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后,清冷前夫夜夜翻墙哄
作者:七个馒头 | 分类:古言 | 字数:67.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0章 他有孩子了
直到最后一个梦境。
尤为真实。
夜半,几片乌云笼过来,将月亮遮住,不透出一丝光线。
小院内,夏夜的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除此之外,还隐约夹杂着女子若有似无的呜咽声。
秋千高高的荡起,仿佛要飞入云端。
又重重地落下,坠入深渊。
水缸中的锦鲤羞得钻入水底,“哗啦”一声搅起一片水声。
天空中下起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地面很快潮湿。
院中的花草也沾染上了水气,叶片上,花瓣上,到处都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他们被笼罩在雨雾中,裙摆与衣角勾缠着,氤氲着绵长的暗泽。
他听到自己染着俗欲的声音,低沉沙哑:“……棉棉,喜欢么?”
一声又一声,直至彻底沉沦……
棉棉……
是他的妻。
他心中一动,终于得以醒来。
谢淮顾不得去管梦中那些事是过往还是他的执念。
他得赶紧回家,妻子还在家中等他。
他发觉自己的包袱还在,便起身查看。
里面的冰酪早就化成了水,桃花酥碎了,不过药材还在……
手突然触到轻薄柔软的衣料,他的耳朵红了红。
妻子原先的那件小衣被他不小心洗坏了,他便让老板娘拿了五件料子最软的。
她身上肌肤最是细嫩,每次他轻轻一按腰上就是一道红痕。贴身小衣料子要细软的,不然磨得红肿,一碰就疼……
他若早些发现,定不会让她穿那些普通料子的小衣。
收拾好东西,他正要离开,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淮哥儿,你刚醒,这是要到哪里去?听祖母的,快快躺下休息……”
眼前的老夫人看起来慈眉善目,眼中神色担忧,但对这个所谓的祖母,谢淮却亲近不起来。
他淡淡道:“回家。”
“这里就是你的家,你还要回哪里去?”
“我在村子里娶了妻,如今我的妻子还在家中等我。”
谢老夫人听完,气得用力杵了杵手中的龙头拐杖:“糊涂啊糊涂,你是何等身份!那村妇算哪门子妻子,一个外室罢了,说出去都脏了我们谢家的门楣!”
她就不明白了,她这个嫡长孙什么都好,怎么娶的妻出身一个比一个差。
郡主这么好的女子摆在他面前,他怎么就看不到呢?
“她不是外室,我与她拜过天地,写了婚书。她就是我这辈子认定的唯一的妻子。”
谢淮皱了皱眉,说得极其认真:“我与她夫妻一体 ,哪怕您是长辈,我也不允许您这般出言诋毁侮辱她。”
一旁的柳月眠脸色一白。
这是怎么回事,昨日他不是还在梦中唤着她的名字,还叫得那般缱绻柔情。
今日他怎么又改口为了那个贱人说话?
“老夫人,算了吧,既然他眼里只有那外面的人,就让他去吧……”
柳月眠捏着帕子,端着一副大度的正妻的架势,眼中暗暗委屈含泪,一招以退为进。
反正谢淮就算是回去了,那女人也死了。
如今因为谢老夫人的缘故,府中护卫都听令于她,左右也查不到她。
至于见过她的那个什么娇娇,如今眼睛瞎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写字,对她毫无威胁。
谢老夫人果然气得火冒三丈,要为柳月眠做主。
“不行,我不同意,你让郡主怎么办?人家可是等了你整整一年!那个村妇跟了你多久,一个月,两个月?孰轻孰重,你难道还分不清吗?”
郡主?
谢淮看向柳月眠。
第一眼,矫揉造作。
第二眼,不想再看第二眼。
他记忆中对她没有半分印象,但却本能的不喜。
谢淮:“我与她可有婚约?”
谢老夫人一噎。
谢淮一脸了然:“看来是没有的,既然如此,祖母又何必强求?成婚需得两人两情相悦才是,否则如何能够长久?”
“淮哥儿,你怎知你们二人不是两情相悦?你如今失忆记不得了,但过去种种祖母都看在眼里。”
谢老夫人苦口婆心道:“你若对郡主毫无情谊,当年郡主要改嫁,你为何亲自向皇帝求了旨意,让她守节一年?你若对她无意,为何要让她住进修竹院,你难道不知那是未来世子妃的住所吗?”
“你若对她无意,为何昨日还在梦中口口声声地唤她的名字,还叫得那般亲近,这传出去岂不是要坏了郡主的名声?”
谢淮顿了顿,前面那些他记不得了,可这最后一件万万不可能。
“我怎么可能唤郡主的名字?我连她是谁都不记得……”
“我们亲耳听见的。难道那声‘眠眠’不是你叫的?”
谢淮愣住,眼前这位郡主也叫棉棉?
“还有怀佑,怀佑你也不要了?”谢老夫人痛心疾首地摇摇头。
紧接着,谢淮眼前出现了一个两三岁大的小男孩。
嬷嬷将孩子领过来,越走越近,那孩子的模样也越来越清晰,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亲近。
第230章 他有孩子了
等到了跟前,谢淮惊讶地发现,那孩子的眼睛几乎长得与他一模一样。
“嗡”地一声。
谢淮脑中一片空白。
所以这个孩子是他的?
他有孩子了?
他竟与别的女人有了孩子?
这怎么可能?
但如果这一切是真的……
他垂在身侧的手倏然收紧,骨节发白。
那棉棉呢,棉棉怎么办?
她还会要他吗?
他突然觉得头痛欲裂,仿佛有千万根针往头脑中狠狠扎去……
……
山路上,苏怡言独自一人骑着马朝京城的方向赶去。
她昨日到了小镇,在那家客栈一打听,便打听出了谢淮的下落。
小二说是瞧见两京城口音,护卫打扮的人将其打晕带走了。
听完小二的描述,苏怡言心中稍定,猜到应当是谢淮的家人寻了过来,他不会有生命危险。
小镇距离京城还有一段距离,苏怡言刚开始骑马速度不敢太快。
后来她渐渐发现自己似乎骑术算得上精湛,胆子便大了起来。
她一扬马鞭,骏马吃痛,一声嘶鸣之后犹如离弦的箭一般飞驰而去……
躲在草丛里的两人吃了一嘴灰。
“大小姐这等骑术不输男子,不愧是王将军之后!”
“龙生龙,凤生凤,地鼠的儿子会打洞。我就说吧,那个娇滴滴的苏妙雪肯定是个冒牌货吧!”
“行了行了,别说了,咱们快跟不上大小姐了……”
苏怡言毕竟只是个弱质女流,她一路上都十分警惕,害怕遇到山贼匪徒。
可奇怪的是,这一路上都十分平静,她就这么顺顺利利地抵达了京城。
第二小章
苏怡言在小村子里待久了,初来乍到,被眼前京城的繁华给震撼了。
往来的马车川流不息,人群摩肩接踵。街道两旁高楼林立,沿途街边有好些叫卖的商贩。
她有些不知所措地呆在了原地,久久没有动弹。
京城与小村子不同,如此的繁华,有这么多的人,她要如何才能找到她的夫君?
“包子,刚出笼的包子!”不远处,小贩卖力地吆喝着。
苏怡言正好肚子饿了,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小摊前。
那蒸笼里的包子一个个都长得白白胖胖的,热气腾腾地飘着香味。
“姑娘,买包子吗?不是我吹,我家的肉包子可好吃了。”小贩热情地招呼道。
“麻烦给我拿两个。”
“好嘞。”
小贩用油纸给她装好,付钱的时候苏怡言傻眼了。
京城里,一个肉包子竟然要三文钱。
她摸了摸自己荷包里的碎银,脸上愁容满面。
京城的物价如此高,她每日还要住店吃饭,这点银子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她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恐怕夫君未找到,她的银钱就要花光了。
为今之计,她只能先找份活干,赚些银钱维持生计。
可这世道女子艰难,在京城这样的地方抛头露面容易多生事端。
特别是苏怡言那样的样貌,原本少女的青涩娇俏居多,如今经历过了男女情事,眼中更添几分勾人心魄的波光潋滟。
再加上那身玲珑有致的身段,几次都被东家用不怀好意的眼光盯着,甚至还有想上手摸她的。
无奈之下,苏怡言一咬牙去铺子买了些胭脂水粉,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灰扑扑的普通女子,扔到人群里都找不着的那种。
苏怡言因为识字,在书斋里寻了份打扫整理书籍的活,管吃住,工钱给的不多,但胜在清闲。
老板娘知道她是来寻夫的,心生同情,每日不忙的时候都允许她出门打探自己夫君的消息。
只是一连好几日,苏怡言一点头绪都没有。
“别急,这种事情急不得,缘分到了,说不定就能碰到了。”花娘安慰道。
巷子中,一辆华贵的马车正停在那里。
车帘一掀,白衣墨发的如玉少年从马车上下来。
今日为了见苏怡言,林清墨褪去了墨色衣衫,换上了她最喜欢的白衣。
“人呢?”他皱了皱眉,语气中是明显的不悦。
“殿下,属下该死,大小姐一转眼就不见了。”
几名护卫跪着,瑟瑟发抖。
这位九殿下瞧着初出茅庐,温和好说话,统领王家军不过数月,就以铁血手腕将王家军上上下下治理得服服帖帖。
“一人五十大板,自去领罚。”
没有温度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五十大板下去,半条命都没有了,生死由命。
但护卫们还是咬牙应了。
他们一路悄悄护送,进了京城便都有所松懈。
眼见苏怡言进了一处水粉铺子,挑挑选选许久,他们找了对面的一家茶水铺子喝茶闲聊,等发觉不对时,人早已没了影子。
的确是他们之过。
军纪严明,九殿下赏罚分明,他们心服口服。
出宫前的喜悦消散得一干二净,林清墨心里一阵烦躁。
他下意识地随心走动,走着走着,忽然顿住了脚步。
眼前的书斋分外熟悉。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抱她,便是在此处。
她的脸苍白如纸,裙摆上是鲜红的血迹,轻飘飘的如同一片羽毛躺在他怀中……
不知不觉,他推开了书斋的门,走了进去。
花娘迎了上来,转头朝里面吩咐:“棉棉,给客人沏一壶茶水……”
苏怡言在里间将茶水准备好,小心翼翼地端了出来。
却只瞧见空无一人的座位,和座位上放着的一锭碎银。
苏怡言手中端着茶水,一脸疑惑:“客人呢?”
“方才那位公子有急事先走了,你也辛苦了,这茶你就自己喝了吧。”花娘解释道。
她拿起桌上的碎银,顺手分了点给苏怡言:“见者有份。”
苏怡言感激不尽。
“这位客人真是大方,像这样的多来几次就好了。”
花娘拿着那锭碎银,扭着腰肢又坐了回去。
过了几日,书斋接了笔生意,要给大户人家家中的小少爷送一批启蒙类的孩童书册。
“棉棉,我这里走不开,你帮忙送一趟吧。”
花娘忙着对账,掌柜的出去寻稀奇的古籍去了。
苏怡言应下。
她背着书箱,按照花娘的交待走了老远,终于找到了那户人家。
只见朱红大门高耸,上面挂着一块气势非凡的门匾,上边用金漆龙飞凤舞地写着“静安侯府”几个大字。
她愣愣地站了一会儿,一种莫名的复杂情绪在心中滋生蔓延。
房门一角忽然打开,一名小厮朝她招了招手:“你便是书斋派来给小少爷送书的?”
她点头称是,小厮将她领进了府。
走进府内,到处张灯结彩,树上系满红绸,屋檐上挂着许多大红灯笼,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贵府中这是有喜事?”苏怡言好奇地问了一嘴。
那小厮笑道:“那可不是,是桩大喜事!咱们府上的长公子回来了,据说不日就要同郡主大婚。我们老夫人高兴,命人将府中提前布置好……”
“书箱放这里就行……”
“……姑娘,你怎么了?”
“没什么。”
苏怡言笑笑。
不知为何,方才她只觉得心中一窒,不受控地感到难过。
可细细一想,别人成婚,又与她何干?
一定是方才路上日头大,自己中了暑气。
回过神来,苏怡言口中说着吉利话:“郡主身份贵重,贵府公子能娶到这样的女子,真是好福气。”
那小厮瞧她那副拘谨的模样,不禁笑道:“姑娘怕不是京城人士吧?我们公子乃二品少傅,配郡主那是绰绰有余。”
两人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一道男子清朗的声音:“怀佑,慢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