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流金岁月
作者:方寸山下 | 分类:都市 | 字数:87.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3章 老吴的算盘珠子
吴海岩知道自己一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但他并不担心。
在他想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矛盾解决矛盾。只要把心摆正,总能制定出兼顾各方利益,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
打算的虽然挺好,但有些问题注定是无法,或者暂时无法解决的。
比如李长富,他家承包了二百四十亩滩涂,搞了9个养殖圈另外还有三个虾塘。产出的贝类、海蜇、飞蟹和对虾,与沈城和本溪两地的海产批发商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
吴海岩要搞点对点直供,人家的合同怎么办?
撕了?
违约金谁出?
吴海岩有点嘬牙花子,思考了一番,让李长富继续履行合约,等协议到期后再入统筹管理。
于是,李长富又有了新问题。
他因为签了供货协议,事实上等同于和销售地的三道贩子平分了二道贩子的抽成。
而吴海岩要搞的公司化经营,必然有运营成本。为了尽快打开局面,还要让利给各地农贸市场的海产零销档口。有这两份抽成在,能保证李长富加入统筹后的收入比现在高吗?
这个问题把吴海岩问住了。
他的计划只能保证大多数捕捞户和养殖户受益。像李长富这种直供外地,销售中没有二道贩子抽水的人家,他还真不敢打包票。
面对李长富的质疑,吴海岩只能表示,“公司”抽取的利润和给零售档口的让利具体多少,现在还没有最后的定数。
反正现在李长富的供货协议还没到期,在他继续履行合约的时间里,相关数据一定能出来,到时候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对于这个答复,李长富是不满意的,但也没再过多纠缠。
如果说李长富在公司化统筹管理中能否受益,还是个未知数,那李长林家就注定要承受损失了。
他家养了七辆大箱货,每天从港上或养殖户手里新鲜海产,再运去内陆城市的海产批发市场。
简单的说,他就是个包运输的二道贩子。是吴海岩的计划中要取代掉的环节。
李长林能干就见鬼了!
不过,短暂的愤怒后,他意识到这是其实个机会!
在李长林看来,你姓吴的不就是想抢二道贩子的饭碗嘛,行!
你搞得那个公司总得有人经营吧?
谁来经营?
本地收购价怎么把握,周边各内陆城市分别是什么行情,他这种“行皮子”再清楚不过了。
你姓吴的不就是变着法的捞钱嘛,可以!
你总不能自己下场吧?
你总得有个帮你干活吧?
你看我行不?
如果他李长林能把整个大港海产的对外销售全都攥在手里,即便大部分利润都分出去,剩下的那“一点”,也足够他吃的脑满肠肥!
抱着这种打算,李长林先是诉苦,然后问吴海岩统筹化管理后,他家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吴海岩在制定计划时已经考虑到了,告诉李长林,现有的收购商全都并入“公司”的供销部门。另外,李长林家的车,可以并入公司的运输部门。
李长林立马表示,同样是二道贩子,大家手里掌握的“资源”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养大车的,活多活少也天差地别。
不算散户,他李长林与五个乡镇的大小码头和近二十家家养殖户有长期收购合约。家里养的七辆大车不说每天都在路上跑,起码一个月下来歇不了几天。
就他手里掌握的资源,不敢说大港头一份,排进前三没问题。
那些小打小闹的贩子,还有家里养台车到处接散活儿的主,一群人绑一起都没法跟他比。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带着自家的资源和车加入“公司”,是不是得有点什么说法?
李长林说这些话是想告诉吴海岩,他在大港地面上是什么份量。如果你需要一个“代理人”,完全可以考虑我。
但是,海边人说话习惯了大嗓门。而且大港的口音吧,平时唠嗑听着都像干仗似的,再加上李长林说话时那牛批哄哄的神态,落在吴海岩的眼睛和耳朵里,根本就是在威胁和挑衅。
吴海岩刚到大港不久,就有人向他反应海产行业的种种乱象,其中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就是海产收购方面。
从举报材料上看,大港下面个乡镇的码头、养殖滩、批市场已经被虾霸、蟹霸、鱼霸等等各种“行皮子”垄断了。
不管养船的还是包滩、包塘的,只要有产出,就必须卖给那些“霸王”。
不然,早年间塘子被下毒、渔船被凿洞、家里半夜被泼柴油,甚至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围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近两年治安转好,恶性事件不常见了,但情况依旧没有改变。肆无忌惮的直接威胁虽然少了,但外地收购商进不来,产出在本地市场还消化不掉。
即便自己家买车自己往外地送,车也会三天两头的出意外,想驶出大港地界都难。
李长富那样的个例虽然有一些,但无不是背靠着大家族,或者有过硬的关系。
吴海岩曾动过心思,收集证据一举打掉那些毒瘤恶霸。
但是,他初到大港势单力薄,还不是正职一把手。
而那些“行皮子”“渔霸王”能嚣张这么多年,本地一定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利益网……吴海岩有点害怕。
没错,就是害怕。
怕事儿没办成,反倒把自己给搭进去。
心里犹豫不定,就打电话向以前的老领导请教。
老领导告诉他,这事儿不能着急。因为大港眼下的海产行业即便再不健康,也在正常运转。
贸然的对那些“二道贩子”动手,不管能不能成,产供销链条都一定会受影响。
大港鱼虾蟹和贝类平均每月产量足有近万吨,一旦销售通道不畅,对渔民和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根本无法估量。
所以,得从长计议。
老领导给吴海岩的建议时,趁着眼下正处于第三次严打期间,那帮行皮子不敢太过猖獗,抓紧时间建立起新的销售体系。
同时隐蔽的收集证据,摸排关系网,等到海产淡季时再动手。争取一击即中,同时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吴海岩听取了老领导的建议,但对如何建立起一套新的销售体系毫无头绪。
就在他抓破头皮的时候,一帮供销社职的下岗待业人员哭嚎嚎找到他,说活不下去了。
吴海岩眼睛一亮,才有了后面一石二鸟的主意。
打算的虽然挺好,但不等形成文字方案呢,就被某个嘴上没毛的小兔崽子批的一无是处。
吴海岩闹了个有脸没皮,痛定思痛后下死力气进行了考察和调研。才有了公司化统筹经营,先利用再打掉的天才想法。
他的打算是,利用二道贩子们对市场的熟悉,以利诱之,驱使他们把通往各地零售市场的销售网络搭起来。
等一切都稳定下来,销售网络离了那帮二道贩子也能运转了,再回过手处理掉其中的坏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