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9章 成全
陆抗撤得很及时,等程晓率领步卒赶到战场时,他已经将大部分步卒接上了战船,退出战场。
见此情景,郭淮、程晓也只能望船兴叹。
但其他吴军就没这么幸运了。
虽然他们依然有兵力优势,可是阵型已经被骑兵冲阵,又苦战半日,精疲力尽,面对刚刚赶到战场的豫州兵,他们既没有体力,也没有士气,甚至连中军的指挥都没有,只能选择逃命。
皖城外,到处都是吴军将士的尸体。
皖水被鲜血染红,无数被溺毙的尸体围绕在吴军的战船边,濯楫士的几乎每一次击桨都击打在尸体上,发出闷响,让战船上的将士近乎崩溃。
听到这个消息,刚刚清醒过来的孙权一声大叫,又晕了过去。
孙弘无奈,只得自作主张,下令全军撤往江边,远离皖城。
郭淮、程晓等人收拾战场,清点人数。
诸葛诞也从城中赶了出来,与程晓见面。
忙碌了一天后,战果初步统计出来。
这一战,可谓收获颇丰,战果辉煌。
仅是战场上可见的吴军尸体就有三千多具,受伤、被俘的又有五千多人,兵器、旗鼓堆积如山。
溺水而亡,尸体顺水漂走的不在统计之列,估计也有五六千人。
孙权率大军而来,却被一战打崩,伤亡过万。
就算再来,他也很难攻克皖城了。
——
曹芳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湖面。
曹羲正和诸葛恪交战。
一个月内,双方交战数次,都已经熟悉了对方的套路,感觉不像是战斗,更像是演习。
曹羲照例是防守反击,紧守水寨,等诸葛恪来攻。
诸葛恪却不急于进攻。他命诸将三面围住,不断叫骂,同时向魏军射击,企图寻找破绽,强行突破,扩大战果。
即使魏军操舟的能力有所进步,比起吴军来,终究还是差了一截。一旦落单,魏军凶多吉少。
魏军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打得非常谨慎,每次行动前都要看看前后左右是否有同伴能够给予足够的增援,以免落入困境。
双方打了半天,吴军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孙权该到皖城了吧?”曹芳收回目光,自言自语的说道。
钟会立刻接上了话题。“差不多了,这两天应该会有消息来,不过攻城之前都要打造器械,应该不会有大规模的战斗。”
曹芳表示赞同。
虽然魏军对吴战争中有趁着对方立足未稳,主动出击的习惯,但对面是孙权,有过刻骨铭心的教训,应该不会那么大意。
同样,城里的诸葛诞是个眼高手低的名士,守城或许还行,主动出击有点难为他了。
郭淮倒是有这样的能力,但他兵力有限,又向来重视谋略,不太喜欢这些冒险的事,主动出击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这一个月内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真正的战斗会在一个月后展开。
对他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压力会比较大。
六七万大军分作三处拒敌,相距离两百多里,总会让人不安,生怕哪里会有意外。
而且拖的时间越久,钱粮消耗越大,负担也重。
该收缩战线了。
“你觉得是在水战中击溃诸葛恪好,还是将他困在东兴堤,以免四处逃散?”
钟会思索片刻。“还是水战吧。困在东兴堤虽然能够全歼,但我军伤亡必大。诸葛恪刚愎自用,就算逃回去,也对我军伤害不大,反倒可以在江东内部造成混乱。”
曹芳笑了,看向蒋济。“太师以为呢?”
蒋济抚着胡须。“老臣以为亦然。”
王濬等人会心而笑,七嘴八舌的表示赞同。
打了这么多天,他们已经对诸葛恪的性格有了共识。
这人很执拗,好胜心极强,而且不肯面对现实。明明找不到破敌之策,偏偏觉得自己有机会,即使有伤亡也在所不惜,对对手的越战越强选择视而不见。
他根本不知道,他之所以觉得有机会,是因为曹羲觉得他比陆抗更适合当磨刀石。
陆抗所部的战斗力太强,曹羲压力太大,只能全力防守,没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想法。
与诸葛恪交战则不同,曹羲有压力,却也没有压力大到束手束脚的地方。
观阵几次后,曹芳也放了心,不再担心曹羲会遭受惨败,转而考虑如何解决诸葛恪,如何攻克东兴堤的问题。
讨论的结果是两个方案:一是在水战中击败诸葛恪,然后以优势兵力包围东兴堤中的残敌;一是将诸葛恪逼回东兴堤,予以全歼,以免诸葛恪部四处逃窜。
巢湖号称九头十八嘴,有众多河流汇入。以吴军的水战能力,一旦被打散,驾小舟逃入支流,短时间内很难清剿。
但东兴堤易守难攻,如果让诸葛恪退回东兴堤,以现有的兵力很难攻克。
就算北军的战斗力不弱,最后拿下了东兴堤,也会因为损失太大,无法前往濡须口增援毋丘俭。
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水战中击溃诸葛恪是相对合理的方案。
曹羲也为这个方案做好了准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就在曹芳准备传令时,毋丘甸快步走上城楼,手里拿站一份文书,满面喜色。
“陛下,皖城大捷。”
曹芳一愣,回头看看蒋济、钟会等人。
他们和曹芳一样,都有些莫名其妙。
皖城应该还没开打,怎么会有大捷?
曹芳接过毋丘俭递来的捷报,仔细看了一遍,心中大喜的同时,又有些疑惑。
“文钦怎么会在皖城?征东将军有相关的报告吗?”
毋丘甸早有准备,取出另一份文书,递了过来,轻声说道:“这是昨晚刚收到的文书,因为不急,就没有立刻汇报。”
曹芳将手里的文书递给蒋济,接过毋丘俭的报告,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毋丘俭这是初来乍到,威信不够啊。
文钦父子擅自行事,他不仅不能处罚,还要为他们打掩护。
亏得这次文钦奔袭皖城取得了奇效,打了孙权一个措手不及,驭下不力也成了知人善任。要是文钦打败了,或者遭受了重大损失,他可就有些丢脸了。
曹芳为毋丘俭感到庆幸的同时,钟会等人已经欢呼起来。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胜利,也更让人兴奋。
曹芳看了毋丘甸一眼,将毋丘俭的文书递了回去。
“收着吧,暂时不要公布。”
大战之际,团结非常重要,现在不是处理文钦的时候,要维护毋丘俭的威信。就算是文钦自行其事,也要说成是毋丘俭用兵如神,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未来。
毋丘甸之所以拖延不报,也是等一个好机会。
现在,他运气好,很快就等到了。
既然如此,他应该成全毋丘甸,成全毋丘俭。
毋丘甸如释重负,将文书收回袖中,拱手致意。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