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都市 | 字数:77.3万

第101章 入土为安

书名: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字数:2859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0:51

古人云“入土为安”。

转眼到了贾福去世的第三天,连续的雨季过了,工厂也要忙碌起来了,四合院的男人们不可能跟着贾家耗时间,所以第三天就下葬。

一般来说停灵久一点可以接受更多亲友祭奠,也让死者亲属能跟死者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前文说过,丧事是一个人跟世界的告别,也是跟另一个世界打的招呼。

所以丧事的禁忌很多,而下葬又是最重要的一环。下葬前是告别,下葬后是新生。

对于贾家来说这场丧事省略了很多步骤,也少了很多的安排,比如贾家没有外甥,或者说贾张氏的娘家在河北,外甥通知不到,那么不管是出殡的时候抗帆的,还是操持的,都没有。

再比如贾家没有女婿、亲家,那么守灵、谢礼、辞灵都省了不少。

再加上大家前来吊唁都是冲着贾福的面子,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女宾客,所以既没有安排女陪客,也没有安排女招待,要是有女客,全部都是贾张氏自己迎接接待。

还有没什么血缘关系十分亲近的人,所以也就没有宾客挂孝。

贾家人丁不丰,所以昨天晚上守夜是贾东旭一个人干的,整整一夜要烧七次草纸,所以他压根就没睡过。

早上邻居们起来又草草的吃了一顿昨天的剩菜,就要安排今天上山的事宜了。

首先第一个环节就是封棺,用十几公分的大铁钉从棺盖上钉下去,在封棺之前贾东旭和贾张氏都还要绕着棺材哭,并且好好的看贾福最后几眼,贾张氏哭的呼天抢地,而贾东旭却完全哭不出来了,可想而知一场丧事,人丁不丰的家庭得多累,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大办丧事的原因就在这里,一场流程下来能要半条命,毕竟他们可没有兄弟姐妹来换人。

封棺之后就得准备出门了,今天袁老头给贾家安排的是八人抬的规格,毕竟贾家一不是高官显贵,二不是巨商大贾,用不着16抬的。

封棺完成袁老头立马叫来了拿着大绳子大木杠的八个男人,这是袁老头选出来的抬棺人,有吕大强、吕二强、孙连成、又加了外院儿的5个年轻人,凑了年轻力壮的八个晚辈。

他们先用了两根木杠从棺材底下穿过去,然后在木杠两端拴上绳子,留出绳环,又从环里穿过一根木杠,也就意味着棺材一角两个人抬,正好八个人。

贾家没人扛帆,最后袁老头找了自家的孙子还是15岁的袁久强帮忙扛,总不能最后一点搞个疏忽吧。

棺材从屋里抬出来,就在门口停下,棺材不落地,这时候需要贾东旭拿起烧纸的瓦盆在棺材前面摔碎,这就是传说中的摔盆儿,这就有点蛋疼了,贾东旭两天两夜没怎么休息,身上没什么劲儿,结果一个大男人把瓦盆都没摔碎,最后还是抬杠的人用木棍给捣碎的。

摔完了盆儿就要出门了,袁久强扛着灵幡在前面走,后面跟着贾东旭,全身麻布,头戴白巾,戴着重孝,抱着贾福的大照片往前面走。

接着就是乐队,吹吹打打往前走,阴阳先生在乐队前面领头。

后面就是抬杠的,再往后就是贾张氏,一般来说除了女儿,女人是不能跟着送葬的,就算送葬也不能跟着上山,就在山脚下待着,等安葬好了再一起回家,可贾张氏非得闹着一起。

再后面就是院儿里的男人们帮忙抬着的贡品、鞭炮、纸钱、香烛,还有纸质的房子、轿子、仆人、金山银山、纸人纸马、金童玉女、桌椅板凳。

闫埠贵最清闲,跟着送葬的队伍撒纸钱。

袁老头一边走还一边吆喝。

路上还时不时的有人前来祭奠一下,棺不落地,人不能停,贾东旭又得跪下哭泣,并回礼。

队伍最后面还有跟着送葬的南锣鼓巷的街坊,都是熟人,总得送上一程。

一路的吹吹打打,出了城,最后到了在离坝河不远的一座小山上。

槐树喜阴,是建坟的好去处,可是东郊现在土地不少都在大户人家手上,能让人卖坟地的真心不多。

所以昨天挖坑的人基本折腾到了快晚上才回来,本来按习俗挖坑这活儿是出殡的那天早上一早去挖,下午下葬,可是路途太远,再加上大家明天都要上班,也只能这样做。

到了坟地,墓坑里面还是湿漉漉的,昨天挖坑的时候,哪怕雨不大,也有雨水渗透。

有水不能下棺,抬杠的走了十几里路,才到这,只能等着随行的人下墓坑把水舀出来,他们只能在一旁等着,这就让人难受了,都是没干过重活儿的小年轻,路上也没有换着帮忙抬的。

这可把抬杠的人累的够呛,一个个的满头大汗,脸上也带上了一丝不耐烦。

过了十几分钟,等水都舀出来了,管材才开始入土下葬。

下葬也是有讲究的,需要头朝西北,脚朝东南,管材入坑后由阴阳先生带着贾东旭在墓坑转了一圈,寓意是让孝子看看是否满意,满意后得由孝子先往墓坑的四角盖上几铁锨的土,最后才有来帮忙的人填土,彻底把坟头盖上。

新坟是不能直接垒好的,盖上一座小土丘之后,还得头七、七七之后再来填土,这时候整个坟头才能彻底建成,如果要用砖石垒坟头也得到七七的时候,七七之前只能是土坟包。

管材上盖好了土,然后在坟前摆上贡品,放着大鞭炮,乐队吹吹打打,孝子贾东旭嚎啕大哭,在坟前磕头、烧纸。

接下来就是把纸人纸马、纸轿子、纸房子等一系列的纸质用品,以及宾客们送来的花圈,烧给老贾,让老贾在拎一个世界舒舒服服的享受过上好日子。

顺便一起烧的还有阴阳先生唱史诗的时候,写下来的表文、祭文、死者生平包裹起来的香表,俗称包袱,这玩意也可以说是路条、证明信、介绍信、通行证……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告辞了,所有来送葬的宾客排着队在老贾的坟前鞠躬敬礼,贾东旭跪在坟前,一边哭一边回礼。

全部弄完入土安葬就算完事了,大家又带上人能吃的贡品往家里赶去。

中午回到家里,又是一顿大席,不过今天中午请的不是宾客,而是对于来帮忙的人的感谢席,院儿里帮忙的女人们,抬杠的小年轻们,乐队的伙计们,阴阳先生,执事,、知客、陪客、记礼,凡是来帮忙了的都来了。

宴席结束后,贾东旭还得给人发谢礼,后厨和女人们一律是毛巾,男人一人一包烟,乐队一包烟、两万块一人,抬杠的每人3万,连抗帆的袁久强都有2万,没办法,谁让他家人丁不丰,要让别家孩子帮忙。

贾家的这场丧事办的真的一点不比真正的大户人家差,不管是宾客还是场面。

来往宾客哪个不夸一声贾东旭是个大孝子。

老贾走的可谓是热热闹闹的了。

不过花的钱也挺多,厂里的丧葬费全部花了还不够,还自己又掏了100多万。

别觉得花的不值,办丧事这么大的事情,没人帮忙一家能操持?

别的不说你就算悄悄的送上山,要不要请人帮忙抬杠、挖坑?

就不怕街坊四邻的说你不孝?

自家长辈辛辛苦苦养大了自己,死后还一点动静都没有,悄悄地下葬了,连一点死后的风光都不给,是有多不孝?

除非活不下去了,不然哪怕再穷也会风风光光的办场葬礼,让先辈安歇。

不少的四合院穿越过来父母双亡,人家院儿里邻居们已经帮忙把长辈风风光光的下葬了,钱花了,他穿越过来闹,说人家不经过他的同意花了家人抚恤,再没有德信的人也不会在别人丧事上搞事啊,吃绝户也是在人家丧事办完的情况下啊。

邻居们帮你把亲人下葬,要不要请人看坟,要不要请人帮忙抬杠,要不要请来吊唁的吃席?

闹一场名声全都没了,还要担上一个不孝的骂名,所以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写这样的一个情节啥意思,在往后的年代里邻里相处要几十年,名声、荣誉重过金钱的年代,得罪光了身边的人就是社死,世界不是围着猪脚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