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女福满园
作者:花幼离 | 分类:古言 | 字数:113.7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2章 故事书计划
采到人参的事说过后,莫紫菀就开始说起了自己真正想要问的事情来,“干爹,我有其他事想和你说。”
“什么事?”韩书贤低头看向莫紫菀问道。
莫紫菀上前拉着韩书贤的手,“林子哥哥他们读书的事,我想给他们印一本课外书,想让干爹帮我出出注意。”现在印刷也方便了,只要确定好书本内容就可以印刷。
“哦?你想印什么样的书给他们看!”韩书贤不知道她又有什么想法了,甚至有些期待她的这些想法。
每次她的想法都会出乎人意料,让人眼前一亮,当然也让人为之一叹。聪明就不用说了,怎么能想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跑出来。
对于莫紫菀随时冒出来的想法,韩书贤并不追究她是怎么想的,因为他深知这世上就是这这么一种人,无论别人怎么努力去追赶,哪怕穷极一人也无法追赶的上。
他们生来就是不同的。
而菀菀明显就是这样的人,不管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期,还是蹒跚学步的幼儿期,以及现在,她都是有异于常人。
“我想印一本故事书!”莫紫菀刚说完故事书后又马上紧跟着解释起来,“通过读这本故事书后让大家能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并能提升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还有提升阅读的爱好。”
“但是故事得简短,不能太长,太长了大家不想看。”
“《三字经》不就是了。”韩书贤说道。
“可是若没有老师解读《三字经》,他们也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想要的是一本他们一看既能明白,就像我们说的话一样简单明了。”
想了想又补充道:“印一本像我们说话一样的故事书。”
韩书贤默默的回味着莫紫菀的话,像说话一样的书,接着试着代入了一下。
只一下便摇头,“这样的书怕有些不合适,若是以后不参加科举倒也无所谓,倘若他们以后有机会进学堂读书,这样的读物恐会带偏他们。”
“干爹小时候看过故事书吗?”
韩书贤摇头,怎会看这种玩物丧志的书?
“那干爹听过故事书吗?”
韩书贤还没回答,一路跟在两人身旁的,像个透明人一样的韩春霖终于找到话说了,“我听过,故事可好听了。”
“小时候听过。”等着韩春霖回答完,韩书贤才跟着回答。
“干爹觉得故事里面的内容怎么样?”
“有些尚可,余则一笑而过。”
“这是干爹现在的想法。”说完莫紫菀便转向韩春霖问道:“春霖哥哥觉得故事好听吗?”
“好听!”韩春霖肯定的答道。
“好听在哪呢?”莫紫菀又继续问道。
“故事很有趣。”说完又举例说道:“而且里面还讲了一些道理。”
“从故事里你都明白了哪些道理呢?”莫紫菀继续引导。
“人不能贪婪,做事上要坚持,要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韩春霖回到。
“从那个故事里听到的?”
“猴子掰苞谷。”韩春霖也打开了话匣子,“那只猴子也太贪心了,见一个拿一个,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韩书贤一脸懵的看向两人,“这是什么故事?”
韩春霖见自己老爹不知道,马上傲娇的回道:“这是菀菀妹妹想出来的。”
“干爹,你不知道我们小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喜欢简单的,一看就能明白,还有趣的书。”
说完喜欢的免不了抱怨一下每日课堂所学的书,“课堂上学的书无趣的很。”说完又觉得不对,“但是菀菀妹妹讲的就有趣。”
莫紫菀并不想成天教着他们之乎者也,或是通篇大道理,这样读书,很容易遏制住小孩子们的天性,既然不是人人都能靠科举出仕,为何不造就出不一样的人才出来?
三人说着话就走进了院子,韩书贤知道莫紫菀还没说完她想要说的,“我们去书房说。”
莫紫菀点头,还伸手拉着韩春霖,“春霖哥哥也一起。”
韩春霖有些不愿意,“我去陪妹妹玩会。”
“春霖哥哥不想听故事了吗?”莫紫菀拿故事引诱。
“你们这会又不会讲故事,再说明明还再等我呢。”韩春霖找着借口,。
“妹妹现在又没闹着要你陪,你就在旁边陪着我和干爹,等我们说完事了,我再给你讲一个他们没听过的故事。”
韩书贤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忽然有点明白了菀菀刚刚说他的话,说他不知道他们小孩喜欢什么!
有故事引诱着,韩春霖也再不说去找韩秋露了,跟着一起进了书房。
进到书房,莫紫菀便正式开始说起来,“干爹,你说我们书院里的学子,他们中有几人能考中后出仕当官?”
“这个倒是不多。”韩书贤半点也不敷衍她,又继续说道:“每年乡试中我院只有四五人上榜。”
“干爹可知落榜的学子们都是如何打算的?”
“除了屡考不中的人会另谋出路,剩下的都会再做准备,以望来年高中。”韩书贤应道。
说到考试,也是一叹,“可就是来年再考,也有很多人时运不济再次落榜,哪怕备考多次不中也常见的很。”
“所以我们要教他们的是不能死读书,读书是让人明事理的,不是认死理的,不能读到头发都白了,还在梦想着一朝高中的事。这样是在耽误自己,也拖累家人。”
“此路不通我们便换一条道走,所以我的故事不但是要让大家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还要告诉他们不能认死理,告诉他们读书的出路并不只出仕这一条,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可以当官。树立他们正确的理想观,并培养他们的爱好,有了爱好,即便是庄稼汉,也能种出不一样的庄稼来。”
袁隆平爷爷不就是这样么,有了他种植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才有了现代人们不挨饿的日子。
韩书贤也听进去了,每次大考中并不乏一些虚发斑白的老者,他们这样为了科举钻研一生,到最后究竟得了什么?
若家境还可的,倒也无所谓,但有些明明家境不好,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都还在指望着中举后改善门楣,这样的读死书,认死理的人确实是耽误了自己大好年华不说还拖累家人。
且再退一步说,这些人就算考中了怕也不能很好的造福一方百姓。
菀菀说的似乎也有那么些道理,这样的想法她可用在李林子他们身上,但却不适合用在书院,这要是用在书院,怕是会被说成耽误大家学业。
“若只是给林子他们看,倒也可试试。”不过后面还是补了一句,“你先整理一份出来,做出来了先拿给我看看,还有不能带去书院。”
“嗯!”莫紫菀就没想过她的想法会不同意。
虽然书院里所学的书从没有白话文这样的书,但只要书的内容好,就不该被拒绝。当然让她能有如此的把握,不过是自己仗着干爹对自己的宠爱。
但自己绝不会负了他们对自己的这份宠爱。
就像蜡纸印刷,活字印刷,还有午餐肉,他们都不是自己一时兴起而为。
故事书也是,没去书院前,只知道读书是件不易的事,但是去了书院后,才知古代读书更是不易,不说枯燥乏味,但也绝对是单调,先生讲课中虽有引经据典来调节课堂气氛,但这些引经据典也都是蕴含深奥的道理,不但听得没引起人的共鸣,反之还又增加了课业的难度。
课文的理解本就不易了,加之还增加了难度,学生们学的也是叫苦连天,且这样日复一日,长期的枯燥,疲惫,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厌学,学不进去。
基于在学堂里观察所得,和对李林子他们的了解,所以也才有了故事书的这一想法,她不想自己现在教的这些学生太早就产生了多学习厌倦的想法。要努力留住他们对学习的欲望,对新知识的探索。
好在干爹什么都支持他。所以接下来才开始商讨起故事的内容来,“我想先试着用白话编一两个小故事出来,干爹先给我一些建议。”
韩书贤想了想,“一些启蒙读物里的故事倒是可以用白话的方式写出来让大家看。”
“我也是这样想的,把典故通俗化,可以是《三字经》里的故事,也可以写成语里蕴含的道理。”
听她这样一说,韩书贤的担忧又少了一些,只要不是玩物丧志的书,白话就白话一点,这也没什么。
从韩家出来已是到了饭点,要不是有莫离来喊,她都留在了韩家吃饭。
吃过晌午后,莫紫菀也没跟着去县里卖药,下半晌还要教李林子他们读书,还得耗费精力,所以莫紫菀吃过饭后就回屋,抓紧时间午休一会,下半晌才有精力和他们耗。
躺在床上又把想要编撰的故事书想了一会,故事并不难,在她看来,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小故事。
只是这个小故事的诉说方式不一样,针对的人群也不一样。考虑李林子他们的年龄,七八岁,八九岁,十一二岁不等,虽有差距,但都不大,中和下来也就是小学三四年级的读物最为合适。
回顾了一下前世中小学时所学的课本,以及小学时喜欢看的课外书,很快便有了一些定稿。
内容上有了安排后便是书名,书名不能差了,一本书能不能引人翻开来看,首先是看书名,再是简介。
最好是一看书名便能知书意。
只是还没想出,便去见了周公,也不知她梦里见着周公时,有没有向周公请教书名该如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