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霜月
作者:满城风絮 | 分类:古言 | 字数:32.3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0章 你能带我去青楼吗?
马车中一片沉寂。
过了好一会儿,姜淮月才安慰道,“人总要往前看,虽行路艰难,但好歹是跳出了火坑。”
秦红竹没说话,只是擦掉了眼泪。
等秦有为把姜淮月送回客栈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
“今日一事,多谢姜小姐。”
秦有为冲姜淮月作揖。
姜淮月摇头,“秦公子不必客气,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倒是淮月有一事相求。”
“姜小姐请说。”
“我听说,刑部在调查余太医被劫道的匪徒袭击身亡一事?”
秦有为先是一愣,不明白姜淮月为何突然说起这件事,但是很快他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小姐是怀疑余太医有什么问题?”
姜淮月点头。
“是,他的死实在是太巧了,所以我怀疑这其中另有隐情,前些日子又听...小汪大人说起,若是查到余太医真的跟梅妃案有关系,就可以并案调查。”
姜淮月他们秦家小姐的救命恩人,在秦红竹这件事上,姜淮月一个外人没少帮忙,所以对于她的请求,秦有为无法拒绝。
“如果真的查明,这两个案子有任何关联的话,的确可以立案调查,但是余太医被杀一案,刑部这边并没有什么进展,不管怎么看,余太医的死,都是像是一个意外,而且,到现在我们也没抓到这两个劫匪...不知道姜小姐可是有什么想法,若是有,我立刻着人追查。”
姜淮月又不是刑部的人,对于余太医的事情更是知之甚少,更不要提有任何想法。
但秦有为开口,姜淮月也不想就这么放弃这次机会。
她想了想才说道,“不知秦公子可调查过余太医的生平?”
秦有为点头,“太医院都登记在册,若是小姐想看,我差人给您送去。”
“那就多谢了。”
....
夜晚,姜淮月回了家。
就见姜虎站在门口等着,见了姜淮月匆忙过来行礼。
“大小姐,我有要事禀告。”
“虎叔,您说。”
“适才我外头的一个朋友来找我,谈起了外面那几家子的事情,说是他们倒卖药材赚了一大笔,虽然不知道确切的数目,但是根据药材的种类数量,以及各地药市的波动可以能估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许久没有听到外家的声音,姜淮月对此十分重视。
“这一个月下来,大概已经赚了三千两!并且因为到了雨季,江南道各省都闹起了水灾,他们这一个月所赚的只会多不会少...
可是现在咱们还没开张,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姐您...”
姜虎欲言又止,可就算是他什么都不说,姜淮月也明白他的意思。
“开业的时间不变,还剩两天,劳烦虎叔这两日去盯着...至于店里的伙计的事情,我会在这两日之内找好。”
“是。”
...
夤夜,天上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冲散了一些夏日的炎热,姜淮月打开菱花窗,呼吸着新鲜空气。
房间中其他人都被她打发走,只剩她一个人。
姜淮月静静的在菱花窗上待了一阵,等到心静下来,才回到书桌前提笔想要写信。
可是却始终落不下笔。
姜淮月有些心烦意乱,把纸揉成一团丢在了一旁。
夜风划过,纸团落在地上,悄无声息的滚到了一个人的脚边。
一双骨节分明的手,把纸团捡了起来。
轻轻搁在桌边。
姜淮月正在心浮气躁之际,听到有脚步声,语气中隐隐透着不痛快,“不是让你们回去休...”
“小汪大人?”
姜淮月有些震惊的看在桌边的汪景和。
汪景和冲她扬了扬手中用牛皮纸包着的一包东西。
“秦有为没空,让我给你送来。”
这么长时间不见,再见到汪景和,姜淮月无端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汪景和好像变了,但是哪里变了,她自己又说不上来。
只好收敛心神,冲着汪景和行礼,“多谢小汪大人。”
“无妨。”
汪景和把东西搁在桌子上,转身就要离开,全然没有了以前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姜淮月心中一动。
“小汪大人留步。”
汪景和的脚步停下,侧过身看了姜淮月一眼。
姜淮月的眼神有些发虚,不敢直视汪景和。
“姜小姐有什么话直说就好。”
汪景和难得正经一次,姜淮月心中一横,鼓起勇气,对着汪景和说道,“小汪大人,你能带我去一趟青楼吗?”
雨水顺着瓦片的边缘滴落下来,砸在木制的菱花窗上,发出闷闷的声音。
冷风吹过,无端让姜淮月打了个冷颤。
汪景和僵在原地半晌没有说话。
姜淮月见状,心中有些后悔。
搜肠刮肚的想说点什么弥补一下。
却听汪景和轻轻开口,“好。”
...
马车上,姜淮月扯了扯自己身上的男装有些别扭。
她是被汪景和翻墙带出来的。
出来之后,汪景和身边出现了个护卫打扮的人,很快就给她带来了一套男装。
“姜小姐,这大晚上的,布庄也都关门了,能找到一身男装十分不易,或许尺码大了些,您将就着穿。”
想起护卫的话,姜淮月叹了口气,早知如此,就应该在布庄的时候买上两身,真是大意了...
想着,她有些尴尬的看向坐在马车另一侧的汪景和。
汪景和一只手支着脑袋,正背对着她,透过琉璃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
姜淮月见状叹了口气,索性也转过头去。
她只记得小时候,父亲曾带着家仆护着她跟家中的几个孩子出来看花灯。
可是后来渐渐长大了,就再也出不了门了。
如今出来一看,才发现外面的夜晚比起白天来还要热闹。
此刻他们在永春街。
两侧全是两三层的小楼,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硕大的灯笼,外面还多修了一个外凸的栏杆,方便青楼中的姑娘们站出来揽客。
整条街亮如白昼,到处都是叫卖的小贩跟来来往往的客人。
纵然是上辈子,姜淮月也没见过这种景象,新鲜的很,一路上左顾右盼,神情既紧张又兴奋,却没有留意到身后的汪景和正盯着琉璃窗上映出来的影子看的出神。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门外传来松青的声音。
“大人,小姐,咱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