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江家媳妇要发家

作者: | 分类:现言 | 字数:38.4万

第113章 还债

书名:江家媳妇要发家 作者: 字数:2070 更新时间:2025-02-01 02:04:45

“唉,只能试试了,今晚先给爹妈和治民讲一下,先看他们的意见吧。兄弟多也烦人,要是一个吧,有事了,又觉得没有人帮自己。”

天越来越晚,院里的终于走完了,江治家还处在兴奋中,对于尹梦花进公安局的小事以经没有放在心上了,脑子里全是如何用摩托车来致富。

“行了,睡吧,高兴个啥劲,这点小生意看把你乐得,人家江文玉那制砖厂才是大生意,大投资,明天就别出去收玉米了,先把家里田地收拾一下,爹也那么大岁数了,总不能让他一人天天在地里忙,务秧,种菜,油菜有的开了花,有点还没有开,看要不要施肥哟。”

江治家一愣,反应过来后上前扑倒她,在脸上亲了一口,说道:“遵从老婆大人的吩咐。”

日子过的很快,尹梦花发现猪饲料真的很管用,圈里的小猪用眼睛都能发现长的比以前快了不少,就又去镇上抓了五只小猪,就这十来只猪天天都把她拴在了家,那里也去不了。

插秧、收菜仔、栽红薯,一直忙完到五月底才有一点空余的时间,江治家白天收玉米,晚上就和一些村民去放钩,只是钩回来的鱼都煮给尹梦花吃了。

尹梦花的小肚也鼓起来了,不是很大,但还是比较明显,在家更是受不了特殊照顾,除了喂些家畜,就连镇上都很少去了。

江小慧中考完了后,就一直跟尹梦花住在山下,嫌弃老妈再啰嗦了,有她的帮忙,尹梦花轻松不少,还能抽出时间做点小孩子的衣服。

江文玉也终于把家里分了,河边的小山头也承包下来,只是制砖机还没有送到。

江坤最近送来了不少的电线杆,老婆何秀也怀了孩子,干劲很足。尹梦花听说就这一两月内就能把电线扯好,就能通上电 了,心里想着肚子的孩子真是有福气,一出生就能看到电灯。

饲料根本就是跟不上村民的需要,还好孙池去县城拉粮时带了不少,江治家花了三天时间,才把班车带到镇上的饲料全拉回来。

转眼江小慧又要开学了,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尹梦花特地奖励她了两套衣服。

时间在一晃,秋收忙完了,尹梦花的肚子也更显大了,毕竟怀了七个多月了,小麦也种上了,农村终于活儿不多了,这天一大早,尹梦花迎来了第一个来还饲料钱的人。

“梦花在吗?”

正坐在凳子上做小孩衣服的尹梦花听到声音,忙回答道:“在,在,姚婶,你怎么来了,背的啥呀。”

姚和英进了院子,把背蒌放下在地上,回答道:“梦花呀,跟你商量一个事,你看我从你这里拿的饲料呀,本应还钱,但是小孩上学,家里开销大,我说反正你家收玉米也是拿去卖,你看我就以玉米来抵钱行不,你按市场上多少钱一斤算就行。”

尹梦花一手扶着腰,慢慢走过去,伸手从背蒌里抓起一把玉米看了看,都是晒干了的玉米,还很干净,就笑着回答道:“可以,可以,你称了嘛,这一背多少斤呀,我这又不方便称。”

姚和英一听,高兴地说道:“称了,你康朝叔称的,不会骗你,他这人死要面子,家里没钱吧,还不好意思背玉米来还帐,所以我就来试试,女人嘛,可不管什么面子的,这次我背的少,五十斤,如果可以,我回去在和你叔都背来一齐还了算,再拿两袋饲料,这饲料真是好,我最小的猪都快两百斤了。”

尹梦花十分相信农村的淳朴,笑着说道:“那好的,没问题,只是要麻烦姚婶你给装到袋子里一下。”

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每次交玉米时候重新装袋子太麻烦,后来收回来的玉米都是直接装到袋子里。

姚和英非常配合,尹梦花牵开袋子,两人一起把这五十斤玉米装进去,她忙着回去告诉康朝,人家尹梦花同意用玉米抵饲料钱。

尹梦花拿出记账的小本,记下了江康朝 五十斤玉米,价格四毛三。

姚和英很快就把她可能用玉米抵帐的事传出去了,村里有空的人家就陆陆续续地背着玉米来还帐,把尹梦花忙过不停,后来索性不管了,你报多少是多少,自己装袋子,告知多少钱一斤。

可到了下午太阳不是那么大的时候,来了一个特殊的人,村里的五保户江德宇,一辈子没有娶上老婆,今年都65岁了,虽然国家有支持,但自己还是养了两头猪,这不他也背着背蒌来还账。

尹梦花看着走路打着拐杖的江德宇走进院子,忙着说道:“唉哟,德宇爷爷呢,不是说了那袋饲料送给你了嘛,你怎么也背着玉米来了呀。”

因为尹梦花不能去帮忙卸下背蒌呀,来还帐的村民纷纷帮忙,还劝着他说:“唉哟,叔呢,不就一袋饲料嘛,人家梦花都说了送你,你还背来。”

“唉呀,你怎么背的红薯呀,他家又不收红薯。”

“梦花呀,我老了,但知道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这饲料你不要钱可不行,都不容易,我呢种的地少,玉米不多,这红薯却不少,所以我来问问,我还这红薯可行呀。”

“行,怎么不行,德于爷爷,年纪大了,就一要做了,村里一人给你一斤粮食,也够你吃一年了了。”尹梦花忙笑着回答。

“哈哈,我还能干两年,实在干不动了,就不干了,这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斤,你那饲料我听说不便宜,但猪吃了确实长的快,你称一下,看还差多少,我没事一天背一点给你。”

“够了,这红薯呀,也不便宜,和玉米一个价,叔,帮忙把德宇爷爷的红薯倒在厨房里角落里一下。”

来用玉米还帐的村民们纷纷夸道:“梦花这事办的漂亮,这德宇高兴了,没有辱没他这些年坚持的人品,还帮了德宇大忙。这红薯镇上都没有买卖,那和能玉米一个价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