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长戈
作者:墨周林 | 分类:历史 | 字数:36.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章 岁月如梭
四边的蛮夷听说了梁王朝重新分封的事情,都感到很不安,担心诸侯联合起来进攻他们,就向梁丘派遣了使者和礼物,表示臣服和顺从。
文牧设宴招待蛮夷使者,并回馈了礼物表达友好。
趁着这个机会,文牧派遣使者赶赴外九州采取大量铜矿,在原州采取锡矿和其他金属矿,用来铸造象征王权的九鼎,每鼎重达千钧,在每一鼎上刻上了除原州以外的九州名字。
因为九鼎的特殊性,文牧还在梁丘内建立了一个叫做“鼎园”的独立庭园用来放置九鼎,专门设置了鼎园大夫一职,领两百人,护卫鼎园的安全。
鼎园大门挂锁看守,鼎园周边日夜都有五人一组的甲士巡逻。就算是王室子孙,公国之君,没有梁王的首肯,都不能进入鼎园。
梁丘是新都,人丁匮乏,定安又已交给文豪,不能迁移人口,文牧就在国内发布告示,大意是说,梁丘是个好地方,可惜没有人啊。
百姓知道之后,纷纷前往梁丘居住。不到三个月,梁丘就已是大城的规模;半年之后,就算是定安或是原来的宁城,都已经无法与梁丘相比了。百姓却还在赶来。
文牧只好又发布公告,说国内的人都赶到梁丘,造成一些地方土地荒废,这不是孤想看到的啊。百姓的迁移才停止下来。
这个时候,诸侯之间、百姓之间、蛮夷之间都友好和睦。
在五年后的某一夜,突然有流星坠空,落入宫城。
此时文牧已卧床不起两个月,他叫来三个儿子,对他们说:“我恐怕是不行了。原本在我死之后,是要讨论谥号的,但我突然想到厉武王的事情,就想着我也取个“武”当作谥号。想想我的所作所为,应该不会愧对先祖的吧。”
三人点头称是。
文牧又对太子文明说:“你是最像我的,相信你也能够治理好天下。我对你的期望,不要辜负了啊。记住,要听从好的建议加以采纳,对奸诈诡谲的小人要远离。”
文明哭泣着答应。
接着文牧又对次子文旦和小儿子文升说:“你们的大哥继承天子,你们不会有意见的吧。要好好辅佐你们的大哥,不要让他走偏了路;也要管好王室的人,不能让他们在外面跋扈嚣张。”
文旦和文升也哭泣着答应。
后半夜,文牧就驾崩了。
太子文明在第二天即天子位,对天下发布武王文牧的讣告,百姓和诸侯们听到,没有不痛哭流涕的,蛮夷们听说也都很是感叹。
葬礼安排在一个月之后,所有的诸侯都赶来送别。从宫城前往武王陵的路上,百姓夹道,已经到了送葬队伍往前走几步,百姓才能够让出几步的地步。
葬礼结束后,按照文牧的遗言,文明让文旦和文升担任辅政,同时册立自己的大儿子为太子。文明就是后来谥号为“景”的景王。
为了表现对文旦和文升的爱重,文明就赐给文旦和文升“公”的名号,给了他们每人一个中等城池作为封邑。这就是以仁德辅政而闻名后世的“文公旦”和“文公升”。
自此之后,梁王朝就以景王的后裔为天子,而让旦公、升公的后裔辅国,并专设旦公爵和升公爵,让他们的嫡长子孙继承爵位。
武王和景王时期,百姓幸福安康,各个诸侯国在各自的领内安分守己,四方的蛮夷也纷纷遣使朝见上贡,历史称之为“武景之治”。
那时候还传唱一首童谣:“武王立梁,顺民夹道;九鼎青铜,四夷来朝;景王延祀,治民安慆;二公赤辅,十州云歊。”
景王之后,又是成王、恭王、穆王。此时中原之内开始边界分明,各国之间开始出现摩擦和冲突,各国国君和下属封爵贵族之间也开始出现争吵和不睦,与蛮夷接壤的封国则直接和蛮夷爆发了战争,渐渐势如水火。
扈州与番州,因为文牧当初没有安置封国,就被中原称为未开化的野地。中原的商贾行旅直接绕开两州,两州的土人也不再前往中原。到穆王时期,两州就彻底和中原断了消息。
之后的威王、思王、烈王,虽然有各州的大国牵头,率领边界的各小国抵御蛮夷的侵扰,却仍旧有小国被攻灭。
而中原的东南——越州,则成为中原防御的最薄弱之处,镇据越州的中原大国——温国,成为了最薄弱的要害之地。
大江将越州与夷州割开,同时割开的,还有温国与夷州各诸侯的联系。当百越不断侵攻而来的时候,温国可以依靠的,只有寥寥几个子国,而这寥寥几个子国,又需要依靠温国。就像襁褓里的婴孩各自靠着哭声安慰对方。
烈王之后的伤王,百越再次联合起来大举进攻越州的中原各国。
温国首当其冲,温都瑞平城被攻破。温侯文芒在宫城自缢,温国的卿士大夫,有的被杀死,有的被迫流亡,竟然再也没有能够继承温国的人。
周边的小国在此后几个月之间也被陆续攻灭,梁王朝的东南屏障几近丧失。
所幸有大江拦阻,加之越州的中原故国遗民对百越的排斥,以及中原东南小国息国在这场大震荡中存留,最后这场大震荡所带来的影响竟然只是中原几个封国成为历史而已,而那位梁王朝的天子竟也接受了这个结果。
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因果,第二年,伤王驾崩了,以不知所疾的方式。
原本只是天子交替的问题,只需由辅国公立一位旧王遗嗣即可,只可惜,伤王无后。历史学家习惯于将伤王的突然驾崩和他无后的情况,与十年后的梁王朝“原水之变”联系在一起。
梁王朝不可无天子,于是以原州内的大国卫国公米羡为首,致书另外七个大国,要求推举一位新的天子。
巩国、成国、应国、济国推脱国内有事走不开,派了使者过来;另外的须国、庐国、黎国则回复说“虽列侯位,言之大国,其实不然”,将决定权委托给了米羡。
于是米羡成为了主导。最后五国达成一致,共同推举旦公的后裔文野为天子,升公后裔文青仍为辅国。因为文野成为天子,旦公的爵位就取消了,原本的封邑则转加给文青。
文野即天子位,就是后来所说的哀王。
哀王十年五月,文野终于不满于诸侯的无礼和傲慢,向天下发布了讨伐不义大国卫国的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