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小娘子,我的微信连异界
作者:豆芽苗儿 | 分类:古言 | 字数:120.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5章 背叛
顾盼儿其实真的没有想到这么长远。
只不过,若是真碰到他说的那种情况。
好像她顺势而为,局势也是对自己有利。
反正,不管怎么说。
就是这一局,就连老天爷都想帮她。
见墨钰还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而且看她的目光显然还带着一丝忌惮。
她只能认真解释道:
“我对天发誓,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多!”
墨钰将信将疑。
“唉,算了,反正你已经先入为主了,我也就不多解释了。”
她无奈道:
“你还想不想知道解决办法了?”
墨钰这才一脸严肃的点点头。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
她回忆了一下之前研究这活字印刷术的资料。
“既然你都已经知道按照韵将这些字模放进盒子中!”
“就该知道按韵取字,就是最简单的方式。”
墨钰脑海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逝。
她接着说道:“按韵取字已经能节省一部分时间。”
“但是字模有这么多,而且都装在不同的盒子中。”
“要是一个盒子一个盒子的找,这才是最浪费时间的地方。”
墨钰点头表示认可。
“所以,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个找字模的问题,就要重新发明一个工具。”
“一个人可以不动,便能随时拿到所有字模的工具。”
她话说到这里,已经非常明显了。
若是他还想不明白,那就真的是送到嘴边的美食都吃不到。
墨钰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说道:
“我知道了,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大转盘。”
“把字模按韵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
“然后让排字的人坐在两副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
他声音中透露出兴奋。
紧盯着顾盼儿,想得到她的认可。
顾盼儿笑着点头:
“嗯,你这主意不错。”
“这样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墨钰听她肯定的回答,心中突然冒出一股感激之情。
这方法,她这么聪明,肯定早就知道了。
刚才一番话,不过是在引导他而已。
她是想将这份功劳给自己吧!
他想的没错。
顾盼儿其实就是这个想法。
之前让他差点陷入危险之地。
她到底还是有些歉疚在的。
她之前和对方约定,将雕版印刷术给他,换来对方无条件帮她制作雕版。
可是如今,她已经食言。
对方完全可以不继续这个约定。
可他不仅没有,反而不计前嫌,还给她带了一套字模。
就说明对方真是把她当成了朋友。
她知道,三万个字模,可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想来,他定是知道这印刷术之后,就开始制作了。
既然如此,她便需要还人家一个人情。
两人这回是心照不宣,皆大欢喜。
墨钰走之前,她又提了一点小建议。
“我觉得,木字模存储的时间也不长。”
“其实,最好是能用金属雕刻。”
墨钰若有所思的离开了。
他走后不久。
宋里正就来了。
这次过来,是想和顾盼儿商量一下瓦筒的事情。
只见宋里正眉头紧锁,脸色阴沉,似乎正酝酿着怒火。
顾盼儿请他到了屋里。
顺手倒了一杯茶。
“宋里正,这是发生了何事?”
宋里正将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这才沉声道:
“赵家兄弟俩真不是个东西。”
“你把瓦筒这个想法告诉他们后,这两小子,居然跑去告诉了芦花镇的赵老头!”
顾盼儿疑惑道:
“赵老头?”
宋里正一拍桌子道:
“就是芦花镇的里正,此人姓赵!”
顾盼儿:……
宋里正咳嗽两声,继续道:
“赵大媳妇儿就是赵老头的女儿。”
“这瓦筒原本打算让他们兄弟俩学会了,再带着镇上的乡亲一起制作。”
“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装病说要休息一段时间。”
“我也没多想。”
他说到这里,脸色已经因为愤怒而变得通红。
顾盼儿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这样子,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是不是他们偷偷去了芦花镇,把这方法教给了芦花镇的人?”
宋里正气的呼呼喘气:
“今日一早,镇上赶牛车的老王过来找我。”
“说是看到芦花镇不少青壮年去了县里!”
“他感觉好奇,就随便打听了一下,没想到得知这些人都是去县里修下水管道的!”
“听说,这方法已经告诉了陆县令,这次就是去给县令家弄的!”
宋里正真是气极了,这赵家也是地地道道的青石镇人。
赵老爷子同他的关系也不错,在世的时候,还经常一起喝酒。
没想到,两个儿子,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
顾盼儿也叹了一口气,发生这样的事情,她也很无奈。
不过她没有宋里正看的重。
毕竟他还指望着在县令面前好好表现。
可这不代表,她愿意将自己的成果拱手相送。
于是,她说道:
“宋里正,这件事情,其实不必担心。”
宋里正看她一脸风轻云淡的样子,心中不禁叹了口气。
“唉~这顾娘子已经是六品的乡主,人家对此事不上心也正常。”
“再说,这件事情,说来说去,也是他自己的责任。”
顾盼儿最会察言观色,见他这副表情,就猜到他在想什么。
随即道:
“我的意思是,他们说不定搞不定县令家的排水问题呢!”
她脸上带着一丝嘲弄:
“陆县令家,我之前去过,园子很大,地形也很复杂。”
“没有专业的人做好规划,仅仅是会做出来,恐怕到时候会弄巧成拙啊!”
宋里正闻言,满脸震惊的望着她。
顾盼儿继续道:
“而且,恐怕不止这一个问题!”
“只怕会有更多的问题发生!”
她掩嘴笑了笑:
“到时候,真是不知道这次去干活是福还是祸!”
宋里正闻言,心头一凉。
莫名的对她生出了一丝惧意。
随后,他在顾盼儿的一番安慰下,回到了家。
一路上,只记得顾盼儿对他说的:
“你且只管集结人马,开始制作瓦筒。”
“长度三尺,宽度六寸,越多越好。”
“有任何不懂的,就过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