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结婚生子考大学
作者:墨山君 | 分类:现言 | 字数:34.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8章 在京市第一桶金1
李若安看着眼前的繁华包厢,还有这些精致的菜品。
再看到蒋欣欣和孔悠悠她们身上精致的服装,自己媳妇身上穿的虽然也是好看的衣服,但是他觉得他媳妇可以穿的更好。
上次出差时,听说上面已经有了什么改革,好像还是关于经济方面搞钱的。
双胞胎三岁了,媳妇也大二了,京市是那么的繁荣,在这里定居是真的不错。
还可以接爸妈来这里养老,大哥常年在部队,他代大哥养爸妈是应该的。
小弟也到年纪读中学了,京市的教育总会比老家苏市那边好点的。
但是这一切都要用到钱,媳妇的那点存款是她的,家里的得靠他去挣。
运输的工作,回头再看看。
政策下来了,估计有更好的路子。
他还年轻,可以去闯,就像当年冒着风险倒买倒卖一样。
现在不多赚点钱,以后就难挣钱了。
看着高兴的吃着蛋糕的双胞胎儿子,还有媳妇,媳妇的朋友,李若安心生感慨。
大队里还有人说他媳妇凶,脾气不好,不会交到什么朋友。
再看现在,那一堆知青,那几个室友,这朋友,算少吗?
李若安无奈的笑了,不再想大队里的事和人,他上前给双胞胎儿子一人戴了一个小帽子。
这两顶卡通帽是带他那个师傅从南方那边淘来的,适合小孩戴。
果然,戴上帽子的两兄弟更萌了。
引来蒋欣欣和张小芳等人的哄抢,不过她们也注意分寸,不会弄疼两兄弟。
开心的过完生日后,何毓淇找了个时间跟李若安说起改革的事。
泡了一杯红枣枸杞茶,何毓淇拉着李若安的手坐到床边。
“若安哥,你觉得你现在对于司机这份工作,感觉怎么样?”
说真的,如果李若安想继续做司机的话,也可以,就是以后会很辛苦,挣的也没有人家去南方发展的多。
而且,等经济真正发展起来,司机的工资就更比不上抓住春风赚到第一桶金富起来的人。
不过,即使李若安继续在运输队待着,他们一家也不会生活困难。
她的手感慢慢回来了,现在已经设计好几幅设计稿,就等着找买家了。
听说,蒋欣欣他家大哥好像是开服装厂的,改天问问她,如果他大哥有这个意向,她何毓淇就开价低点,就当还蒋欣欣和孔悠悠的人情了。
当然,若是合作的好,等她有能力也开个服装厂,说不定他们可以继续合作下去。
现在嘛,还是先解决她老公的工作吧。
李若安看着自己的媳妇,他沉思了会,说出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
“媳妇,去年年底,带我的那个师傅跟我说,现在南方那边开放了,是真的吗?”
李若安知道自己平常也不会去买报纸看,除非是有什么特大新闻。
像这一次的什么改革,他也只是听说,还没有得到具体的消息。
哎哟,想不到这个男人耳朵还挺灵,但她能说实话吗?还没有实行真正的改革呢!只是一个实验,改革真正开始还得到今年的7月中旬。
不过,这种类似于未卜先知的事,还是不说出来危言耸听了。
“咳咳,我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的报纸,还有老师的口中了解到,这个改革去年年底只是提出这么个概念,还没有真正开始。”
“不过若安哥你放心,这个改革它既然已经提出来了,那么必定就有它存在的意义。”
“南方那边其实发展比内陆这边快的,若安哥你还记得当初我给你讲的贸易还有运河、港口、外国等,这些知识吗?你还记得当初第一次来我家时的情况吗?苏市那边的供销社和黑省的供销社是不是区别很大?现在你再看,和首都比,是不是区别也很大?”
看见李若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何毓淇才松了一口气。
她也不能明说,快点去南方发展,改革的春风就是从那边吹起来的。
特别是粤市、海市这几个大城市,经济的发展真的就像火箭升空,咻的一下,串的飞快。
思考了很久的李若安,决定还是听听自己媳妇的意见。
“媳妇,你觉得我要是也去南方那边看看,行不行?”
“行啊,怎么不行了?若安哥,男人,就得有一股闯劲!”
你知道第一批懂的下海去闯的人后来怎么样吗?某地产大佬、某娱乐大佬、某酒店大佬,等等,全部身价都是好多个小目标。
即使不是大佬,也是各个行业的领头人物。
再不济,身价也是几千个w。
哇哦,她要是出生在那时候,绝对要去闯闯,当富婆,哈哈哈。
“可是,政策不是还没有下来吗?现在去,不会连累媳妇你和孩子吧?”
看着眼前一脸担心自己和孩子的李若安,何毓淇感动的要掉金豆豆了。
但是,感动归感动,钱钱还是要挣的。
不过,走si的话,这个是很严重的。
当年可是见到一个就抓一个,判的可严了。
“若安哥,你要是去南方发展,是不是要搞你之前在榆树湾那边的……”
何毓淇没有说完的话李若安听懂了,他其实真有这个意思。
就拿上次那两顶卡通帽来说,他买那两顶卡通帽花了十块,五块钱一顶。但是师傅他在那边拿货只要两块钱一顶,净利润挣三块!
这是高暴利啊!
即使会有被抓的风险,他也想去闯闯。
他连黑市都不怕,这个,也不怕。
“媳妇,我想好了,我要干那个。小心一点,总会没事的。我还有你,还有两个小混蛋,我不会狠心丢下你们娘仨的。”
狠狠抱住自己的媳妇,李若安喟叹。
他也怕si,但是他要给媳妇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京市又繁华又方便,定居的事是板上钉钉了。
在京市定居很难,但他努力去做。
他不会让媳妇毕业了回老家,他要给媳妇赚钱开厂子开公司。
媳妇成绩那么好,设计的服装肯定很多人喜欢。
自己去卖稿子,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做老板。
风险大又怎么样?他李若安,什么哭没吃过?现在只不过再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