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七零年代结婚生子考大学

作者:墨山君 | 分类:现言 | 字数:34.4万

第35章 送礼1

书名:我在七零年代结婚生子考大学 作者:墨山君 字数:1959 更新时间:2025-02-21 02:12:47

背着背篓的何毓淇,吃过晚饭后,去给大队长他们送中秋节礼了。

要送四份节礼,大队长家、大河婶家、槐花婶子家,还有李奶奶家。

每家都是一筒五仁月饼、半斤红糖、半斤水果糖、一斤猪肉,李奶奶牙口不好,多给一罐水果罐头和一盒雪花酥,大队长和大河叔、爱党叔家则多一瓶酒一包烟。

走出知青点后,趁着无人注意,何毓淇从空间拿出几瓶没有标签的二锅头,一斤重的几块猪肉,还有几包不用烟票的阿尔巴尼亚烟,放到了背篓里。

在去送中秋节礼的路上,何毓淇还遇到了好多出来散步的大婶大娘,有些还是熟面孔,比如花婶,冯大婶。

“何知青,去哪啊?上山吗?”

“这么晚就不要上山了,不安全哩。”

“谢谢花婶、冯大婶关心,我不上山,我找大队长有事。”

“那就好,可千万不能这时候上山啊,不安全。”

听到一个劲儿让自己不要傍晚上山,何毓淇很感动,真是可爱的大婶。从兜里拿出糖果,其实是从空间里转移出来的,一人一把塞到花婶和冯大婶手里,然后何毓淇留下一句,“几颗糖给孩子们甜甜嘴,婶子们再见。”就走了。

花婶和冯小草看着手里的糖果,有水果糖和大白兔奶糖,一颗得几分钱,这一堆起码得五毛了。

“你说何知青这孩子,这是干嘛呀?这……”

花婶有点手足无措,她也没帮何毓淇什么忙,怎么她还给糖呢?

冯小草则是盯着手里的糖若有所思。

“拿着吧,何知青这是在感谢俺们让她不要这时候上山呢!”

“这也太大方了,不值当啊!”

“何知青刚才说去找大队长,俺看那背篓里指不定是什么呢!走吧,这何知青啊,懂得感恩哪!”

冯小草说完,拉着花婶到另一边闲逛去了。

“大丫,二丫,三丫,你们在门口干什么呢?”

何毓淇刚到大队长家,就看见春花婶子家大丫三姐妹低头看地,不知道看什么。

听到叫她们,大丫她们忙抬起头,发现是何毓淇之后,忙起身跑到她身边。

“小何姐姐,小何姐姐……”

三个小孩子围着何毓淇打转,姐姐长姐姐短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何毓淇是她们妈呢!

“乖,喏,一人两颗,不能多吃。”何毓淇从兜里拿出事先放好的大白兔奶糖,给了大丫她们每人两颗,顺势摸摸她们的小脑袋。

看到何毓淇手里的糖,每个人都拿了两颗,拿完还跟何毓淇道谢,即使是大丫三丫也是。有个这样的娘,孩子却没长歪,春花婶子功不可没啊。

听到门口的喧哗,刘春花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出来看才发现是何毓淇来了。

“小何知青,快进来,站门口干啥?”

看到大丫她们手里的糖,刘春花刚想发作,被何毓淇拦了下来,

“婶子,给孩子们甜甜嘴的,刚才她们可乖了,一见我就姐姐长姐姐短呢!”

听到不是自家孩子歪缠,刘春花松了口气。

“婶子,怎么不见大宝小宝?”

“搁屋里睡觉呢!进屋吧?别站门口了。”

拉着何毓淇到堂屋坐下,刘春花倒了碗白糖水给何毓淇之后,进房间叫大队长出来。

听到动静的夏冬也跟着从房间里出来,看见是何毓淇,对她翻了个白眼后,又撇撇嘴进房间去了,搞得何毓淇都无语了。

喝了两口糖水后,何毓淇就从放在地上的背篓里拿出给大队长家的节礼。

一筒月饼、一瓶二锅头、一包阿尔巴尼亚烟、一斤包好的猪肉、半斤红糖、半斤水果糖,一一放在桌子上。

大队长和刘春花看到这么多东西,以为何毓淇要办什么大事,拿这么重的礼,这事不会不好办吧?原本高兴的心情又变得忐忑了起来。

“过去的几个月里,谢谢大队长和春花婶子对我的照顾,中秋节快到了,这是我给你们的节礼。”

啊,是中秋节节礼啊!

听到是送中秋节节礼的,大队长和刘春花都松了口气,不是求办大事就好,转而又想,这礼也太重了!

“小何知青,用不了这么多,一筒月饼就够了,剩下的带回去,这得多少钱啊?你一个女孩子来到这里,要多为自己考虑……”

听着春花婶子絮絮叨叨,看到大队长严肃的点点头,何毓淇觉得自己真是命好,遇到的大多都是好人。

“大队长、婶子,这不值什么的,我还嫌少了呢!这几个月你们一直对我很照顾,我不是不知感恩的人,你们安心收下就好。我就不坐了,我还得去别家呢!”

何毓淇说完,不等大队长和刘春花反应过来,连忙背起背篓离开了,走到门口时,又摸了一把大丫她们的小脑袋。

“当家的,你说这小何知青跑什么?俺还能把她吃喽?她说还要去别家?还去谁家?”

刘春花心里隐隐有猜测,但又不敢相信。

“估计是大河他们几家吧?平时除了你,就是他们几家媳妇对何知青好点,应该还有李老太家。媳妇,这烟和酒?”

大队长的眼睛快要黏到何毓淇带来的烟和酒上面了,正想偷偷摸摸藏起来,刘春花当没看见大队长那委屈的神情,一把抢了过去。

“酒先放着,烟也少抽,肉等一下就腌起来,这几天孩子们有口福了,其他东西就先放着。还有这月饼,今年咱家自己都省了,这有六个呢!赶明儿再去买点回娘家的就够了。”

“小何知青是个好孩子。”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