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小吏
作者:唐横刀 | 分类:仙侠 | 字数:187.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67章 参悟
长安城。
由宰相、太师、兵部力荐,那位年轻的兵部侍郎已经拿着他的那份平敌策往江南而去,不日便从老将军手中接过所有征东兵权。
这件事情其实并非当天就有结果,而那位兵部侍郎,也在宰相府邸足足站了两天两夜。
那位大理寺卿也竭力去劝说了自己的父亲,最终在第三天的大朝会上,皇帝陛下亲发诏书,此事才一锤定音。
临行前,顾天行又找到了一次魏不徇,此次并不是饮酒。
而是劝魏不徇莫再饮酒,再精纯的佳酿也止不住阴郁,唯有面对,堂堂正正的面对,才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如温相,始终如一,不曾气馁。
魏不徇看着顾天行这副江湖侠客的模样,“你果真有信心能平定江南。”
顾天行:“那可是启王,当初和姜王一并称之为皇族双子星的帝国大将,没那么好对付的。”
“你一定不知道吧,启王的手底下还有两员大将和一位军师,军师辰青和我年纪差不多,兴许和你差不多,师承不知,可把老将军打的落花流水,整个谋反基本上都是此人在帮启王策划。”
“而那两位大将,一人名为霍岳,一人名为龙鹊,都是出身撞骨山,此二人骁勇善战,听说那个龙鹊也有了三品修为,而且还很强,大概和言老将军之子,言平言将军差不多的三品境界。”
“不过这两位啊都是征战沙场之辈,少有捉对厮杀,所以天下楼没给出排名,这类人啊还有一个,天策府那位主将,也是个高深莫测的家伙。”
“说道江湖,这撞骨山还有一位弟子,居然大闹雀山,要不是那个秦楷的风头更甚,想必此人已经带着撞骨山的头衔名扬天下了。”
魏不徇:“顾侍郎竟如此健谈。”
顾天行笑道:“哈哈,你说万一我在江南殉国,这是不是就是我最后的遗言了。”
“我父母早亡,现在也没有娶妻,要真死在了江南,那可就无后了呀,到了地下,我爹估计得拿戒尺抽我。”
“你知道我为什么执意要前往江南吗?哪怕为此连陛下也给得罪了。”
魏不徇遥望苍州的方向,“果真不是没了那位戍边藩王?顾侍郎的头上,可是顶着姜王二字的。”
顾天行轻轻摇晃剑柄上的风铃,“我曾奉命,去过一趟北境,为的是北境军擅动,拿下清阳马场的事情。”
“这当然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没谁会真的责罚那两位出兵的将领。”
“我在那里听到了这样的一句话,生死为民……”
魏不徇一怔,补充下半句:“不为君。”
顾天行看了一眼身后高大的长安城墙,“这里是长安啊魏大人,说话当心。”
魏不徇双手负后,高昂头颅,“我爹是太师。”
顾天行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魏不徇:“其实这句话并没有传开来,我只是在父亲那里知道的,这是言重将军为何守住了离渊却没加官进爵的原因之一。”
“朝廷对外的口径是老将军自离,民间说法是老将军心灰意冷,故而离开。”
顾天行握住风铃,“生死为民不为君!好啊,确实好,假使我亡于江南,魏大人可愿清明时节为我送两壶酒?”
魏不徇:“愿!”
顾天行哈哈一笑,“不必了,我很少喝酒,大人以后也少喝酒吧。若我当真战死,每逢清明,大人为我摇一摇风铃即可。”
顾天行翻身上马,准备独自一人赴江南。
魏不徇于马下深深作揖,“魏民安,送将军!!祝君凯旋!”
顾天行回头微笑,“魏大人,我叫顾天行,字不息,若勤快立碑,别写错了名字。驾~~”
单枪匹马。
魏不徇转身回城,喃喃自语:“你我之名,吏部户部皆有存档,假使无碑无牌,那便是我等的牌位了。”
这一日,从不涉党争的太师之子,大步走向了宰相门庭!!
————————
江南。
那位后调而来的老将军愈发病重,征东军逢战必败。
启军却没有趁势追击,只是占领了宛州,并建立了三方防线。
不断磨砺的启军如今已经战力非凡,不说媲美北境苍州二军,却也仅在二军之下。
启王更是将‘都城’从启州那狭长之地,直接搬到了宛州,只要接下来小皇帝还不出动北境和苍州军,这宛州城便不会再失守。
刺史府成了帅帐,议事皆在此。
今日议事者只有三人,启王、军师、大将霍岳。
辰青说道:“兵部侍郎顾天行已经南下,不日任征东主将。”
如今已经成为军中一把手的霍岳说道:“我只知此人出身苍州,是姜王的部下,其他一概不知,相较于这点儿,对敌这位年轻将领,我可谓失去了先机。”
启王点了点头:“谁又能想到朝廷真的同意这么一个年轻人上阵,大唐已经多久没有出现一位如此年轻的大将了?”
辰青说道:“我的长安碟子飞书说的是,此人写了一份平敌策,然后受到三方举荐,最终小皇帝不得不下诏书。”
霍岳若有所思,“能被太师、温相还有兵部肯定的平敌策,应该不俗。”
辰青:“现在麻烦的点正是在这里,我绞尽脑汁,绕是想不到何种平敌策论,能让三方满意。”
启王则淡定自若:“你兴许是杞人忧天了,如果这份策论并不存在,只是用来忽悠我们的呢?做好我们的事情即可,不必刻意去想如何应对。”
辰青点了点头:“眼下也只有如此了。”
霍岳:“那我加紧西防和北防。”
启王微微点头,霍岳告辞。
启王与辰青也起身,却是往后院走去。
宛州几经波折,损失不少,可这座刺史府却并没有多大损失。
启王说道:“如今已经站稳了脚跟,只等姜王起事,南州大乱,届时群雄逐鹿了。”
辰青:“这是最差的结果,如果能一举攻入长安是最好的结果,不然我们就一直被动。要是他李佑不起兵造反,而是来一个勤王之举,我们可就腹背受敌了。”
启王非常认同辰青的想法,于是说道:“那便在那顾天行尚未南下之前,看看能不能直接突入天中道?”
辰青:“我正是这样想的,拿下徐州,便掌握了陵南江半数流域,即使群雄逐鹿,我们的家底也更多一些。李佑仅仅有一个苍州,南州那位更不足为虑。”
启王说道:“那人说,徐州不仅掌控部分陵南江流域,更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
辰青两眼放光,“那样东西找到了?”
启王:“不太确定,不过十有八九了。”
辰青放松许多:“如此一来,我们也名正言顺了,至于反贼?唯有胜者方写史书。”
启王坐在石凳上,“青儿,你过来。”
对于这个陌生的称呼,辰青有一些茫然,他照做,坐在启王正对面。
启王说道:“天公不作美,我一儿一女都死了,这是我的报应,就算我真的成为天下共主,可百年之后又将此位传与谁呢?”
辰青没有说话,静等下文。
启王:“我也不与你弯弯绕绕了,你的才能我看到了,我有意将你收为义子,你可愿意?”
辰青连忙跪地:“臣惶恐!还请王爷收回成命,臣始终都是王爷的军师,为王爷鞍前马后,不敢奢望其他。”
启王笑意盈盈的说道:“你看看你看看,你们这群谋士就是容易多想。我真的不是试探于你,跟了我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我的脾性?你先起来。”
辰青缓缓起身,“王爷不过不惑有余,过几日我便寻一良方,再为王爷寻一天下美人儿,那不就妥了吗?”
启王假意要打,辰青赶忙躲开,前者笑骂道:“你这臭小子都跟那群兵痞学坏了,也没个正形。既然你不愿,那我也不强求,回去吧。”
辰青行礼告退。
————————
霍岳在离开‘王府’之后,并没有立马动身前往边境,而是来到了城中一座小山之中。
此地虽是小山,风景也并非独好,却有重兵把守。
山上有一间茅草屋,霍岳推开房门,看到正在打坐的师弟龙鹊。
龙鹊的身前,放着一方帅印,他睁开眼睛,看到师兄,问道:“王爷找你去有什么事情?”
霍岳:“征东军换帅,是一个来自苍州的年轻人,不日抵达江南。”
龙鹊右手撑在大腿上,托着腮帮,望着那方帅印,“又换帅?朝廷狗急跳墙了?”
霍岳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他说道:“最近老三也不消停,正被夜月衙门追杀呢,说想来此地躲一躲,这里毕竟没有夜月衙门的人。”
龙鹊:“随意,我与他仅有名分,并无感情,只要大师兄同意,我都行。”
霍岳也盯着那方帅印,“怎么样了?”
龙鹊有些失望的回答道:“参悟不透,我要是看不到那层境界,王爷会不会命人把我给宰了?”
霍岳起身离开,“慢慢来,毕竟天下也不过七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