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在清初
作者:尘世一杯茶 | 分类:历史 | 字数:64.8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章 壮烈的杨总兵
在锦州城里的总兵祖大寿,却在屋子里,对着一盏灯发呆,大儿子祖泽润路过父亲房屋,见屋中 灯还亮着,知道父亲没睡,便进到屋里,来到父亲身边坐下。
“父亲,一路辛苦,为何不早点休息”。
“为父睡不着啊!”
\"哎!\",祖大寿长叹一声,眼中充满落寞,对着自己儿子,说出了心事。
当年与满人作战,祖大寿和妹夫吴镶都是总兵,在野外与多铎大军相遇,吴镶被数十倍的清军包围,眼看回天无力。
已以逃出包围的祖大寿,知道自己身边的这点兵力,去救人就是送死一样,无奈下,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吴镶陷入绝境。
十八岁的吴三桂,跟着舅舅祖大寿出战,吴三桂见父亲遇险,要求舅舅去救自己的父亲,祖大寿却不肯出兵。
一怒之下的吴三桂,带着自己的几十亲卫,飞蛾扑火般的冲入多铎的包围之中,这时的吴三桂,无惧无畏,宛如赵子龙在世,关二哥重生,竟然在乱军之中,把父亲救了出来。
一时间惊为天人,在辽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传为佳话。
后面传到了大明崇桢皇帝耳中,皇帝备受感动,认为可以舍身救父的人,也一定可舍身救君,从此青年吴三桂走进了崇桢皇帝内心。感念其忠,其勇,其心,崇桢亲笔赐字,“忠勇无双,家国栋梁“的极高评价,直接给没有任何官职的吴三桂封了一个四品游击将军的名号,轰动辽东。
但也因为这件事,吴三桂心底恨上了不肯救援的舅舅祖大寿,虽然他也知道,祖大寿当时做的没错,可心里还是过不去。
“算了,他怨我也是情理之中,想当初我做的虽无愧于大明,但却总有愧于人情”。
祖泽润只能当个听客了,这件事他无法评判谁对谁错,似乎谁都对,谁也都有错。
大凌河西边的清军大营,济尔哈朗收到了汉军旗全军覆灭的消息,怒火攻心,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如此让敌人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两万多人,老脸实在挂不住了。
对着帐内将官咆哮:“大战末开,先损两万人,这如何向皇上交待,如何向大清朝堂交待,吾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必须再扳回一局,一声令下,大凌河西岸两万满人大军全部出动,攻打松山卫。又命刚来支援的多尔衮埋伏到松山卫后面的杏山一线,阻挡洪承畴的八万后军。
又发一道书信,要包围锦州的豪格,看住锦州里的明军,不能放出一兵一卒去支援松山卫。可能因为路途太远,直到打完了,豪格才收到命令。
总兵杨国柱的三万大军刚到松山一带,正要打算联络松山卫的守军,进去汇合,不想迎来了两万满人骑兵,杨国柱仓促应战,边战边退,想退入松山卫。
不想松山卫守将史明,贪生怕死,竞然不敢出城接应,眼看着三万明军在城外与清军厮杀。
杨国柱也是员勇将,不惧生死,利用地形,结阵阻击。可骑兵天生就步军的克星,半天后,三万人死伤过半,杨国柱身中数箭,浑身是血。
松山卫两位副将夏承德、吕品奇力劝主将,快出城支援一下吧,再不济也把大军接进来。这要是杨总兵死在外面,我松山卫上下,都得以死谢罪。
史明不得已才同意,打开城门,放人进来。
清军见松山卫城门打开,城中兵马出动,知道想接城外明军入城,一旦入城中,就是攻城之战了,松山卫虽不大,他们骑兵也攻不下来。
郑亲王济尔哈朗,立马强令各部猛攻,不给明军入城的机会。
杨国柱见此,大喝一声:宣府老兵何在!来我左右。
“在!”
”在!”
一声声回应,此起彼伏。数千人在回应着总兵,聚集到了杨国柱身边。
望着这些老兵,杨国柱心如刀绞,怪自己无能连累手下。
“兄弟们,你们跟随我多年,今日随我同生共死,与鞑子死战,可敢否!。
敢!
又指着副将卢福通命令道:”我带弟兄掩护你,你快带兵入城,见了史明这个王八蛋,给我一刀把他宰了”。副将卢福通想要阻拦,被 杨国柱一脚踢开。
不到两千来自山西、大同,宣府的百战老兵,聚集起来,形成一道防线,为进城的袍泽们争取一点活下来的时间。
济尔哈朗远远看着:“有些勇气,但在我大清铁骑面前,都得死。”
”杀!全杀!一个不留”。
只见战场上,松山卫城下,这些老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倒下血泊中,却没有一个后退,逃跑。
城外的斜坡上,鲜血汇成了一条条红线,连结成一张红色的网,仿佛是新娘头上的红纱,鲜艳无比。又像是张红色的渔网,漫山的尸体,则是一条条被网住的鱼,不在游动的鱼。
总兵杨国柱在奋力厮杀,终于力脱不济,勉强用大刀支撑着身体,不停的喘着粗气,嘴中不停的涌出鲜血。两眼虽然看向前方,但已经一片模糊,他知道自己走到了生命 的尽头。
他努力抬起头,向着天空,眼睛里一片鲜红。生命最后的时刻,不甘心的杨国柱向着命运,发出一声嘶哑的含糊不清的怒吼:“天\u003d佑\u003d大明”!
这时,数支箭羽飞来,顿时杨国柱被射成了一个刺猬,只见杨国柱手中大刀滑落,身体向前,倒在了地上,不在有一丝生机,他死了,死的像个英雄。
当最后一个老兵牺牲,近万的明军也逃进了松山卫。杨国柱用自己和这些老兵的命,为大明保留近万将士。
城头上的松山卫守军,和逃进去的副将卢福通,望着城外尸山,不由得五脏俱焚。不少新兵嚎啕大哭,而老兵们则都闭上了眼,默不做声。
杨国柱的副将卢福通,见到松山卫主将史明,抽出腰刀,就要上前砍了他,被史明身边的人挡住。
城外刚打完,城里原松山卫的人和进城的杨国柱的兵,就拔刀相向。
卢福通对着史明大骂:”你这王八蛋,见死不救,如今杨总兵死在外面,我要拿你人头祭奠杨总兵“。
史明自知理亏,只是一个劲说:
“朝廷自有法度,你我各自上书洪大帅,由大帅定夺”。
刚到杏山的洪承畴,被多尔衮一万大军拦下了去路,双方试探着派兵交手,结果各有损伤。
洪承畴心里预感不好:这些清军,也不拼命 ,就这样耗着,这明显就是为了迟滞我大军向前。
前方必有一场恶战,不是松山卫就是锦州城。
传令下出,全军出动,八万大军立刻强攻。在损失数千人后,逼退了清军,多尔衮见明军太多,则是边打边退,直到一天后,接到消息的多尔衮,带着大军离去。
这代表着,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也意味碰上,有一支明军覆灭了。
多尔衮走后不久,斥候送了战报,松山卫城下,杨国柱殉国,两万多明军战死。
好消息是,松山卫还在手中,锦州城也没丢。
接着送来关于锦州的战报,吴三桂杀敌两万,破营两座,斩杀主副将各一人,损失不详,现在逃入锦州城中。
另有一支百人明军骑兵前来报到,说 是吴总兵旗下的,押着三百蒙古俘虏,说原来是五百,结果路有要逃跑的,杀了一些。
洪承畴拿着这些战报,从数字上看没吃亏,但他心里,他宁愿丢城,也不愿少人。一下子少了两万多精锐,去哪里补充。而满人损失的只是蒙古和汉军旗,主力没损分毫。
杨国柱还战死松山,唯一可以长脸的就是吴三桂了,还有这三百个活俘虏,满足了朝廷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