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作者:七月糯米饭 | 分类:古言 | 字数:188.8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7章 必要时还会对着子民挥起屠刀
不论朝廷还是百姓都惧怕灾年里的流民。
户曹细细给林桑解释。
“养民一时容易,但总不能养上一世。别说朝廷没粮食,就算有,也不会一直恩养灾民。”
林桑点点头,这点她明白。
“是啊,否则谁还愿意花大力气种地,都化作流民求朝廷圈养好了。”她顿了顿,“而且,没有百姓种地,朝廷去哪里变出这些粮食?”
这是个怪圈,也是个悖论。
所以历史上每逢出现大规模的灾荒流民,朝廷有时候也不得不狠下心镇压,必要时候还会对着自己的子民挥起屠刀。
林桑说话向来直接,把几位官老爷都惊了一下。
“是是是——”户曹搓着手,“林东家果然是个明白人。”
无怪乎大家都说林东家是脂粉队里的英雄。
之前对方从各位参曹参军手里办公司流程,户曹接触得最少。
今日一见,从庆丰楼嫁祸事件,再到刚才粮食的事,他发现对方思路清晰灵活,胸襟开阔,果然寻常男子也比不上。
“这话本不该对林东家说,本曹现在就是担心,我们一旦养下这些灾民,他们就不走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啊,他这样一说,大家脸色重又暗淡下来。
林桑却笑了。
“我当是什么难处,户曹大人考虑得很周到。不过,我倒是有个好办法——”
不是吧,这她也有法子?
几位参曹连同杨司马眼睛都瞪得溜圆。这样让人头疼的千古难题都能解决的话,这林东家,莫非是神仙变的吧?
他们想不到的是,林桑真有办法。
“这事很容易啊,长时间接济灾民当然不是办法,但是,以工代赈就好了。”
在她提出捐粮前,就将后续事宜都做了考量。
她记得后世国家一旦遭遇天灾,用的都是以工代赈。这是最合理最持久,也能将利益最大化的解决之道。
现在的难处是生产力低下,古人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而且这个时代还以农业为主,百姓一旦离开土地就会流离失所。
饥荒,瘟疫、暴乱,是从朝廷到民间最恐惧的三件套。
可她不一样啊,她正是注册了公司,要大范围创造就业岗位的时候。相邻三个村的男女老少现在几乎家家都有在她工厂上班的,再要扩建,她也面临着招聘问题呢。
她既然主动提出要为官府分忧,自然已经将事情都想妥当。
可是官老爷们不明白啊。
“什么以工代赈?”他们甚至是第一次听说。
“是这样,我们东山集团最近成立了一支货运车队,正要大规模招人培训。还有我东山工程队也缺人手......另外庆丰楼,齐东家一直嚷着睦州四家店客流爆满,急需开分店。”
而且林桑有预感,经过今天的事情一闹腾,反而因祸得福,接下来酒店生意一定越发劲爆。
“不仅在白沙镇,我们打算在整个睦州的大镇都开一家分店,到时候工程和物流,还有酒店服务人员,都需要大量找人。”
要齐德隆来说,他甚至想同步在京城再开几家,好容易被林桑按捺下去。
这一下大老爷们听懂了。
“原来是这样的以工代赈,就是说,这些流民安顿下来,都会有岗位安排给他们。到时候他们不再是流民,而成了我睦州正儿八经的百姓?”
还有这样好的事吗?
不仅抗过饥荒,稳住治安,还能扩充户籍,创造赋税?
这是不论对哪一位参曹还有司马都是提升政绩的大好事,大家听得都想对林东家,不,林神仙拜了!
“林东家,你,你说真的,你们真愿意招流民为工人,还培训他们就业技能?”
林桑一本正经:“千真万确!”
她本就打算大量招工,而几百里外,处州来的百姓,跟睦州孙家没有任何渊源,不容易被归云楼埋钉子。
危难时她向灾民抛出橄榄枝,绝境时给了希望,绝对能收获未来员工最大的忠诚。
她可不是奸商逻辑,林桑想过了,这绝对是相互需要,相互依存。
官爷们呆呆的,突然被天上掉的大馅饼砸中了,他们都需要缓缓。
何户曹呆了半天,不知想到什么,蓦地眼神一亮。
“有了,我想到大塘村有一支打井队,这段时间一直在帮官府打井找水源。我想着,如果流民里有合适的,那就扩充队伍,这样一来,整个睦州的水源就不愁了。”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虽说需要官衙出银子发薪资,但杨司马显然是同意的。
前期也许工钱有限,但至少能将肚子填饱。
刘兵曹先是一喜,掐着手指算了半天,又皱起了脸。
“就算这样,最多再添几十上百人,加上林东家那里的,估计也就千把岗位。这批灾民可不止两千呢。”
林桑听到这话笑了一下,立即被大伙看到了。
林东家每次露出这样有把握的笑容,要么是有不知死活的要倒霉了,要么就是有好事要发生了 。
“林东家,你一定还有什么好主意对不对,别藏着,快告诉我们!”
兵曹性子最急,忍不住催促起来。
这老小子,都学会抢答了?
林桑也没卖关子。
“白沙镇治下有一个岭后村,民妇上次去亲家母家里走亲戚,发现村里有一座山。我看了,应该是座铜山,如果朝廷下令开发,各位大人觉得,能不能安顿下这一次的灾民呢?”
“哐当!”
刘兵曹手中的茶杯砸到地上。
什么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就是了!
陈银曹也瞪着眼睛张大了嘴,他感觉今晚再也没办法合上。
可怜的杨司马,踱了一晚上刚刚坐下,闻言又一下子窜起来,惊得旁边的李主簿也吓一跳,把刚才一直捏在手里发泄的铜镇纸砸在他脚背上。
“嘶——嘶!”
杨司马顾不上吃痛,结结巴巴问林桑。
“铜……铜——你是说——”他一把捞起地上的铜镇纸,一脸不可置信,“是,是这样的铜?”
不怪司马爷一副没见过世面的不聪明样子,有哪个村妇不经过朝廷勘察测绘,能自己一口咬定哪里哪里有铜山的?
而且他们吴越矿产资源一向稀少,从前比不上隔壁吴国,现在比不过邻居江南国。
江南国铜陵县产铜量惊人,听说最近还被宋国天子瞄上了。
哦,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个什么村,真有铜矿?
“我知道这个村子,前些日子还去夜访过。那个村里据说挖了水塘,现在村里人都在养鱼虾鸡鸭呢,蝗虫卵也吃得很是赶紧。”
杨谦经常走访农户,对他治下的村镇可以说如数家珍。
“可是,可是,林东家是怎么知道上岭村有铜矿的?”刘兵曹还是不敢相信。
难道真是神仙下凡来的?
林桑没来得及回答,何户曹一拍脑门想起来了。
“东山公司下面不是有一个炼金坊吗,林东家上个月来登记造册的,据说是发现了一种开紫花的草,能够提炼出少量合金来。”
这位好脑子,林桑点头。
“不错,民妇就是采花时发现那些碎石里也能炼出铜,后来发现整座山的石头都是这种颜色,里面富含铜质,所以才敢肯定那是座极大的铜山。”
她也怕换了次元,地理资源有什么不同,所以前些日子绕着整座山再三确认了。
还真是铜矿,就连地形跟后世都没有太大不同。
铜山即宝山啊,尤其是这个以铜钱为货币的时代。
林桑看着岭后村,就像看一座宝矿。她一直没跟司马也提,就是舍不得将大好的开采权拱手交给朝廷,无奈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将宝山搂到手。
这不老天给她送机会来了?
穿越大神到底没有薄待她,林桑想来个仰天长笑。
她依然不会承认这是奸商思维,这是三方共赢好不好?不论交给谁来开采,都做不到她这样最大化开发资源,更做不到无公害无污染。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林桑没皮没脸地自我标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