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零女人也能干基建
作者:原地等你 | 分类:现言 | 字数:37.7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0章 实验成功
“那是你的工作,你把它做好不是应该的吗?大二怎么了?你上大二的时候,我本科都读完了!无论资源、能力,还是觉悟,你都比他们强,你干,肯定比他们干更合适。
但这种竞争跟别的不同,一定要放到明面上,光明正大地竞争,也一定要让人看到你的能力、贡献和成长过程……”
其实,麻苏月“鼓动”他去竞争学生会主席,不是突发奇想,更不止是为他个人考虑,
实是,运动开始、学校停课、学生工作无人主持后,大批的学生都会被滞留在学校,或等待被分配,或拉起旗帜爬上火车挤上串联的路,直到六八年冬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开始,才算勉强有了个栖息之处,
两年多的真空加混乱啊,有多少青年会在灯影里数白发?
那段时间,学生需要学生会来自管,而南市大学的学生,会不会因为有郝笃修这么一个心有正义、头脑清醒,有凝聚力和领导力的学生会主席,而少生几根白发?
坏情绪会被传染,好模式也同样可以被仿效,
届时,南市大学如此,南市的其他大学便也能够如此,万一蝴蝶的翅膀扇大了,其他地方的其他学校也有样学样了呢?
哈哈,那她是不是就可以稍稍改变一些学生的命运了?
此刻,郝笃修还是枚蝶蛹,期盼他能成长为那只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蝴蝶。
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斯人应该有所准备对不对?
最起码应该人在其位,才能名正而言顺吧?
所以,她抓住机会给郝笃修说了这些。
郝笃修不知道麻苏月开出的这个方子,要抵达到哪个病灶,但知道它能解眼前的病症,所以虚心地听,认真地点头,然后推着车子埋头思考怎么把文体干事干出风采来。
宁宁从一番被强塞的大道理中挣扎出来,悟出了另一个道理,她说:“小月阿姨,这就跟学习学不好去糊墙,一个意思,对不对?”
麻苏月:“……”
东边不亮西边亮的道理我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我也懂,但学习不好去糊墙是什么奇葩学说?
郝笃修也从沉思中抬头,和麻苏月一起看着宁宁等待解释,
宁宁开始讲故事:
“我们班原来有个同学,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没他的体温高,但人不错,很热心,就是话多,我们老师都很关注他,想帮他提高成绩,所以他一乱说话就让他去面壁,他闲不住,一面壁就抠墙纸,抠的多了竟然学会糊墙了!
然后,他退学了,去干了糊墙的活儿,手艺特别好!
现在,你们知道我们老师训我们的时候都怎么说吗?”
小丫头顶着两张憋笑憋的不行的脸,学着他们老师的模样,一手掐腰,一手凌空起,一脸恨铁不成钢地表演:
“我们老师现在都说:人家谁谁谁不好好学习,但人家会糊墙,你们会吗?
你们不会,你们是糊不上墙的泥!”
郝笃修憋不住,大笑出声,
麻苏月忍,忍过之后跟宁宁说:“我知道你不会糊墙,所以已经帮你制定好了寒假计划……”
宁宁:“……”
寒假计划内容与此前相同,目的还是帮宁宁拔高,歌舞琴技少不了,文化课知识更少不了。
麻苏月始终坚持认为,即便宁宁的学业会止步于初中,学习也决不能止步,便挑了能开阔眼界、拓展思维,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往她脑子里塞,
算一算时间,真的很紧张,理解不了就理解不了吧,死记硬背了,先塞进去再说,
脑子是药炉,知识是药材,不定哪天三昧金火一起,金丹就成了,对不对?
小丫头懂事、好学,也聪慧,
虽然每次开工之前都会念叨一句:舅妈,你比我妈妈还狠——
但教什么学什么,从不抗拒。
…………
这时,关豫从西南工地打来电话报喜,说沉井顺利,封底成功,等井孔填充完成,再浇筑了顶板他们就要回程了。
这是双壁钢壳理论,首次问世并实验成功!
该技术比前世的双壁钢围堰提前了十几年!
比正式的双壁钢壳沉井提前了近四十年!
要知道,围堰最后是要被拆掉的,沉井可是直接入水筑造成了桥墩啊,
现在,他们实现了一个阶梯型的飞跃,在深水桩基的筑造上,迈出了坚实而可喜的一步!
可以响亮亮地对着全世界说一声:我们领先了时代!
完美!
抱着电话,麻苏月先欢呼出声,再喜极而泣,激动之下,忘乎所以,捧起酒杯,跟老爷子要了半杯白酒一口灌下,热、辣、香醇!
不过也被呛得够呛,
老爷子和陆姐夫都笑,梅蓝忙帮她拍背,
老太太赶紧盛了半碗汤给她,又埋怨关豫把好好的人领到了架桥修路的道上,
——从此,水里泥里砂浆里,什么时候是个头哦!
一旁的宁宁看热闹偷笑:“小月阿姨本来就是因为架桥修路,才成了我舅妈的,铁路是她和舅舅的红娘,修哥哥还说那桥墩子是他们的孩子——”
“别听郝家那傻小子胡说,”老太太笑起来嗔怪宁宁:“哪能叫桥墩子?”
老爷子反驳:“桥墩子多好,结实还能承重!”
“那要是女孩儿呢?谁家香喷喷的闺女叫这名字!”老太太再反驳。
麻苏月捂完宁宁的嘴,再捂自己的脸:
老爷子、老太太诶,您二老想的是不是有点远?!
还有,蓝姐姐和陆姐夫,您二位能不能别光顾着看笑话?庭庭都把酒盅子杵到嘴边儿上了哦!
又在心里暗骂郝笃修个二憨憨,把什么话都说给宁宁听。
次日,
二憨憨,如常又不如常地出现在了关家,
如常是因为:
他充分发挥起了学生会文体干事的功能,带着一批寒假不回家过年的同学,操刀搭了一座桥,一座连接了,由南市好几所大中学的文艺骨干组成的宣传队,和南市军区某宣传队,之间的桥,
借春节之际,共同谱写军民联欢。
从联系各单位,到定人员,定规模,定演出地点,到协助宣传队编排节目,再到细化演出流程,每一项工作,郝笃修都完成十分出色,
便是有人脉有网络,也十分了不起。
麻苏月无数次夸赞他强大的组织沟通能力,照这个换道超车的速度,很快就能破茧成蝶,成长为一个很有领导力的学生会主席,未来可期!
宁宁是他们中学文艺队的小骨干,又有多次在老红军院演出的经验,自然也参加,
郝笃修就每天下午过来,捎着宁宁一道去排练。
不如常是因为:
他这次是上午来的,且是和童雅楠一起来的!
关伯母认定了麻苏月上次生病是被童雅楠气的,记仇,所以一看见从自行车后座上下来的人,就加快了扫地的力度,
为准备过年,新添置的大竹扫帚,威力巨大,一把漫过去,就能扫出两个平方的地来,扫的草渣尘灰贴地飞扬,不熟悉套路的人,一不小心就能把鞋面给粘脏。
“伯母——”郝笃修个二憨憨,关键时刻不憨,表立场表的特别快,不等童雅楠把挂在他车把上的礼物卸下来,就三两步绕过扬起的灰尘,抢了老太太手里的大扫帚,一边帮忙扫地,一边细数渊源:
“我陪朱教授去大桥工地,碰见了童顾问,她说要来看望伯父伯母,坐公交怕把礼物挤烂,就搭了我的自行车,
听朱教授说,豫哥他们的实验成功了,是不是快回来了?”他还没忘了暗示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