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唐小和尚
作者:白马辅机 | 分类:历史 | 字数: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章 皇族与门阀之争
自打年前被李世民询问长安城的风吹草动后,李君羡在和手下们的聊天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把皇帝陛下对于最近长安城“风云人物”的看法透露出去。
长安城的消息那传的叫一个快,不消几日,那些事件的主人公也相继听到了风声,特别是圣上的反应态度,吓得人等赶紧处理自家的狗屁倒灶的事。
圣上都表了态,那是给咱们脸面,咱们不能装作不知道,事后算起账来得不偿失的,更何况当时圣上是压着怒火的。
虽然是李统领说给圣上听的,那透露出的风声不也是李统领告知的嘛?就这还不能怪人家李统领,还得承李统领的一份人气,毕竟是天子近卫,圣上的红人,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圣上的身边人。
即使他们官职低,就算是个太监,谁敢朝他们龇牙试试,使点绊子那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
正和第八房小妾打的火热的吏部李大人,夜夜留宿在小妾房内,驰骋沙场纵横捭阖的,听到小妾连连告饶,直呼老爷威武不减当年,可自从听到传闻后,当晚吓得不举,第二天休书一封,并给了一笔遣散封口费,让小妾及其家人远走他乡 。
礼部张大人听到风声后,立马派遣仆人把正在酒楼里花天酒地的小公子抓回家狠狠的揍了一顿关进柴房禁足。敢跟陈家那帮土匪窝里的人约架,打输了丢人,打赢了还有陈家老三,老四……他老陈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对于小公子的反抗声咒骂声置若罔闻,无论小公子如何威逼利诱,仆人们也是三缄其口问不出一点,至于抓他的原因和禁足的时间也是一问三不知。
……
对于灵泉寺一个小和尚要还俗之类的小事,官场之人倒是漠不关心,毕竟每天事务要处理的太多,对于那些没有利益牵扯其中的事情,大人物嘛?比谁都看得清楚,也只不过是茶余饭后一笑谈。
反倒是在寻常百姓之间火了一波,这之后的一段时间,灵泉寺的香火不自觉的就旺盛了起来。
以至于寺庙的住持老和尚,连连感叹:“佛祖显灵,我佛门即将昌盛起来。”不停的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这一日,东宫,显德殿朝会
皇帝和大臣正商讨议事。
这一段时间李世民很是暴躁不爽,毕竟夺了老子李渊的权,这后续的清理工作千头万绪的。
谁和谁是亲家的,谁又和谁是连襟啊、同门啊、相互欠的人情啊、师生啊等等……这前太子党系和李渊派系的人和自己的部下纠缠不清的,这个来说情的,那个来恳求的,都是自己的文臣武将,都要给点面子。
而且能求情恳求的多数都是不大不小受到牵连的官员,毕竟是太子党和李渊系的核心人员谁也不敢出头担保。
这些可把李二愁的,他肯定想把这些人都杀的杀,贬的贬,好安排自己一系人马,更好的掌控朝廷。
可又怕驳了心腹的脸面,一直纠结这个问题怎么能两不得罪的去解决。
……
朝会上,等事情商讨完毕 ,李世民正暗暗松了口气:“看来今日这些世家门阀官员应该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了!”
正想示意太监退朝 ,就看到一位世家的代表站了出来说:“启奏陛下,臣有事启奏 。”
刚松一口气的李世民,一看到出来奏事的人立马也不淡定了 。
但是在朝会上李世民也不能肆意妄为装作没看见,只能控制自己的语气不咸不淡说:“哦,李卿有何事要奏,速速说来 。”
“启奏陛下,臣掌管吏部以来不敢说有多大的功劳,但也是兢兢业业,谨小慎微的一刻不敢松懈 。但吏部各主事部门官员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吏部的正常运转。微臣勉力维持已是分身乏力,长此以往恐有大患危机社稷,请陛下广招能臣干吏充实吏部以备将来。”
一听这话刚刚安静的朝堂,瞬间乱成了一锅粥,不知道的外人还以为走进了菜市场。
表面上这位大人是在关心国事,你看吏部是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考课、调动等事务的 。皇帝老大,你这么久也不安排官员上任,必然影响吏部的正常运转,那些地方上的官员,还等着你任免、调动、升降呢 。长此不给调动升迁,必定影响官员的不满,最终影响大唐的稳定,后果我可是跟你说了,到时候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可别怪我们没提醒你老人家。
能站在朝堂上的哪一个官员不是人精,自然是能够听出这位大人的言外之意。
官职空缺了太久,得让贤才能吏上任了,你这样拖着也不是办法,难题在朝堂上提出来了,你不去解决后果自负的。
你皇帝是不是没有人才安排官员上任啊!没关系啊,我们世家门阀可是有大把的青年才俊后生晚辈在排队,真要是没人可用了,你皇帝老人家还是用我们世家的人吧!我们一样可以把朝廷打理的井井有条的。
打仗你们这群秦王府的老人确实牛逼,咱们世家门阀豪族服服帖帖的很,必须给你们点赞。
但是治理国家可不能一味的打打杀杀,得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去治理的,可不是你们这帮头脑简单的粗鄙武夫能胜任的。
这可是赤裸裸的打皇帝的脸,不仅是伤害性高,侮辱性是更强……
李二一脸抽抽,心中默念:“皇帝能不能砍人,皇帝能不能砍人,皇帝能不能砍人……”面上还得淡定。
正所谓君辱臣死,一看到皇帝老大受辱,作为皇帝一派的秦王府出身的老人能不跳出来吗?
然后文臣们理据力争,口沫横飞的;武将们撒泼打滚,指桑骂槐的。
反正就一个意思,压不倒你们先恶心你们一脸再说,所谓输人不输阵。
而世家门阀官员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自是不急不躁,稳如老狗坐如泰山。反正江山神器是你老李家的,治理不好社稷推翻了换个皇帝,我们是不着急也不介意的,反正最终急的是你李世民。
……
一番菜市场鸡飞狗跳似的斗争,皇帝也不得不妥协,让大臣们推荐贤能充实吏部,世家门阀当然是最大的获益者,毕竟又给家族里的晚辈争取了不少空缺官位 。
看着世家门阀之间传递的得意之色,李世民又悲催的无以复加想砍人,徒呼奈何?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人,自己这一派的人手是严重不足啊 。
老秦王府一派的人能用的已经重用了,不能重用的也已经在培养了 。
剩下的基本都是前朝的老臣、他老爹李渊的重臣和前太子李建成的旧部。但是这些人手都不能重用,毕竟不是自己一派的,必须防着点。
而且都是清理过后剩下可以招揽收为己用的,但是暂时是不敢用的,还得在考验考验。
李二内心是想着一棒子全部打死罢免官职算球,如果真那样恐怕第二天就得天下大乱。
至于其他的一些贫家子弟出身的官员资质尚浅,能力尚不足以堪当大用 。
最初唐朝皇家与世家共治天下,皇家得其二,世家分其八。毕竟这些年皇帝都换了好几个,而世家稳坐钓鱼台,所以才有了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
不听世家的话,触犯了世家的核心利益,那结果就是背后递刀子换个皇帝 ,老李家之前可不就是陇西李氏嘛!不满隋朝暴政起兵造反,各种利益交换才得以夺得天下,荣登大宝。
也是因为李家势力小,但是一个个能打啊,世家门阀一开始觉得李家好控制,先让李家出头打前锋,真侥幸夺得天下再架空李家,让他做个傀儡皇帝就是。
想法是好的,可惜步子大了扯着蛋了,一不留神给李家做大做强了,特别是武将,一个个打起来不要命,地盘是越来越多,兵力是越来越盛,威望是越来越大……最后一不小心失控了。
李家是马上得天下的,军事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世家虽然不满,但是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毕竟李世民手下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谁也不敢试其锋芒。
前隋猛将那么多,还不是一个个的给削的丢盔弃甲的,死的死,降的降的。所以没有哪个世家门阀强作出头鸟去摸李氏的虎屁股。
世家自是深谙此道,每每用阳谋直指李家的痛点,拿捏的十分有准。
就是垄断书籍,就是垄断读书人的上升渠道,你李二拿我们没招,你能好意思强迫我等公开书籍,印刷。
这既不会让李二翻脸硬抗又可以让李二如鲠在喉不痛快。
……
散朝,李二郁闷得很,看着世家门阀官员的嘴脸,恨不得提刀砍死一个算一个,可他忘了李家也是门阀。
气呼呼的回到皇后寝宫生了一会闷气,皇后长孙氏自然是知道皇帝的脾性,知其分得清轻重缓急 ,生闷气也是一种缓解的方式。
长孙皇后也是千古一后,和李二龙凤成对,在历史上也是千古一后。13岁的长孙氏,在豆蔻之年与时年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从此开始了与李世民互爱互信,相知相伴的一生。
长孙皇后四官端正,一张清秀的脸庞又带着淡淡的贵族气质。身材十分纤细,皮肤水嫩,嘴角带着一丝微笑,虽然已为李二生儿育女,可身材依然保持的如少女时般,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又多年随李二身边征战,雍容华贵中又带着一丝英气,任谁看了也不敢亵渎半分。
屏退其他闲杂人等,走上前缓缓道:“二郎莫要气坏了身体,朝廷的大事自然有各位大臣,只要把握好大的方向就行 。世家门阀的争夺由来已久,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现在也只能缓一缓。等朝局稳定,选拔的新官员上任,相信过不了几年,该担忧的就是各世家们了。”
稍有停顿看得李世民脸色有放松之态复又道:“臣妾失言,妄议朝政,请陛下责罚 。”
说完就要跪拜。
二人夫妻多年,怎么能不知彼此心意,自是慌忙搀扶,哪里舍得让她受一丝委屈。
“观音婢,你我夫妻多年,朕自是知你的心意的 。朕也有不对的地方,又把坏的心情带到你这来,让你也跟着担心了 。”
又关心道:“观音婢最近气虚乏力可有好转,长乐丫头也是康复如初,最近国事繁多,倒是冷落了你们母女俩,朕也多有愧疚,只是……”
夫妻之间自是相互交心良多,李世民的气也是消了大半。
夫妻二人又聊了一些,这时长孙皇后后提议:“陛下,最近几日在宫中多有不顺,不如择日臣妾和长乐陪陛下外出灵泉寺 ,一来为长乐祈福还愿,二来也陪陛下散散心,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一听灵泉寺,又想到最近风声鹊起的小和尚,颇有文宗之势,也正想前去一探虚实,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嗯也罢,朕这几日在宫中也是多感胸中闷气,既然观音婢如此提议,那就明日吧!朕陪观音婢和长乐一起出宫散散心。”李二也是借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