奴正式开战。

后来聂家为了避祸,改姓张。

前些年鲜卑在单于檀石槐的统治下,非常强盛,接连寇边。

雁门郡常年遭到杀掠洗劫,原本张辽家还有些资财,现在也彻底落寞。

贫苦的张辽在雁门郡接到陈信的书信后,甭提有多激动了。

张辽自诩武艺超群,弓马娴熟,奈何家境太差,苦于报国无门。

没想到威震华夏的大汉新秀,竟知道自己,而且派人送信来征辟自己。

心花怒放的张辽与兄长张汛一番商议,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投身军旅,一为出人头地,二为陈信的知遇之恩。

陈信看着张辽,是越看越欣赏。

此时的张辽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是却身姿雄壮,仪表堂堂,其兄张汛虽不及张辽,但也算条汉子。

“文洪(张汛字),文远(张辽字),你二人先到徐晃将军的战虎骑任职,等平叛结束,返回幽州时,再对你二人另行安排。”

两人非常高兴,连忙拜谢,“谢主公。”

徐晃接到陈信的书信,早率领战虎骑马不停蹄的赶来了洛阳。

陈信再看向徐晃,说道:“公明,此二人有大才,定要好生安置。”

“诺。”

徐晃跟了陈信这么久,对陈信的识人本事佩服不已,能被陈信评价为大才的,肯定差不了。

赶紧带着二人前往战虎骑军营,想试一下二人的本事。

就在徐晃带着张辽和张汛刚出府邸,正往军营走时,恰巧与来向陈信报道的荀攸擦肩而过。

荀攸见到此三人,尤其是徐晃和张辽,身躯不禁一颤。

这便是陈信麾下的将军吗,果然仪表不俗。

通传之后,陈信亲自出门迎接。

陈信跟荀攸见过不少次了,但是这次的意义不同,意味着荀攸要在自己这里呆一段时间,若是能把握好,说不定又得一位顶级谋士。

荀攸也对陈信礼贤下士的低姿态深感佩服。

要知道此时的陈信可比荀攸的官职大了不知多少级。

陈信与荀攸一番寒暄后,引荀攸入府。

荀攸往里走,看到门口守卫的将军,又是一阵瞠目结舌。

今日当值的是金牛卫,主将乔治身高两米开外,浑身黝黑,身躯粗犷,怒目圆睁,护卫同样如此,单是看这外形,就够让人生畏的。

荀攸此次前来除了来向陈信报道,也有试探陈信的意思,虽然被陈信的几员战将唬了一下,但是荀攸毕竟年少轻狂,稳坐后还是要试探一下陈信的。

“刘刺史,对当前局势有何看法?”

陈信以为荀攸问的是西凉乱军的事情,便开口说道,“韩遂、边章等人有勇无谋,仅凭西北民风悍勇,叛军人数众多,不自量力进攻三辅,落败是早晚的事。”

两人说的显然不是一个事,但是陈信既然说了,荀攸也就接话说道,“刘刺史所说不错,西凉叛军跟黄巾反贼如出一辙,将士有数量却不成建制,主将有君临天下之野心却无入主中原之能力,早晚必败。”

陈信同意的点点头,只见荀攸继续说道,“刘刺史,下官刚才所问非西凉乱事,而是天下大势。”

陈信眉毛一挑,荀攸说的话题有点跳脱啊,这可不是一个参军该谈及的事情,尤其是对首次与自己共事的上司。

若是自己跟荀攸是知己好友,在酒桌上谈论一下天下大势也就罢了。

但自己跟荀攸仅有几面之缘,要说交情,还真谈不上。

像荀攸这样的聪明人,刻意询问这事,是出于何种缘由呢?

是想考教自己,还是诈自己,陈信不得而知。

对于这事,陈信还是很谨慎的,毕竟现在在天子脚下,一句不走心的话,便会要了自己的命。

“我大汉屹立神州大地四百载,岿然不动,就算现在有些跳梁小丑出来作乱,也不足为虑。”

荀攸摇摇头,显然是对陈信的话不满意。

陈信也知道说的太敷衍,就算谨慎,这样的回答任谁都不会满意。

陈信心想,荀攸出自颍川荀家,是名门望族,不屑于宦官为伍,那就适当贬低一下宦官,从而给荀攸一个满意的答复。

便继续说道:“十常侍弄权,陛下一时被蒙蔽,但没有影响我大汉国力,若我等朝臣时常提醒陛下,相信陛下会悬崖勒马,重振朝纲。”

荀攸面无表情,继续摇头。

不是陈信说的不对,而是陈信这番言论,换成任何一个了解朝堂情况的人都能如此作答。

陈信不知道荀攸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不说的深入一些,显然荀攸是不肯罢休。

便继续开口说道,“大汉已病,既有朝堂之疾,又有民乱之患,但归根究底,病因主要在内,若想根治,非猛药不可。”

陈信边说话边看着荀攸,只见荀攸不再像刚才那样不住的摇头,但也没有其他反应。

此时的陈信心里乐了,一直都是对人才礼遇有加,恨不得收为己用,所以从荀攸进入厅堂,便有种被荀攸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但是自己就算知道历史的走向,就算有自己的计划,也不能与荀攸这个外人说。

与其被荀攸牵着鼻子走,倒不如反客为主,把荀攸的问题反过来问问他。

“荀侍郎,本官虽是一州刺史,但更是一介武夫,斩将夺旗,驰骋沙场,还略有心得,若要说起天下局势,本官深感惭愧,不知荀侍郎可有不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