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荣耀
作者:陈叔挚 | 分类:历史 | 字数:66.2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二章 朝议
程知节和李大亮,张口闭口妾妇之道,可是伤了一众文官的颜面,而二人继续作战的主张,更是让激怒了他们的情绪。
向来不怕事大的尉迟敬德,也是一口一口鸟人,气的孔颖达和令狐德棻,差点没背过去气去。
眼见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等重臣讳莫如深,太子承乾也是耷拉着脑袋缄口不言,魏王李泰来了精神。
先是对阶上的李世民行了一礼,然后便是有礼有节的劝双方制怒,申明咆哮金殿的后果,然后又阐述了皇帝礼敬功臣和儒臣的政策,真真切切是一派贤王的模样。
可甭管是狐假虎威,还是真的被李泰所折服,两伙人吹胡子瞪眼,各自冷哼着,退回了班中。
而有些得意的李泰,也微笑着,举笏对阶上言道:“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瞧李泰那假惺惺的作派,李承乾就感到恶心,可听到他弹劾的是杜璟,李承乾瞬间觉得,有时候被人家抢风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李泰端着笏板,挺着肚子侃侃而谈:“杜璟目无法度,杀性太大,阎诺二州部贵族及家眷三千余人,这么多人,连商量都没跟韩都督商量,两战两戮。”
“陛下早年就告诫过军中诸将,不要乱杀人。他把城池攻下来,人都杀光了,还要城池有什么用呢?”
“就为了那所谓的战术,调动敌兵的注意力?朝廷的颜面,陛下的声誉就不要了吗?”
“杀降不吉,屠戮太甚,怨气盈结,难免殃及自身,杜璟少年早逝,焉知不是此缘故!”
李泰的心情是美丽的,这一年来,他每次都收拾杜璟,可每次都是被他耍了,搞得李泰是憋气又窝火,还无处宣泄。
现在好了,他死了,一了百了,就算父皇再看重他的才能,人死又不能复生。李泰就是要狠狠地踩着他的牌位,给那些与杜璟交好的人看。
哦,听到这,李世民要再不明白,苏勖和王珪为什么蹦出来,那他这把年纪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恩,还有萧瑀,多半也是被听了他们的小话,才蹦出来的。
恩,压下了心头的火,重重地轻了嗓子,李世民尽量克制着表情和语气:“李泰,你觉得朕应该惩罚他?要知道,他可是为国捐躯的将军!”
顺杆子爬的李承乾也见缝插针,面带不忿之色,拿着大哥的架子训斥道:“四弟,我大唐向来厚待功臣,你可要慎言啊!”
李泰这人性格阴鸷多忌,太子越是要挡的事,他越是要成事,比如建立文学馆,这就是与李承乾博弈赢来的,他不需要李承乾对他指手画脚。
“功臣?功臣的定义,还用臣弟提醒您吗?开国之功,例如房杜二相,定邦之能比如卫、英二公。杜璟一介偏裨之将,何德何能,可称功臣?”
“臣闻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法若不行,何以服人?杜璟为小利,坏我君父之声誉,败坏国家律法,其罪比之战功要大。”
怼完了太子,李泰对阶上拱手,请皇帝以法为先,切勿骄纵了领兵将领。否则,日后人人效法,天朝仁义之名必为所累,结怨四方,沦为众矢之的。
所以,李泰以为皇帝应该下旨,褫夺杜璟的官职,对其战功不予表彰,对其罪责要向三军申明,以示朝廷奉法治国之诚!
李泰这话一出,李承乾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激动、喜悦涌上心头,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心情。
这一刻,他看到了李泰失宠的曙光,战胜这个伶俐的胞弟,也许正如张师傅所说,要有耐心等下去,等他自露马脚。
瞧,契机这不就来了,若是李泰为搏虚名,对亲兄弟落井下石。他那腰腹洪大从前在父皇眼中是满腹经纶,现在怕就是小肚鸡肠,不能容人了。
李承乾算是说对了,只见李世民挑了一下眉头,面带不悦道:“李泰,你书读的是不错。可行伍之事,你是个外行,就不要掺和了。”
“再说下去,就要在诸卿面前贻笑大方,真成赵括、马谡之流了。承庆殿有几本兵书,赏你了,好好学学,去拿吧!”
李泰懵逼了愣在原地,父皇这是一点颜面都没给他留,直接把他的嘴封了,再说下去那铁定是雷霆之怒。李泰叹了口气,不甘心的躬身谢恩,转身退了下去。
而见此情形,半阶上的李承乾则是跟三伏天,喝了凉水一般畅快。上一次李泰这么狼狈,还是他唱尿床歌的那次。
皇帝发怒,哪怕是训斥自己的儿子,也非人臣所敢置喙,以房玄龄、长孙无忌为首的诸臣工,纷纷躬身行礼,请圣人息怒。
“臣等有罪,请陛下息怒。”
......
而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冷哼一声,随即不咸不淡的哼道:“你们哪有什么罪,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说到底是朕这个皇帝,凉德薄能,才教出这么个混账东西来,让卿等看了笑话。”
“这个逆子,鹦鹉学舌,人云亦云,那里知晓战阵之事,事急从权的道理。难道为了那两部的叛臣,就置我松州十数万军民的安危于不顾吗?”
班中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了一眼,尽皆讳莫如深,二臣都知道,这时候说什么,圣人都听不进去。
圣人这辈子,最忌讳的就是手足相残,他自己做过了,怕遭因果,最大的希望就是皇子们兄友弟恭。可现在,不仅是太子和魏王,连带杜璟都卷进去了,怎么能不动怒!
否则,凭魏王在御前的荣宠,圣人对他喜爱,又有这么多朝臣附议,兴许就让他得逞了。
陛下虽说骂魏王是赵括、马谡之流,又何尝不是在说萧瑀、王珪等人,他们是想再进言,可皇帝把话说到这步了,他们还能说什么,只能老实的回班中站着。
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师,申国公高士廉,见局面这么尴尬,出班举笏道:“恭请陛下乾纲独断!”
这个台阶递给的好,黄门侍郎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及杜淹、杜正伦等一班臣工,也纷纷附和,请皇帝乾纲独断。
“好啊,那朕就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