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一统寰宇
作者:是一位渺小的尘埃落地 | 分类:历史 | 字数:63.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3章 德意志之普奥战争(2)
而对于普鲁士的后世影响也是过于深远的。里面包含着两种意义,一种是军事意义还有一种是政治意义。
时间虽短而意义重大的战争中,普军所以获胜,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政治上来说,普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普鲁士新国王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把统一德国的事业摆在其政治措施的首要地位,在坚定的政治领导下实行有计划的军事改革,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从而为赢得战争打下了思想基础,完成了物质准备。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俾斯麦策划的成功的外交活动,既争取了意大利这个军事同盟者,迫使奥地利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又拉拢了法国这个中立者,同时还在欧洲大陆为敌方的外交制造了麻烦,使得历来被称为欧洲政治活动中心的维也纳,顿时失去了过去那种主导地位。奥地利这个中欧强国,作为拿破仑战争以后的神圣同盟的堡垒,突然间变成了孤立无援的衰老帝国,丧失了往日的雄风。因此,它在战争中的失败,似乎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必然逻辑。
从军事上来说,普军的胜利反映出了一些明显的特点。
首先它在当时确实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当威廉一世担任摄政的时候,即指示陆军大臣罗恩将军着手进行军事改革,开始有计划地扩充常备军,延长士兵服役期,强化军事训练,以增强军事实力;威廉登基以后,更把扩军备战作为其治国的重点任务,逐年增加军费,扩充兵员,不断采购和装备以后装针发枪为代表的先进武器,因此,到普奥战争爆发时,普军在兵力总数和武器装备方面,都比奥军略胜一筹。
其次普鲁士重用了一位高明的统帅。毛奇将军作为普军的总参谋长,担任了普军作战指挥的实际统帅,普王只不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而已。普军的战争计划,战略部署,军队的机动、集中和展开,以及作战指挥等等,无一不是在毛奇领导下制订、实施和付诸执行的。这位出身贵族,自幼从军,毕生服役,有长期的参谋工作经验和指挥实践的军官,利用自己曾经充当威廉一世的副官、受到国王绝对信任的身份,在首相俾斯麦的积极支持下,从1858年担任总参谋长后,负责改组了普鲁士总参谋部,扩充了军队,革新了装备,采用了新技术和新兵器,并在作战中成功地运用了外线快速机动、分进合击等新战术。他头脑清醒,判断准确,敢于打破常规,实施果断指挥,对赢得战争的胜利是功绩卓着的。这一点,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再一次得到了证明。他对萨多瓦决战所作的敌情判断、兵力部署和正确指挥,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当时,各军团司令对他的作战企图和战术原则如果能有更深的理解,则萨多瓦的胜利必定更加辉煌,并有可能使奥军统帅无法率主力安全逃走。毛奇的事例说明,培养和重任高明的统帅,对于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和战争胜利的取得,实在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不可忽视的大事。
第三普军利用了现代铁路交通和通信工具。在普奥战争中,处于外线作战地位的普军,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战略机动和集中,铁路网起了头等重要的作用。毛奇看准了当时可资利用的5条铁路线,用来实施战略输送,克服了远距离机动军队所面临的重重困难,达到了迅速完成作战部署的目的。普军进军之神速,集中和调动兵力之快捷,完全是奥军当局所始料不及的。同时,毛奇还依靠当时并未充分应用的电报通信,对多路进军的部队实行了颇有成效的集中指挥,从而得以基本掌握各个军团的进军和作战,保证了战略计划的顺利执行。这一点,可以说是军事领导者充分认识和利用新技术的结果。由此可见,如何认识新技术给军事带来的影响,如何掌握和发挥新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早在1个多世纪以前的战争中已经有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奥军被迫两线作战和战略指挥失误。在普奥战争中,意大利开辟南线战场,尽管战果并不理想,但是,它分散了奥军的兵力,牵扯了奥军统帅部的精力,影响了奥军的战略指挥,是促使奥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奥军在战略指挥上的失误,也是其迅速溃败的重要原因。例如,当奥军由摩拉维亚趋向易北河与伊塞尔河之间的地带时,普军正分兵两路,尚在行进之中,此时,贝奈德克如能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在普军刚刚进至山南而立足未稳之前,集中力量对其一路进行堵截突击,也许战局改观,萨多瓦决战可能不会进行。而在萨多瓦决战前夕,贝奈德克如果按其原来决策先行南撤,有计划地选择有利地形再行交战,而不是在萨多瓦那样突然仓促应敌,也许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会出现新的情况。史实表明,奥军统帅的才能,与其对手比较,实在差距颇大。奥军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政治上的保守落后和对自己能力的盲目自信,必然导致军事上的惨败。
第123章 德意志之普奥战争(2)
还有一个历史方面的评价这一次战争。
这场形式上的联盟战争,实际上只不过是德意志联邦中两个最大的邦国,即普鲁士和奥地利(因为也只有这两个王国有实力),为争夺对德意志的领导权而进行的王朝战争。普鲁士赢得对奥战争的胜利,是其统一德国的关键,实际上为统一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为普鲁士奠定德意志邦国中的领袖地位,为统一德意志去除了一大阻碍。
可能大家比较意外,这个威廉一世是何人,他跟腓特烈·威廉一世有什么区别吗?还是有的。
首先腓特烈·威廉一世是一个极端的军国主义者,但其实并不是他一个人喜欢军国主义者,而是他们这个霍亨索伦王朝中历朝历代都是军国主义者。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施行极端的军国主义政策。他大大加重赋税,把普鲁士军队从3.8万人增加至8.3万人(占人口的百分之四),由此普鲁士成为欧洲第三军事强国。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在位时,与奥地利、英国关系冷淡,只与法国结盟。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普鲁士参加了反对瑞典霸权的大北方战争,但所得甚微。只是由于彼得大帝的俄罗斯帝国打败了瑞典,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得到了直到奥得河河口的波美拉尼亚。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是一位性格严厉、穷兵黩武的战士国王,他以极其粗暴的军人作风对待臣民,把军事训练的严酷推向极至,创立了“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这为普鲁士日后的扩张准备了坚实的军队和经济基础。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时期普鲁士军纪严格,校阅军队成了他最大的消遣。
不仅如此,1733年,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实行分区征兵制,并强迫农民当兵提供半数的兵源,另一半为外国雇佣军。他拥有一个巨人掷弹兵团:他派人从欧洲各地绑架身高伟岸的巨人,编入一个特殊的掷弹兵团,从北海到地中海整个欧洲身高特殊的巨人都有可能被他骗去或者抢去。身材高大的女人也不安全,常常被收集来与这些巨人配对,以产生下一代巨人。1709年普鲁士东部发生鼠疫,人口骤减。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重新移民,使东部再度繁荣。1717年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实施全国小学义务教育。但他鄙视学问,在普鲁士禁止法国文学、拉丁文和音乐。由于他生活简朴吝啬,又舍不得在经济文化建设上花钱,人称“乞丐国王”。但是,尽管登基仪式只花了区区两千银币,他却把80%的政府财政收入充作军费。在他的努力下,普鲁士的军队瞬间膨胀到8.5万人。而且装备精良。
1719年,他解放自己领地上的所有农奴,废除世袭租佃制度。他提倡重商主义,发展工业。由于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对王储弗里茨过分苛刻,禁止他接触法国文学、拉丁文和音乐,反对儿子与英国王室联姻,经常对儿子进行体罚,造成了父子关系紧张。1730年弗里茨企图逃亡英国未遂,被捕,弗里茨的同伙被处决,自己也险些丧命。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身高二米有余,体重一百多公斤,平时暴饮暴食,烟瘾极大。他于1740年5月31日在柏林去世,终年51岁。他的儿子弗里茨成为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继承了威廉一世留下的强大富足的王国,并将普鲁士建设成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可是对于普鲁士王国在十六世纪威风大大提高了一个排面,那一个世纪都是欧洲国家俯视普鲁士王国的时候。
而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威廉一世是怎么样的呢?他的身边有一位铁血宰相—冯·俾斯麦宰相,威廉一世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反法同盟的战役,有镇压自己国内的无产阶级工人叛乱,也呈是德国西里西亚工人大起义。然后再信奉冯·俾斯麦的铁血政策,让威廉一世发动了王朝战争。
主张由普鲁士凭借武力统一德国。随后,他大胆而巧妙地利用国际纠纷和有利时机,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德意志统一。1863年,俾斯麦制定统一德国的纲领,准备同俄、法两国结盟,把奥地利排除于德意志邦联之外,由普鲁士来统一德国。普鲁士发动对丹麦的战争,占领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两个公国。6月16日,又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当时与普鲁士相敌对的不仅有奥地利,还有巴伐利亚、萨克森、汉诺威、巴登、符登堡、黑森等邦。在普鲁士本身,国王与议会间的冲突还没有解决。一部分贵族地主对俾斯麦为什么挑起战争并不理解。威廉一世开始也担心同奥地利决裂,并不热衷于同奥地利开战。但俾斯麦努力说服国王,把国王推入战争中。9月3日,普奥军队在萨多瓦相遇。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普军打了胜仗。威廉一世及其左右的将军们陶醉在胜利中,想进军维也纳。俾斯麦劝威廉说,只需要让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放弃霍尔斯坦,并同意以普鲁士为盟主,成立新的北德意志同盟。如果奥地利接受这些条件,应立即命令军队“向左后转弯”。威廉一世固执己见,威胁说,如果不能按照普鲁士的习惯并吞同它的力量相适应的土地和人口,他便退位。俾斯麦警告普王,如果普军深入奥境,正中拿破仑三世的下怀。俾斯麦在普奥战争中最担心的是法国的干涉。他也用辞职来要挟威廉,请国王另觅宰相。国王终于迁就了俾斯麦。7月26日,普奥签订尼柯尔斯堡停战协定,8月23日正式签订布拉格和约。8月,北德意志24个邦和3个自由市缔结同盟条约,成立北德意志同盟,威廉一世任同盟主席,俾斯麦任首相,从而确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霸王地位。
西班牙发生资产阶级革命,驱逐了女王伊莎贝尔二世。俾斯麦设法收买西班牙临时政府,提议由普鲁士国王的堂兄弟利奥波德·霍亨索伦亲王继承空悬的西班牙王位。这件事情,威廉一世起初不知道。他给俾斯麦写信说:“附件对于我好象是个晴天霹雳!又是一个霍亨索伦家族的人来做王位候补人,而且是西班牙王位的候补人”。威廉虽然屈从了俾斯麦,但心里很不安。
7月9日,法国驻柏林大使倍内得提前往普王疗养地埃姆斯谒见普王,要求制止利奥波德继承西班牙王位。威廉表示他将设法劝利奥波德放弃西班牙王位。7月13日,法国大使奉命再度求见普王,要他作出书面保证,将来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再提利奥波德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事。普王认为不可能作出这样的保证。
7月14日,当威廉离开埃姆斯前往科布伦茨时,在车站上还会见了倍内得提,表示“除了已经向大使表示过的以外,他无话可说,但是关于这一问题将在柏林继续谈判。”威廉一世离埃姆斯前,令其随从、外交部参赞阿贝肯将此事用电报通知俾斯麦。俾斯麦收到电报时,正同陆军大臣罗恩和参谋总长毛奇共进晚餐。俾斯麦删改了电文,将原来比较温和的语气改成带有侮辱法国政府的意味。这个电文一经公布,法国就在7月19日对德宣战。
普法战争开始时,威廉一世发表御前演说,号召德意志民族全力以赴,抵抗法兰西的暴行。他亲自指挥德军。9月2日,20万德军对色当城发动攻势,680门大炮猛烈开火。法军溃败,拿破仑三世当了俘虏。至此,阻碍德意志统一的力量已被消除。年底,南德四个邦发表声明,宣布加入德意志联邦。
12月10日,在俾斯麦的策划下,北德意志联盟派遣代表团到凡尔赛,请威廉一世当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巴伐利亚童话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还被迫签署一封俾斯麦起草的信,建议普王接受皇冠。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王公贵族的簇拥下,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宣布了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国王在庆功宴会上的祝酒词中对三杰说:您,罗恩将军,磨亮了宝剑;您;毛奇将军;正确使用了宝剑:您,俾斯麦伯爵,多年来如此卓越地掌管我的政策,每当我感谢军队时,就特别地想到您们三位。
仪式过后,北德意志邦联转改为德意志帝国。这帝国是一个封建国家;皇帝是封建君主们的国家元首和总统。新领地包括巴伐利亚、符腾堡与萨克森国王;巴登和黑森大公;汉堡、吕贝克和不来梅参议院。威廉不情愿地接受“德意志皇帝”的名号。他曾提议“德国皇帝”的名号,但显然封建君主们不会接受。
在俾斯麦的回忆录里,俾斯麦认为威廉是一个传统、谦恭、绝对有礼的绅士,是名副其实的普鲁士军官。他有些判断偶尔会被“妇人之仁”所影响。
好了这就是普奥战争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