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结婚生子考大学
作者:墨山君 | 分类:现言 | 字数:34.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7章 租房子2
一个星期后,何毓淇他们搬进了新家。
开学日子越来越近,何毓淇也要开始准备上学要用到的东西。
因为文文和闹闹还小,所以何毓淇打算到学校熟悉之后,大概一个星期就会跟辅导员申请走读。
京市的百货商店比榆树湾那边的供销社大的多, 种类也多,起码就自行车来说,都比乡下的要多要好。
即使何毓淇想买一辆,现在也还是需要自行车票。
她和李若安都不是工人,去哪里找自行车票,系统又走了,还是等到不需要自行车票时再买吧!
以后要是需要自行车了,可以找找其他不需要自行车的买辆二手的,再不济还有公交车和货车这些交通工具,也不一定非得要自行车。
百货大楼的一楼是卖生活用品,通常的就是温水瓶、搪瓷面盆、搪瓷茶缸、搪瓷碗、搪瓷痰盂、铁锅、砂锅、笤帚扫把、布鞋、球鞋、雨靴.....
品种虽不多倒也是琳琅满目的,价钱比外面贵一点,但是质量有保证。
二楼有布匹面料,到了冬季也有卖粗纺的毛线,可以买来织毛衣。
这个楼层自然是我们蕞喜欢的,这里有女孩子喜欢的各种印花布料、线呢面料,女孩子自然是喜欢印花面料的,但是大人们不愿意买,因为纯棉印花面料单薄,也只是适合夏天穿,而线呢面料厚实很多,也耐脏,可以穿很长的季节。
所以,一般家长是不会经常来这里买布的。
布料是缠在一块薄木板上,一匹一匹的排在柜台上,当你选中几块就可以请售货员取下在柜台上确认。
在确认了面料后售货员也会再确认你真的有购买的布票,然后售货员按尺计算卖布,剪下前售货员会多放一点尺寸。
旁边买布的和看热闹的都会说,“多放一点吧!反正我都买这么多了,就多放点。”
售货员会笑着说,“你看,放了这么多了。”
何毓淇看着这些在执着于多放一点布的大姐大妈们,还有售货员的巧舌如簧、游刃有余,顿时觉得大开眼界。
所谓多,也不过半寸而已,但对于买布的人来讲就是大大地实惠了。
买布前,何毓淇发现售货员会将布票和钱夹在一个铁夹子上,通过头顶上方的铁丝线滑到中央收银台上,那边收完钱再把找零和盖章的票据划了回来,交易也就算完成了。
就这样,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拿着面料的人骄傲地走了。
啊,何毓淇心里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就好像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而她在后世生活了二十几年的人,面对这一切都感觉很奇怪。
在后世,买衣服可以直接去实体店,或者在某宝,某多多,某东,等等,在这些软件上面买。
买回来发现不合适了,只要不影响人家二次销售,都可以退回去叫商家重新发过合适的衣服来。
不像现在,是自己拿布回去做。
家里有缝纫机的还好,这样做一件衣服也不用多久,眼睛也不会疼。
但是家里没有缝纫机的,就麻烦了。要用手用眼,一针一线的缝一件衣服。到后面,眼睛会被熬坏,看东西就会模糊不清。
所以,还是发展好的时代好,现在的时代,还处于正发展或者准备发展的时候。
要实现后世的繁荣,还得要二三十年呢!
看完买布的,何毓淇又看到了一个针织柜台。
在里面,有各式毛衣。
她给自己和李若安买了两件毛衣,给两个双胞胎儿子买了两套衣服。
二楼除了布料还有蚊帐卖,原来的蚊帐都是棉纱做的,虽然也有空也很薄,但终归是太厚重透气性也不好。
所以后来八十年代的化纤蚊帐出现后,以它的轻薄和透气性好迅速占领市场,也成为一个时尚的标志,同时也成就了后来的青年某杨百万蚊帐品牌。
何毓淇在卖蚊帐的地方买了几床蚊帐,这样即便冬天没有什么蚊子,也可以把蚊帐挂起来,起到一个私密保护的作用。
而这个时候,又不得不提一下,京市的新华书店了。
新华书店是孩子们喜欢的地方,这时候的书店买书的人未必很多,但是看书的人是真多。
因为书本这个东西,不是粮食,不是肉。在这个普遍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时代来说,没有多少人愿意拿出工资的一部分来买这些不能吃只能看的书。
所以,书店里可以免费看的书就成为了很多爱好读书的人的经常待的场所。
也导致了小小的书店,挤了一堆热爱读书的人。
走过了书店,发现前面几家店竟然是卖吃的。
不是零食,而是热气腾腾的饭菜、粉,等等。
何毓淇一一看过去,发现还真是品种多样。
逛了这么久的街也累了,她拉着李若安,带着两孩子,走进了一家羊肉面馆。
这家羊肉面馆应该味道不错,环顾四周,整个店坐了七七八八。
李若安把文文给自己媳妇抱着,让她带着孩子去找座位,他就去前面点餐。
隔着纱窗,依稀能看见里面的东西。
羊肉一大盆,腌好的卤好的,就放在一边,旁边还有一些配料,一旁还有几大盆粉。
纱窗里面的人看见李若安来到窗口,“同志,要点什么?羊肉汤还是羊肉面?羊肉粉也好吃。”
看着眼前那个小板上面的价钱,李若安挑了挑眉,这价格,还算可以。
羊肉汤一毛一碗,羊肉面和羊肉粉都是三毛一碗。
李若安要了一碗羊肉面一碗羊肉粉,还有两碗羊肉汤,花了八毛钱和两斤粮票半斤肉票。
等到里面的人做好递出来,李若安就一一端到自己媳妇和孩子的那一桌,靠墙靠后门那一桌,旁边还有一两桌客人,正在吃面。
看见李若安过来,也就是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继续吃面了。
“媳妇,面来了,你要粉还是面?汤等一下再喝。”
看着眼前散发着热气的汤粉,上面满是羊肉,这料还挺足,不像后来的,哪里有这么多肉呢?
喂两兄弟喝一口,自己又吃一口粉,何毓淇嚼着嘴里的粉和羊肉,不时和李若安交换意见。
这粉真不错,以后可以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