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农家小女,只想做稳婆

作者:凌小凌 | 分类:古言 | 字数:117.1万

第445章 根据体重定药量

书名:农家小女,只想做稳婆 作者:凌小凌 字数:2117 更新时间:2025-02-03 02:05:55

这个季节,进入回春堂的大多数是风寒感冒。

除了妇科,其他都是许月季的短板。

正如廖老大夫说的:“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你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许月季明白师父的意思,人是整体的,心肝脾肺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能割裂开来治病。

所以她在给妇人们看病时,也不能像她前世所学的西医那样,哪里出问题了就只检查那里,治那里。

她正好趁这个机会,她继续好好跟着师父学习。

廖当归最近看许月季的眼神都是哀怨的,原因无它。

这半年来,许月季和廖老大夫几乎没有来过回春堂,廖当归坐的许月季的诊台。

廖大夫说:“你师姑都有自己的诊台了,你都学了十年了,也该给你摆一张。”

于是廖当归在这一年的腊月也拥有了自己的诊台。

可是他却发现,他有了自己的诊台,找他看病的人却少了。

他的诊台前可以称得上门可罗雀。

就连本应当找他复诊的人都在看到祖父和师姑后,抱歉又尴尬地朝他笑笑,往那边去了。

被患者无情抛弃,一碗粥又多了一个天天围着芙蓉姑姑转的王大柱,这两件事情严重地打击了廖当归幼小的心灵。

可是,他既不能对着离他而去的患者哀怨,也不能对着芙蓉姑姑哀怨,他又无法忍下滔天的哀怨。

所以,他得给自己满腹的哀怨找个出口,许月季就成了这个出口。

谁让患者有一部分找她去了?

谁让她当初要在码头摆摊,引来了王大柱?

许月季看着幼稚更甚小禾苗的廖当归无语,心里感慨:就他这熊样,指不定她未来大姐夫姓什么呢。

可惜她前世是母胎单身,虽然读书时和工作后也有不少人追求她,但是他们的追求方式当初都没有打动她。

如果她把那些追女孩子的方式教给廖当归,应该也打动不了大姐吧?

廖府家世不错,长辈也好相处,后院更是清净,廖当归也是个优点多,缺点可以忽略的优质男子。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廖府和廖当归可以说是大塘镇众多姑娘家梦寐以求的归宿。

自家大姐也不差,怎能读书写字,武能挥动菜刀,在外能挣钱养家,在内入得厨房,出得厅堂。

想着想着,许月季摇了摇头,告诫自己:闲事莫管,闲事莫管。

“小儿伤风,你开的荆芥、防风、柴胡这三味,为什么用了八钱,而不是六钱?”

许月季从师父手中接过她刚才开出的药方,她看了一眼面前的小患者。

“师父,我觉得患者虽然年纪小,才九岁,但是他的体型高大,体重约等于成年男子,又因为年龄毕竟不是成人,身体发育,尤其是五脏六腑还没有发育好,所以多开了两钱,比正常体格孩子多两钱,比成人少两钱。”

许月季说完,不忘谦虚地问廖老大夫:“师父,您觉得这个量合适吗?”

大夫开药,药材的剂量除了根据人的年龄,竟然还可以根据病人的体重来调整?

许月季的说法有些新奇,不仅把廖大夫和廖当归的心神给勾住了,就连正在看诊和候诊的患者也被吸引了。

他们也暗自思考一个从来没有注意过的问题。

孩子的年纪,成人的体格,所用药材的剂量是用孩子的,还是用大人的,又或者是像许小大夫说的那样,比孩子的剂量多一些,比成人的剂量少一些?

不一会儿,就有人小声地讨论了起来。

小患者阿奶听着背后的讨论声,只听进去一个声音。

“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身子娇弱,哪能跟大人相比,而且是药三分毒,多吃一些,对身子也不好。”

小患者的阿娘觉得太有道理了,她有些气愤,却不敢跟廖老大夫正面刚。

她想了一会儿,才想出个委婉的说辞。

“廖老大夫,您经验老到,药到病除,要不还是您帮我大孙子开个药方吧。”她不懂看病开药,但是从廖老大夫的话里,她听出了,许小大夫开的药量比寻常大夫来得药量要大一些。

她本来是冲着医术高明、经验丰富的廖老大夫来的,谁知道廖老大夫竟然让他徒弟许小大夫给她宝贝乖孙看。

更吓人的是许小大夫竟然给她大孙子多开了不少药。

要是廖老大夫没看许小大夫开的药方,伙计就照着抓药了,也不知道乖孙吃了会出什么问题?

老妇人越想越后怕,忍不住语气就冲了一些:“廖老大夫,许小大夫才跟着您学了一两年,还没出师,还是多让她跟着您学,等许小大夫出师了,再让他坐堂吧。”

说完,她看了看大堂另一边,伸手指了指廖当归:“廖小大夫不就这样,廖小大夫跟着您和廖大夫学了十来年了,最近半年才开始坐堂呢。”

还在思考许月季说的话的廖当归突然被大声指名,白皙的娃娃脸羞得绯红,心想:我哪能跟我小师姑比?我小师姑可是学医天才。

他心里这样想,不小心也嘀咕了出来。

他的前半句话令众人想发笑,但是还没来得及笑出来,又他的后半句话给提醒了。

对了!许小大夫可不是一般姑娘家。

前段时间,关于许小大夫出诊要预约的事儿,可是不少人都听说了。

候诊的十几个人中也有三两个是家中女眷请过许月季出诊的,也知道许小大夫出诊时只有两个丫鬟跟着,并没有廖老大夫从旁指点。

而家中女眷吃了许小大夫开的药,或者按照她提出的要求做,效果还不错。

他们自然也知道许小大夫已经可以独自出诊了。

廖小大夫学了十来年,才坐堂看诊,许小大夫才学了两年就可以出诊,可以坐堂了,一比之下,高低分明。

怪不得,廖小大夫说他师姑是学医的天才。

也怪不得,许小大夫明明比廖小大夫小七八岁,却是廖小大夫的师姑。

他们看向许月季的眼神,少了一份质疑,多了一份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