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科举之扶摇直上九万里

作者:一三渡 | 分类:古言 | 字数:103.6万

第369章 自行车,滑板

书名:科举之扶摇直上九万里 作者:一三渡 字数:4374 更新时间:2025-04-18 02:07:42

李延清到处看了看,把腿逛软了才回办公室去。

他觉得有必要把自行车研究出来,这逛一圈下来,太累人了,太费腿了。

嗯,其实滑板也可以。

只要是能用来代步的,都可以。

想想到时候他骑着自行车,滑着滑板在校园里飞驰而过,绝对能引得那些娃儿,哇声一片。

不行,光想有什么用?得赶快研究出来才行。

普通自行车只要是会骑的人,都能对它的结构说出个一二三来。

恰巧李延清就是那个会骑自行车的人。

想当初,踩着自行车去上学的时候,链条在半路掉了,谁还不会修两手链条啊。

他那会儿修链条可麻利了,用一根小棍一拨,再把脚蹬一转。

诶,链条就上上去了。

李延清回到办公室就开始画自行车的结构草图,画好了之后又画了一个整体图形。

然后用文字在旁边描述自行车的运行原理,写好了之后就让人送到老师傅那里去。

他相信老师傅根据他画的图和写的文字描述,就能把自行车研究出来。

想了想,他又把滑板的的主意,写在了纸上,让人一起送去。

他虽然会滑滑板,但他对滑板的研究不深,了解的也不够多。

因为他当初学滑滑板,只是觉得很帅而已。

学会了之后,也只是变成了他代步的一种方式。

至于那些高难度的动作,他从来就没有去挑战过。

因为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的身体极其抗拒的时候,他就不会去碰那些东西。

恰巧花样滑板就是他的身体非常抗拒的东西。

他把想法给老师傅送去,至于老师傅怎么研究出来,那就是老师傅的事了。

希望老师傅能让他早日拥有代步工具。

李延清决定,在拥有代步工具之前,那就先不去巡视了。

这一段空档,就让那些老师放松放松警惕吧。

等他有了代步工具之后,再来一击即杀。

学校慢慢步入正轨,李延清不用成日都待在学校里了。

副校长和学校的各级领导都已经逐渐上手了,他也能回户部去主持户部的工作。

这段时间他虽然把几份工作同时抓着走的,但他的重心一直都放在学校上。

现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他现在就需要平衡他的三份工作。

其实作为太子太傅,工作不多也不累。因为他该教给太子的,早些年都已经教了。

太子现在跟在皇上身边,学习皇帝之术,御人之术。

他这个太子太傅,倒像是提前完成了工作,现在只是顶这个名头而已。

户部尚书的工作,由于他的算学极佳,脑子也转的快,倒也不算繁重。

学校的工作,大家也都看到了,现在步入正轨,也算是告一个段落了。

哦,还有他上次和皇上说的博物馆和报纸存储馆的事,他只需要把计划书和建筑图纸画出来,交给皇上就可以了。

修建工程自然会有专业的人去办,就比如这两项任务会落在工部的头上。

李延清现在是按部就班,每天早上上朝,上完朝后,就去户部或者是学校。处理完公事之后,就下班回家陪老婆孩子。

朝堂上大大小小的官员的宴请,能推的一律推了,不能推的,也强行找个理由推了。

反正极力邀请他去赴宴的,肯定是有求于他的。

他这人啊,最不喜欢有人走后门了。

要是公事上的事情,走正规程序,他自然会见他们。

要是私事,那就出门右转,好走不送。

尤其是那些还想着给他送女人的,那简直就是他的仇人,处心积虑的想要破坏他的家庭。

李延清除了偶尔会和几个好友聚一聚之外,其他时候就围着自家老婆和孩子。

说到他的那几个好友,现在发展都不错。

梁柏文宣阳府的知府任期到了之后,由于在任期间功绩斐然,就被一纸调令,调入京城吏部做了侍郎。

他年轻,会来事,还会说话,而且家中的背景深厚,在吏部混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现在吏部尚书已经不怎么管事了,都是他和另外一个侍郎在管着吏部。

等到吏部尚书致仕之后,他很大可能会接受吏部尚书的位置。

他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在家庭上也是和和美美。

前不久,他媳妇儿又给他生了一个闺女。

可可爱爱、软软乎乎的闺女,可把李延清眼馋得够呛。

恨不得直接去他家,把小闺女给偷过来。

梁柏文和李延清相处久了,某些观念上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娶了媳妇之后,就离其他女人远远的。就连他媳妇怀孕之时,主动提起给他纳妾,他也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跟李延清处的好的人,真的很容易受他影响。

就比如柳锦鸿和彭韶齐也是一样的,四个男人坚守男德,洁身自好。

后院里干干净净的,所有的孩子都是嫡出的。

柳锦鸿比李延清晚入仕三年,现在也是一府的父母官了。

第369章 自行车,滑板

李延清刚刚回京的时候,他刚刚被外派出去。

他们四个人,注定因为个些原因,难以相聚。

现在就只等他们年华老去,开始抱孙子的时候,可能就能在一起攀比自家的孙儿了。

有了李延清的治理郡县的经验在,柳锦鸿的路好走了许多。

每每遇到了问题,他都会写信给李延清寻求帮助。

他们来信的内容最多的便是,柳锦鸿在哪里哪里发现了哪个新东西,写信来问李延清,这个这个东西要怎么发展?怎么利用起来?

还有他所在的地方有哪些特别的地势,特别的气候,问李延清,大致的发展方向。

有了李延清这个外挂,等柳锦鸿任期满,回京的时候,连升两级不是梦。

他们最近的一封信里,讨论的是,等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就开始着手在当地修建学校。

李延清还建议他,修一座文化交流中心。

彭韶齐的话,也和柳锦鸿一样,在外做官。

只是他的品级没有柳锦鸿高,是一府的通判。

他的上头还有知府,想要做出实事的话,必须要经过知府的同意,而且功劳也要被知府分一半。

不过,好在他身后站着李延清,当地的官员也都知道,他有一个王爷好友,也不敢太过为难他。

当然,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霸占他的功劳。

只是李延清到底是鞭长莫及,彭韶齐虽然能扯他这张虎皮,但一切还是得他自己奋力去干才行。

今年是会试之年,在学校开学之前,李延清还招代了几批来自荆禾郡,宣阳府,庆阳府,勋阳府,还有白马郡的学子。

他任职过的地方,由于他极其重视教育,有时传达文化交流中心为学子们讲学解惑。

所以这些地方的瘸子确实都很不错,而且看待事物的眼光也随了李延清几分。

李延清相信他们的实力,也希望他们能早日站上朝堂。

未来女子是否能够入得朝堂,就看这些学子给不给力了。

若是这些学子给力,能在李延清提出女子入朝堂的政策时,已经昂首挺胸的站在朝堂之上了。

他们经过李延清思想的影响,也切实亲身见识过女子当家做主的风采,李延清相信,他们是不会投出反对票的。

到了那时,他们便是李延清和天下女子最有力的后援。

额,扯远了。

总而言之,李延清三十好几的年纪也就过上了老年生活。

聚会、宴会邀请什么的,通通别来沾边。

他不给面子的人多,大家都会觉得这是他的个性,是他的习惯。

反正大家都没面子,谁也不会笑话谁。

额,好像还没有扯回来正路上来。

咳咳。

李延清等了几日,老师傅那边就有消息了。

大祁的第一台自行车,诞生了。

李延清兴冲冲的跑去工部,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见一见他的代步工具了。

“王爷,你来了,老师傅正在里面等你呢。王爷,你这次的图纸可真精妙,做出来的东西也很好啊。

做出来后,师傅让我试了试,把我摔了个够呛。这玩意儿,没点技术,根本就用不了。”

老师傅的徒弟站在门口迎接李延清,因为老师傅的关系,他和李延清也算得上是熟稔。

说起话来也比其他人多了几分亲近,这不,才一见面就开始倒起苦水来。

李延清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其实很简单,只是你没有掌握要领罢了。

你看着,等会我给你做示范,顺便教教你。这自行车一开始骑的时候,确实有点儿难以掌握平衡,但熟悉了就好了。

自行车很方便,去一个短距离的地方,踩着就去了,不用走路,还省力。

等把两轮自行车研究明白了,你和你师傅还可以研究研究三轮车。

也和两轮的自行车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轮子,后面多了一个车厢,但原理还是一样的。”

“这个三轮车,听起来好像可以拉货。不过,依靠人力踩的话,也拉不了多少货,主要是人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对,拉不了多少货,就可以在车厢里加一排凳子,用来拉人呗。

到时候等百姓们富裕了,百姓们或许可以一家买一辆用来接送孩子上学。

而且等三轮车研究出来之后,可以卖给百姓,用来城里载客。

比如住在城东的人,想要去城西的话,就比较远。当这个时候,就可以随手在路边招一辆三轮车,坐三轮车过去。

踩三轮车的人,就按照路程的远近收取车费。

这样一来,百姓们是不是又多了一个赚钱的路子?”

“还得是王爷,时时刻刻都想着百姓。诶,到了,王爷请看,那就是我们做出来的自行车。”

李延清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见一辆木制的自行车,就连链条都是木头做的。

李延清走过去抚上把手,心里感慨万千。

把车推到外面,一个跨步坐上去,双手扶好车把。

脚把踏板一勾,往上面一踩,一个用力一蹬。

另一只脚顺势一搭,自行车就行驶起来了。

在这条不宽也不长的小道上,平平稳稳的前进着。

他这一波操作,可能把老师傅的徒弟看懵了。

原来自行车是这样骑的吗?

王爷的动作看起来好潇洒呀!

李延清骑着自行车,感受着迎面吹来的风,突然好像闻见了一股名叫青春和自由的味道。

在小道上骑着不过瘾,他又把自行车抬到了外面的院子里。

在院子里来来回回的骑了好几圈,要不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他指定还要骑上好几圈呢。

“老师傅,这自行车做的非常好。劳烦老师傅帮我做一辆铁的,这些车杆不需要实心的铁,空心的就可以了,实心的铁太重了。

这辆木头做的自行车,虽然也很好骑,瞧着就不是很牢固。我可不想骑着骑着就在大家面前,表演平地摔一个大马哈。

还有希望老师傅能在这后轮上面的位置,给我加一个可以做人的位置。

到时候我用自行车,带着我媳妇儿去学校上班。

这刹车也要好好研究一下,木头做的自行车开不快,用脚刹就可以了。

用铁做出来的自行车,速度应该会快上一些,刹车的技术也要跟上才行。

等研究明白了,这自行车是要放到市面上做生意的。是朝廷的官方生意,就像玻璃一样。

所以,还请老师傅多费点心。到时候我上书给皇上,为您请功。

还有我和你徒弟来的路上,提了一嘴三轮车,老师傅也可以一起研究研究。”

老师傅脾气有点怪,但面对李延清时,态度出奇的好。

看李延清的眼神,也像是在看自家晚辈一样。

“好好好好好,我知道了,你呀,该干嘛就干嘛去吧。”

看吧,这语气可不就是和自家后辈说话时的语气吗。

敢问这满朝文武,除了皇上,太后,谁敢用这种语气和李延清说话?

这老爷子,牛的嘞!

李延清知道老师傅的脾气,也喜欢和他在一起研究这些东西。对于老师傅说话的语气更是见怪不怪了。

“那我就先走了,我可就等着老师傅的好消息了。学校面积太大了,逛了一圈下来,我腿都快废了。

就等着自行车救急,老师傅你可得抓紧,我的腿就靠你了。”

“知道了,知道了,你呀,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