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七零大院二婚妻

作者:打字机三月 | 分类:现言 | 字数:209.1万

第291章 为出发做准备

书名:七零大院二婚妻 作者:打字机三月 字数:2291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4:24

而柳绵绵在村里没找到夏琳,听她父母说最近她都在滨海给人补习。

“一个月一百五,听说是个领导的儿子,这不是接了活儿就出去了嘛,下午才能回来。”夏妈妈很高兴的说:“还是你们学校的同学介绍的呢。”

这么好的活,夏琳当然愿意干了,双方约定了补习一个半月时间。

没找到夏琳,但柳绵绵看夏家在晒黑乎乎的东西:“大嫂,这是在晒海带?”

夏妈妈:“你以前没买过?”

这一批打捞上来的大量都是海带,刚好趁着这段时间太阳好都晒干了,海带虽然没有海鱼值钱,但是晒干了可以储存,所以夏家这次多打了些海带回来,夏妈妈准备晒干了背去市里面去卖。

“大嫂,海带多少钱一斤?”

夏妈妈报出来一个价格,又叹气:“上回那一次把我搞怕了,都不敢去市里面卖了。”

晒干的海带快赶上肉的价格,要五六毛一斤,但干货跟湿货不一样,像海带这种东西,一斤泡出来大概有四五斤,在蔬菜不充裕的季节吃着都不错的,如果放在内陆地区,能卖到一块钱左右,但这里是沿海,海鱼都不太值钱,海带就更不值钱了。

粗粗扫了一眼,夏琳家里这次海带多,起码有几百斤呢。

柳绵绵有些替她惋惜,可惜这年头物流不发达,不然运到内陆城市去卖也是很好卖的。

柳绵绵:“现在都不抓了,没关系的。”

夏妈妈摇摇头:“我们乡下人胆子小,这要被抓一次,我小命都没了。”

只有菜市场不抓,但那边卖海产的人也多,生意不是很好,至于别的地方,乡下人自己都有种菜,没人稀罕海产,渔村就更卖不掉了,其实如果能跟工厂采购搭上关系,卖去工厂食堂也是一条路子,但海带这种东西在滨海不稀罕,总有人能跟工厂搭上路子,像村长家的海产就是卖给几个大工厂,所以人家家里有钱。

当然,村长家儿子也多,劳动力多嘛。

不过夏琳家里孩子也不少,但他们家打多了也卖不掉,还不如在家多休息几天呢。

两人聊了一会儿,临走之前夏妈妈塞了一大捆海带给柳绵绵,这东西在他们看来不值钱,送给她吃也是好的。

所以晚饭家里就多了一道凉拌海带丝。

拌上剁辣椒,葱姜跟调料,整了一大盆,却不是很辣的口感,但是一口咬下去有姜蒜和剁辣椒的香味,这个季节刚好也是辣椒上架的季节,家里的菜地里好多辣椒都吃不完,趁着最近的功夫都剁了放坛子里,保存好吃一年都没问题,拌凉拌海带丝跟黄豆也是一绝。

准备给武大姐和岳老师都送了一盆。

“比咱们食堂还做的好吃。”岳老师点评道:“食堂不舍得放调料的。”

“真的假的!”

“没哄你,这水平可以出去摆摊了。”这年头,对一个人厨艺最好的夸奖就是出去摆摊,岳老师就是这样想的。

柳绵绵跟她聊了会儿,就看见岳老太黑着脸过来,岳老太这几个月憔悴的厉害,从过完年吃积食那次以后,她就没好利索过,脾气也格外的差,柳绵绵懒得看对方的脸色,赶紧闪了闪了。

又去武大姐家,武大姐家人多,给她送的就多些,足足有一盆。

武大姐这人很客气,哪怕再熟收了东西也很诚恳表示感谢,然后两人就聊起来店铺开张的事:“家里老人要过来?”

也是帮忙看店,帮忙看着孩子。

再说好多年没跟老大相处过了,也是想儿子了。

柳绵绵便点头:“到时候还得让你们多帮帮忙,看顾着点,不过万一我要是没考上,那就不用你们帮忙了,我自己也在家,哈哈哈。”

武大姐不喜欢她开这种玩笑:“呸呸呸,我们阿湘说你成绩好,准能考上本科,再说了你都没考上,阿湘估计也难。”

今年王文湘也高考了,估分的成绩也不错,估计能上大专。

就这年头的录取率,考大专可都比几十年以后考上一本都难,所以柳绵绵也挺替她高兴的,两人聊了会儿报考的专业,就听武大姐叹气,王文湘很有主意,自己要报考什么专业都不跟父母商量的。

两个大的都送去学校了,就只有一个阿美了。

王文美成绩差一点,今年才上大一就说读书吃力了,也是个老大难。

而那头,刘幺姑跟卫老三两人也在做出门前的准备。

“老婆子,儿子都说了,衣服都不用带太厚的,你带上棉袄做什么?”卫老三看着一大堆的东西就直皱眉。

这么多的东西,带在路上多费事啊。

滨海那边冬天也不冷,听说......

刘幺姑不满道:“布料多难得,不带上到时候又要老大买,要我说棉絮也带上。”

几个儿子:“......”

大可不必吧,又不是搬家。

又不是不回来了。

最后在丈夫跟儿子的劝说下,大棉袄是没带,但带上了一床新新的棉絮。

老三媳妇王大花一肚子的意见,低声抱怨道:“带带带,都带走,咱们不用过日子了?”难不成还能背回来?

卫家老三瞪她一眼,让她别多话。

他给老人家准备了几坛子腌菜,用包袱裹了一层带上:“妈,也不知道大哥那里有没有咸菜,这些你先带上,到时候我跟二哥送你上火车,等下火车大哥还能接你,路上多带点不费事的。”

刘幺姑就喜欢听这种话,兄弟几个就是要和气,于是赞许的看了老二一眼。

“就是,咸菜也不值几个钱,关键是你大哥喜欢这个口味,以前你大哥回老家总会带些回去,每回又背着坛子回来。”

卫老三也说:“那个豆腐乳多带些,外头怕做不成那个味儿。”

卫家老二赶紧给父母装上。

于是坛坛罐罐的又装了好几个。

过了会儿,外头叮叮当当的自行车铃声一响,卫家俩儿子就知道是卫兰回来了,老二赶紧迎出去,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干女人,一进门就问:“咱爸妈的行李收拾好没,我带了点常用的药品过来,另外还有些吃的。”

也是一大包的东西。

这年头当医生的收入也不高,卫兰其实也不太富裕,但好歹也比在农村刨坑的老二老三强点儿,所以这些年卫兰也时不时拉扯娘家一些。

王大花跟肖红对视一眼。

得,父母都不在家里了,以后老大跟大姐都不会给家里寄钱了吧。

其实这才是两人的心病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