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作者:寒庐煮酒 | 分类:历史 | 字数:80.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4章 五百万
坠兔收光天气骤寒,严嵩伸出手在碳盆边微眯着眼。
“父亲,这盐商们还真是上道啊!”严世蕃刚从家里的府库赶来,看到了那几大箱子的白银。
他的脸色有些许激动,对面的严嵩却是波澜不惊仿若老僧禅定。
“这钱,拿得也拿不得!”严嵩过了半晌,吐出了一句话。
“嗯?”严嵩抬眸了看一眼自己的儿子,“盐商的钱,用好了就是平步青云的梯子,用不好就是斩首的大刀!”
他往前挪了挪椅子,让手背靠近碳盘,笑道:“他们是想拿你父亲我当活靶子,是不是要让文官和陛下斗一斗。”
“哈哈哈”严世蕃笑得合不拢嘴,眼中却是闪过一道寒芒。
“可他们猜错了,我们早就是陛下的人!”
“对,我们是陛下的人啊!”严嵩喃喃自语道。
“正因如此,更要谨言慎行,权力场是非场!”
“那先前父亲的意思,这银子能拿是让陛下抓住我们的把柄,知晓我们可用。”
“但这不拿,不就落下了口实”严世蕃皱眉道:“盐商账簿上肯定会记下这一笔,到时候攀咬我们可就有些麻烦。”
严嵩满意地点了点头,眯起眼睛躺在了木椅上。
“待会你去一趟王尚书的府邸,这送来的银子,我已经让王管家全部造册,一分不少的记下来。”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特意吩咐了一句。
“跟王尚书谈一谈我到时候会反戈的事情,要让陛下知道此事。”
“好”严世蕃虽有些不解,但还是按着严嵩的吩咐,连夜去了王府。
看着自家儿子匆忙离去的背影,严嵩仰着头,缓缓吐了口气。
严嵩陷入了沉思,朱厚熜贬他三级,却对他没有其他的处罚,很明显是知道他的意图。
甚至因势利导,为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可严嵩有些想不明白,即使他最后加入“正道”,礼争也不会就此结束,反而会因为牵扯众多愈演愈烈,甚至最终动摇国本!
严嵩苦思冥想,怎么也猜不透朱厚熜的底牌,最终一切思绪只能化作一声悠悠长叹。
“陛下啊!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猜不透!”
严嵩还有些拿不准,朱厚熜究竟想要什么样的臣子。
但很快他就定下心来,十多年的沉淀让严嵩有了等下去的耐心。
“我是忠臣,也可以是奸臣,但我绝对要做胜利者!”他喃喃自语道。
……
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照彻了南京的古城墙,斑驳的墙壁仿佛一个无言的守卫者,静默地看着千年的兴衰。
月光同样照到了王府,如今南京户部尚书的府邸。
王瓒一脸诧异地看着眼前的冷面郎君,他没有想到严世蕃会这么晚来找他。
“世叔,这是那群盐商贿赂我父亲的账册,每一锭银子都记录得明白。”
严世蕃顿了顿笑道:“我父亲敬重世叔为人,说您品行高尚为人正直,所以命我将这账册转交给您。”
王瓒笑了笑,挥手示意严世蕃饮茶。
“另外先前那件事,我父亲一直在做着准备,只待陛下一声吩咐。”
“惟中的心意我知道,陛下自然也会知道!”
严世蕃闻言,脸上又多出了几分真诚的笑容
王瓒状若无意翻看起了桌上的两本蓝色账册,可越看却越心惊。
最后他怒而起身,将手重重地拍在桌上。
“大胆,竟如此大胆,这五百万两白银是从什么地方蹦出来的!”
他看着这账册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却只觉得每一个字都充满着对他的嘲讽。
盐商送了严府六十万两白银,承诺会拿出四百四十万两支援诸多官员。
而王瓒自当任巡盐御史,却天天听见这群盐商哭穷,但好在他还有些养气的功夫,胸膛剧烈起伏之后就渐渐平复了下来。
“世藩且先回去,日后自见分晓!”
“那如此,侄儿就先行告退。”严世蕃拱手一礼,缓步退出了王府。
严世蕃走后,王瓒就着灯火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这两本账册。
打更人已经来了两趟,终究架不住一身的疲惫,他吹气熄掉了灯烛。
关掉书房的木门,他正要朝卧室走去,不经意抬头只觉月色宜人。
王瓒一半身子归了黑夜,一半身子属于皎月,黑与白在他的身子上泾渭分明。
他下意识地掏出了一直珍藏着的令牌,令牌上的四个大字在光下夺人心魄。
“如朕亲临!”他轻声地念诵道。
回想起那一日朱厚熜接见他的情景,王瓒心神一定,迈步彻底拥向了月华。
也一处小院,也是他人,但此刻他的脸上没有挂泪,反而噙着笑。
“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爽朗的大笑声响彻王府,王瓒一甩袖子大步向前。
次日清晨,他便在书房的木案前提笔,一气呵成写下了两封密奏。
他又小心翼翼打开黄花梨木盒,将加盖了火漆印的奏疏放了进去。
看着封好的木盒,他有些感慨。
密奏的安全性能够保障,可即使八百里加急到达陛下手中,恐怕也已是十多天之后了。
王瓒在感叹通讯的不便,远在京城的朱厚熜却是心情颇佳。
西苑天朗气清,朱厚熜正聚精会神地打量着眼前的几台精巧装置。
“拜见陛下!”
两鬓斑白的李光,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音拜道。
“免礼!”
“陛下叫你起来”麦福上前,在李光的旁边轻声道。
“哦,俺这就起!”
朱厚熜用手轻轻地抚过,木质机器中间的丝绳又看向那巧夺天工的零件,朝着一旁的李光道:“你们也是用心了,朕很满意!”
“啥”李光小声的嘟囔,他有些听不懂朱厚熜的话。
明朝的正版官话,是以南京的江淮话为基础编造的。
洪武八年形成初稿的《洪武正韵》,就是一本普及天下的语言标准。
自此凡是明朝的士子,都需要学习官方推行的语言,才能够入仕为官。
可因为中华地大物博,各地的语系也繁多丰富,《洪武正韵》并没有推广到人人皆会的地步。
朱厚熜见状也并不在意,他的心思都在眼前的几台机器上。
准确地来说,是这几台机器上方大海洪涛一般的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