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作者:酒道一杯 | 分类:历史 | 字数:84.6万

第152章 李世民的烦恼

书名:大唐盛世之天降太白 作者:酒道一杯 字数:2352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2:40

翌日早朝。

早朝的会议内容依旧没什么新意,千篇一律,玉太白都听腻了。

简单听了一下大唐各处的情况,玉太白就开始神游太虚,魂游天外。

李世民听各个部门汇报大唐的情况,虽然一切向好,但李世民如今却有些犯愁。

主要是这两个月赚的钱太多了,已经积累了上千万贯的财富,李世民还是小看了大唐有钱人的数量和阔气程度。

皇宫里都开始找地方屯钱了,快装不下了。

好几座宫殿的屋子里都是钱。

最眼红的要数世家的人,一千万贯是什么概念,估计大唐有一小半的财富都在这里了。

而且最离谱的是这个数额还在增加。

令世家眼红又恼火的是他们偏偏无法复刻那种建造工艺,水泥,瓷砖,白腻子,外墙的特质水泥等他们都没法搞到。

更别提那清澈透明的玻璃窗了。

而李世民则烦恼得一批,这些钱花不出去就很没用了。

李世民已经开始拨款给地方建设新府邸了,但这个钱还是会进到朝廷,他能消耗的反而只有成本的钱。

国库里钱太多不是好事,钱太少了更不行。

这些钱流入民间的方式如果不当,只会造成灾难。

但流通得当的话,反而会促进大唐发展。

这些李世民是知道了,也吸取过历朝历代的经验。

世民现在也在推动货币改革,打算按照玉太白的说法推行金币和银币。

铜钱确实太难批量交易了。

李世民见百官汇报得差不多了,于是道:“最近建筑工程部收益颇多,朕深感用铜钱进行大宗交易不妥,朕打算对货币进行改革。”

百官议论纷纷,世家的人很快就想到了西汉的王莽。

但是太监们把一纸书稿递给百官后,百官才知道李世民要做的改革是多么大胆。

“嘶,竟然用金子和银子做成大面额钱币。”

“这金币、银币设计得如此精细,细节颇多,要仿造也不易。”

“一枚金币等价于十贯钱,一枚银币等价于一百文钱……”

百官议论纷纷。

而且看这个手稿的风格,似乎是出自阎大师之手。

郑中郎心中暗笑:“好啊,我郑家有不少金银。”

王冲海,卢尚书和崔侍郎等人面色也是如此。

毕竟金子和银子不是交易的主流,主要是价格有波动,没人敢轻易用金子进行正规交易,更多地是用作特殊酬金,比如悬赏令。

世家如今也囤积了不少金子,这方法真要施行,他们就有了更多的流通货币。

毕竟朝廷会开始征收金银,还是大量征收,所以根本不愁金子不够用。

“臣觉得此法不错,即摒除了伪造钱财的风险,又能让大宗交易顺利进行。”卢尚书道。

“此法甚好,金银本身就具备一定价值,想要仿造,还不如卖给朝廷,甚好!”

其他官员也纷纷同意,尤其是家里稍微有些金子的就更加同意了。

李世民也没想到这是竟然这么顺利,但为了大唐能有更好的交易环境,此法还是要推行的。

之后李世民让罗洪将具体细则宣读。

包括禁止民间私自交易黄金白银,只有朝廷铸成的金币和银币才被认可。

但凡发现民间私自交易黄金白银的,按数量判处三年到无期徒刑不等。

百官心中咯噔,这可是非常重的惩罚。

但好歹朝廷有钱,一千万贯就是一百万金币啊,按按铜钱的体积来算,都是一万贯钱的规模,那可是三十辆牛车才能拉得动的金币。

百官也依旧没有意义,他们只想把黄金变成有具体面额的钱财。

那样才能更好的交易,相当于把潜在的财富都发掘出来到了明面上。

傻子才会拒绝。

玉太白也知道其中会有一些弊端,但今后通货膨胀这一块就必须要好好控制,要是闹蹦了,铜钱,银币和金币比例失调就很麻烦了。

而且金币银币要推行,就必须加快对外扩张,要么把周边的国家打下来,要么就殖民过去。

大唐必须将金币至上的理念灌输到地球各处,到时候大唐制造的金币就称为世界第一货币。

即便其他国家也自己制造本土的金币,但大唐的金币就是逼其他国家的值钱。

玉太白是有信心干掉亚欧美非奥的每一个国家,但后世子孙能不能守住这份基业就不清楚了。

下了早朝后,李世民将玉太白传唤到甘露殿。

“嗯,你这段时间瘦了不少,回去多补补!”李世民看了玉太白几眼后,第一句说的竟是这样的话。

“不打紧不打紧,”玉太白讪笑道:“不知父皇有何吩咐?”

“没事就不能找你吗?”李世民有些不高兴,好像玉太白以为自己找他就一定有事吩咐。

玉太白直接坐下来,喝了一口茶,道:“父皇见外了,就是儿臣还有些事要处理。”

“你是指跟大佬黑他们合作开工坊的事?”李世民挑眉道。

“父皇真是料事如神,猜得真准!”玉太白腹诽,好在自己跟李世民是一条战线的,根本不慌。

如果换成其他人得知皇帝能知道这么细,估计会吓得睡不着觉。

李世民欣然接受了玉太白的吹捧,道:“建造工程部的钱有些多了,朕一时也不知道要把这些投往哪,你有什么办法?”

玉太白道:“不是要兑换黄金白银了吗?到时候肯定会少一些!”

“关键是现在订单还在增加,钱只会越来越多!”李世民愁眉苦脸地道,他是真的愁,感觉玩大了,当初要是不给瓷砖定价那么高,说不定还不会有这么高的收益。

有时候钱多也是一种烦恼,特别是必须要把钱差不多花完的人!

玉太白道:“儿臣有一个主意。”

李世民一脸迫切的神色看着玉太白。

“父皇可以把钱借出去,收利息。”玉太白道:“借钱的人通过抵押跟所借金额差不多的东西借钱,如果朝廷亏本了,就卖掉或者没收这些被抵押的东西。”

玉太白继续道:“比如借五万贯钱分五年换,但是要额外收五千到一万贯的利息,用这种方试以钱生钱。”

“这是个好主意,”李世民一点就通,道,“比如一些世家可以把一些产业基地作为抵押对象。”

玉太白腹诽,李世民竟然惦记着世家的产业基地。

“不过父皇还是要注意,大唐的收入千万不能以靠发展建筑工程营收为主。

应该以朝廷主要的命脉工艺产品为主,民间作坊税收为辅,建筑工程部的收益应该只占一小部分。”

玉太白可不想以后房子造得太快太多,百姓收入却跟不上,那就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