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成了六个反派的后娘
作者:姜岁岁 | 分类:古言 | 字数:106.5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53章 小六的爹娘
一众人在前厅里坐下来。
顾半夏双手环胸,目光斜斜的睐着九千岁。
明眸善睐,唇红齿白,却是寡淡嘲讽的神情。
上至九千岁,小耳朵和宋珏,下至方圆方正,没有一个人敢吱声。
方圆心里忍不住的鄙夷。
他不敢出声就算了,怎么九千岁这么怂了呢?
“呵——”
顾半夏突然冷呵一声,几个人同时被吓得耸了耸肩膀。
顾半夏看着九千岁,“秦子瞻,秦宴?秦子瞻不是秦宴?秦宴死了?坟头草两米高了?”
九千岁讪讪的摸了摸鼻子。
这个时候似乎说什么都不对。
小耳朵鼓起勇气说道,“娘,是我要瞒着你的,你要怪就怪我吧,你要打就打我吧!”
顾半夏的目光从九千岁的脸上转移到小耳朵的脸上。
宋珏慌忙的说,“姑姑,小珥也是为了你好,她怕您卷进来会有危险的,甚至秦易都不知晓。”
小耳朵低着头说,“娘,您教过我们,做错事情不要找理由,错了就是错了,这件事情我不应该瞒着您,可是我瞒了,就是我错。”
顾半夏摸了摸小耳朵的脑袋,“娘不怪你,你小小年纪,怕是被什么阿猫阿狗诱骗了。”
方正看向方圆:听到了没,骂咱家爷呢。
方圆:废话,我不聋。
被骂为阿猫阿狗的九千岁揉了揉脑门儿,“方圆,先把姑娘和宋家少爷带出去喝茶,我和秦夫人有话要说。”
方圆哎了一声,“姑娘,请吧。”
小耳朵磨磨唧唧的站起来。
一边走,一边不放心的一步三回头。
小心翼翼地交代顾半夏,“娘,你别打秦叔叔。”
顾半夏:“……”
九千岁:“……”
房间里只剩下两个人。
九千岁忽然笑起来。
顾半夏冷冷的盯着他,“你笑屁?”
九千岁咳嗽一声,收住笑声,“果然,纸是包不住火的。”
顾半夏终于对他发火了,“秦子瞻!秦宴!我养小孩儿那么久,不管你现在需要和小孩做什么,都应该向我透露一下吧?万一你们做的是很危险的事情,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想法?”
九千岁站起来。
走到顾半夏的身后,双手搭在她的双肩上,“本督错了。”
顾半夏一把甩开,“别碰我。”
外面的窗檐下,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鹦鹉,叽叽喳喳,“怂了怂了他怂了……”
顾半夏差点笑了,还好绷住的快。
九千岁绕着桌子转了两圈,脚步终于停下。
目光灼灼的盯着顾半夏,“你确定,你要知道?”
顾半夏丝毫不惧地对上他的目光。
九千岁轻叹一声,“你答应本督,知道真相后,不许跑。”
顾半夏哼哼一声,“我自己的腿长我自己身上,你管不着。”
九千岁被气笑了。
可他还有什么办法?
只能乖乖的在顾半夏对面坐下来,“绮罗说,你已经知道了他们几个孩子的身世了,这点我就不做多余的赘述,现在我要说的,也正是我和绮罗在筹谋的。
先太子和三皇子蒙冤而死,一场东宫巫蛊事变,总共连累了二十多个大臣,几千条人命,一夜之间逝了,而他们却是蒙冤而死,我作为先太子,三皇子以及太子少傅的挚友,肩上时时刻刻担着要为他们申冤鸣不平的重任。”
顾半夏抿了抿唇瓣,目光中咄咄逼人的锋利消退了不少,“你想要怎么做?”
她现在最担心的其实是小耳朵。
这件事情,绝非易事。
一招不慎将会满盘皆输。
而满盘皆输的下场,却不只是输了一局棋那般的简单,他们输的将会是命。
顾半夏深吸一口气,“是不是……很难?”
九千岁微微一笑,轻轻的摇摇头,“秦夫人,其实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反而容易很多。”
顾半夏忽然意识到了原书的内容。
她猛的起身,“那你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让皇帝和太后承认当年的错误,还是想要……想要让……小珥或者小飒登基称帝?”
九千岁眸光骤而阴沉狠厉。
他压着嗓音,厚重的说道,“伤口腐烂了,需要剜掉。”
顾半夏一屁股坐下来。
不可置信的说道,“可是……可是朝廷有军队,你们有什么?”
既然说了出来。
就不存在藏着掖着了。
九千岁在顾半夏旁边坐下来。
抬起手,将顾半夏掉落下来的一缕头发掖到她耳后。
声音温柔的问道,“你知道小六是谁的孩子吗?”
顾半夏摇头。
小耳朵都不知道。
只知道小六的娘亲是那个带着他们回去盐水村的姑姑。
九千岁笑笑。
告诉了顾半夏一个惊天大秘密,“小六的娘亲,是淳于烈的妹妹,同胞亲妹妹。”
顾半夏:“……”
狼崽子?
她迫不及待的问道,“那为什么小六的眼睛不和淳于烈一样?”
九千岁耐心的解释说,“小六是女孩子,狼厥的蓝色瞳仁只遗传淳于家族的男孩儿。”
这样确实可以说得通。
顾半夏缓缓的点点头,又问道,“小六的爹是……”
九千岁叹了口气,实话实说,“沈家大公子。”
顾半夏:“!!!!”
小六是沈沉的侄女儿???
九千岁给顾半夏讲了一个故事。
十几年前,三皇子随着沈家人驻守边疆,边疆苦寒之地,邂逅了一位狼厥族的医女,二人一见钟情,三皇子同她私定终身,可皇帝怎么可能同意三皇子娶一位异国民女为正妃?
三皇子便发誓一辈子不娶正妃,唯独钟爱女子一人。
后来。
秦飒就是在边疆出生的。
秦飒出生之后,先皇大概年纪大了,心也软了些,想要看看孙儿模样,就召见夫妻俩回来。
后来,突厥进犯,战事告急,边疆危险,先皇没舍得让儿子再离开。
突厥一战,足足好几年,狼厥派人应援大周朝,就这样,沈家大公子于战场上结识了淳于文。
后来,突厥战退,狼厥收兵,可淳于文对沈家大公子情根深种。
沈家自古以来,连朝堂纷争都不参与,就怕那位忌惮,做出飞鸟尽良弓藏之事,甚至沈家大公子年幼时同太子三皇子十分要好,可因为沈家祖训不得不远离好兄弟,更不必说让沈家人娶异邦公主了。
沈家公子心知肚明,故而一直不肯接受公主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