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命宠妃跋扈嚣张独得帝心
作者:天生瓜六 | 分类:古言 | 字数:195.3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63章 石氏入选
哈达那拉氏双目圆睁,满脸写满了难以置信,身子止不住地微微颤抖,声音也变得尖利起来:“不可能!这…这怎么可能!我的茶水是最好的……”
俪珠微微蹙起眉头,神色冷淡且带着一丝威严,冷冷地开口:“把她的名号从册子上划掉。”
太监面无表情,尖着嗓子高声喊道:“两江总督哈达那拉恩恪之女,撂牌子!”
本来哈达那拉氏的阿玛身为一品大员,本可以直接保送到殿选。
但她却偏偏要自作聪明地作死,如此这般,任谁也帮不了她。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臣女……”哈达那拉氏惊慌失措,双手拼命向前伸着,脸上的惊恐与不甘之色愈发浓烈,整个人不顾一切地想要挣扎,结果直接被小金子迅速地拿出一块帕子,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嘴给堵上了。
经过了这场荒唐的闹剧,在场的所有嫔妃面色都变得十分难看。
而俪珠倒是神态悠然,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似乎并未觉得有何不妥,毕竟此次吃亏的是惠妃,她反而饶有兴致地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的好戏。
惠妃此刻脸色煞白如纸,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和极度的嫌恶,仿佛那难以下咽的茶水滋味还残留在口中,已经在她心里留下了浓重的阴影。
她怎么也没想到,哈达那拉氏竟然会蠢到如此不可救药的地步。
俪珠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戏谑之色,漫不经心地问道:“惠妃,这在地下埋了三年的雪水,味道如何?”
惠妃紧紧咬着嘴唇,眉头紧锁成一团,脸上呈现出一副苦不堪言的模样,委屈地哭诉道:“皇后娘娘,臣妾是真没有想到,哈达那拉氏竟然如此蠢钝如猪,臣妾喝了她那一口雪水泡的茶,怕是三天都吃不下饭了,您又何必继续挖苦臣妾呢?”
俪珠目光瞬间变得犀利无比,冷哼一声,语气之中满是威严:“真正蠢钝如猪的,不只是哈达那拉氏吧?”
惠妃顿时吓得浑身如筛糠般一抖,赶忙诚惶诚恐地低下头,战战兢兢地请罪:“臣妾知错。”
淑嫔一脸谄媚讨好的样子,斜睨着惠妃,阴阳怪气地笑道:“惠妃娘娘,皇后娘娘本来都已经好心提醒过您了,您却非要一意孤行地尝试一番,皇后娘娘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怎么能算是挖苦呢?”
顺妃的伯父之所以会在平定准噶尔的时候战死,这期间和大阿哥脱不了关系,所以顺妃对于惠妃一向没有好脸色。
如今抓到了机会,顺妃自然不会放过惠妃。
只见她在一旁忍不住捂嘴轻笑,眼中满是幸灾乐祸的神情,毫不掩饰地开口讥讽:“臣妾算是看明白了,皇后娘娘说话向来都是金口玉言,从来没有错的,谁要是不听皇后娘娘的话,肯定会吃大亏。惠妃姐姐这次算是尝到了教训,以后可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儿。”
惠妃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不让它掉落下来,声音颤抖着请示:“皇后娘娘,臣妾身子实在不适,想要先行告退。”
俪珠轻轻挥了挥手,神色慵懒,漫不经心地开口:“下去吧!”
惠妃如蒙大赦,匆匆忙忙地行了个礼,声音带着一丝哭腔:“谢皇后娘娘。”
俪珠眼神凌厉,表情严肃且庄重:“记得抄一千遍心经,供在佛前,好好静一静你的心,免得你总是做出一些不伦不类的事儿。”
“臣妾遵旨。”惠妃这次可谓是丢尽了脸面,面对众多嫔妃那一副副看好戏的模样,只能慌慌张张,狼狈不堪地落荒而逃。
之后俪珠和一众嫔妃继续相看秀女,把喜塔腊氏、富察氏和陈氏都看过了,自然也全都留了牌子。
除此之外,又另外挑了几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秀女,充当备选之人,只要是通过了复选的秀女,即使成不了太子的正妃也能嫁给宗室王公成为嫡福晋或是侧福晋。
最后,俪珠最为看重的石氏终于登场了。
石氏身着一件银红色的旗服,那旗服的料子流光溢彩,其上绣着的精美图案栩栩如生。
她款步而来,身姿袅袅,宛如风中摇曳的娇花。
梳着一个小两把头,精致而典雅,上面簪着的一对月季步摇,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整个人打扮得明艳华丽,却又不失端庄大气,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她来到众人面前,盈盈下拜,神色恭谨而虔诚,娇声开口:“臣女叩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石氏起身之后,又转向诸位嫔妃,微微福身,姿态优美,声音轻柔:“参见诸位主子,诸位主子万安。”
俪珠面带温和的微笑,轻轻抬手示意,声音亲切:“平身。”
石氏面露感激之色,眼神中透着恰到好处的欣喜:“谢皇后娘娘。”
俪珠目光落在石氏身上,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探究,饶有兴致地问道:“可曾读过什么书?”
石氏微微垂首,神色谦逊而从容,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臣女读过《诗经》、《中庸》、《论语》、《女则》和《女训》。”
俪珠微微挑眉,继续追问,语气中多了一丝期待:“可会诗词歌赋?可擅琴棋书画?”
石氏轻抿嘴唇,脸上泛起一丝赧然,略微低头,轻声说道:“这些臣女都有涉猎,但不算精深。”
俪珠眼中光芒一闪,微微挑眉:“可会作诗?”
石氏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紧张,双手不自觉地轻轻交握,说道:“兴致所致,会吟诵一两句,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俪珠微微一笑,笑容如春风般和煦:“既然如此,那就以今日选秀为题,以一炷香为限,作诗一首。”
石氏恭敬地应道:“臣女遵旨。”
小金子一挥拂尘,动作干脆利落,便有四名太监抬着一个放着香炉的桌案快步走来,稳稳地放在了石氏旁边,其中插着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