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市井日常
作者:米饼曲奇 | 分类:古言 | 字数:34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章 香粉口脂
出了苗娘子胭脂铺,时间已经是快正午了,许禾就带着两个孩子,找了一家面食店,看这店里给的分量,点了两碗打卤面,两个小的分食一碗就够了。纯手工的面条很劲道,五花肉臊子鲜而不腻,三个人吃的很满足。
吃完了午饭也没急着逛,现下太阳大着呢,找了路边的凉亭坐下,有沿街叫卖茶饮的,许禾买了三份杨梅汁,味道甘甜,倒也解渴。坐在凉亭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充满了烟火气,倒是让穿越至今都不停歇的许禾,终于有了种真实感,像是尘埃落定一般。
东市街上的胭脂铺子总共三家,一下午也就逛完了。
在外面吃完晚饭回家,洗漱收拾又是一会儿,将两个孩子哄上榻,许禾就窝到了书房里,打算将今天的见闻写下来。
三家胭脂铺中,苗娘子家是最小的,最大的叫燕支斋,似乎是连锁的,在其他州城也有店铺。还有家徐记胭脂铺,是棠州的老店了。几个店各有特色,但售卖的种类都齐全,基本就是澡豆、胭脂、口脂、香粉、眉黛、发油、香胰子等。
苗娘子家的胭脂是这三家里面最好,铺子里的产品应该都是外面进货来的。因为苗娘子本人是个化妆高手,她售卖时与顾客分享自己的化妆技巧,所以别看店面小,生意倒是很不错。
徐记作为棠州老店,都是自家的手艺,店中产品都是自产,是个家庭作坊,徐记的老板是个制粉老手,他们家的妆粉确实是独一家的,也因为主打产品质量高,有自己的客户人群,生意也很不错。
至于燕支斋,店面很大,光是店里的小厮就有许多,买的东西比较杂,种类也更多,连锁店铺产品来源广泛,而且产品会比另外两家更高端,当然价格也更美丽,目标用户更偏向有钱人,因此也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观察了一天,许禾觉得,她暂时还是不要做开店的梦了。东市虽然热闹繁华,但是三家胭脂铺子也基本饱和,都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户群,她半路进去,即使自信自己能做出更好的东西,前期压力肯定很大。
再就是家里孩子还小,根本离不开人,若开店,前期肯定不能请人,她就要长期守在店里,想想前世那些职场家庭两头顾的女性们,许禾不觉得自己能做得更好。至于开店过程的艰难,她倒是不在意,前世她创业时什么困难没遇到过,做生意她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现阶段确实还不到开店的时候。
比起自己开店,许禾想做的是给苗娘子和燕支斋供货,至于为什么没有徐记,倒不是因为徐记有什么不好,这时候的生意人大多都是以诚为本,客户至上,职业素养不是一般的高。这三家店的服务在许禾看来都很不错。只不过徐记他们店里并没有外面的货,都是自己家的产品,老店有自己的骄傲,许禾并不觉得自己就一定能让徐记破例。
至于给苗娘子和燕支斋供什么货,许禾暂定口脂和蔻丹。这两种产品,经过观察,这三家虽然都有口脂,但颜色不够齐全,质量也说不上特别好。而蔻丹,现在染甲还是包染,材料也比较单一,主要是凤仙花,所以蔻丹这个市场称得上空白。作为初期打开合作口子,这两款产品是很合适的,也不会对目前这三家的主打产品造成冲击。
既然决定好了,许禾也不拖拉了,买书的七两银子给她造成了巨大压力,以后还要送两个孩子读书呢,现在家里这点子家底,完全不够花的。
接下来几天,许禾除了处理日常家务事,带带孩子,其他时间就全都扑在了制作口脂和蔻丹上。空间里有全套的制作设备,大部分材料都有,完全能够满足初期制作所需。但是许禾并没有全部依靠空间中的设备,能够复刻出来的,她都找相关的手艺人制作出来了,用料大部分都能找到替代品,不过材料她没有买,只是知道现在有哪些可以用于制作的材料就行了,毕竟生意还没开始,能省一笔是一笔嘛。
古法口脂的制作并不难,许禾也没有搞得太复杂,取色用的就是空间中种植的玫瑰花,根据色彩比例,做了两个色号出来。做出了样品后,许禾自己上手试了,色彩饱满,滋润不卡纹,还有润唇功效,她觉得,比起目前胭脂铺里的口脂,还是很有市场的。
蔻丹也做了两种色彩,红色染甲是现在的主流色彩,许禾用马桑果取色,多次调整用料比例,做出来的样品是珊瑚褐色,轻涂颜色清淡些,适合年轻女孩子,很有活力,涂染多次颜色会暗沉一些,适合年长妇人,看着很有气势。还有一个豆绿色的,这个颜色超适合夏天,浅淡的色彩看着让人舒适。
“娘,陈伯娘找你!”
沉浸在试验中的许禾被宋瑜的喊声打断了思绪,看着外面的天光,也到要做晚饭的时候了。许禾索性放下手中的工作,准备休息一会儿。
出门就看到陈嫂子站在大门口,许禾还奇怪,怎么还矜持起来了,“陈嫂子怎么不进来?找我有什么事?”
陈嫂子急忙解释:“我是过来喊你去后边陈家的,他们家大郎前些日子不是出远门了,今天回来了,还带来好些外地货,邻里住着,他们家说有需要的,便宜卖给大家呢!咱们两也赶紧去看看!”
这个热闹,许禾还真想要去看看。也不等陈嫂子催促,吩咐宋瑜关好门看好弟弟,提着篮子就出门了。
陈家是开杂货铺子的,什么都卖,店铺如今是陈老板和他媳妇守着,他家大儿子虽然还未娶妻,但也已经年满十六了,喜欢到处跑,经常能弄些时鲜货,倒是让他家杂货铺的生意好了很多。
许禾和陈嫂子到陈家的时候,他家院子里已经围了一圈人,都是各家的主妇或者带着孩子,主妇们讨价还价的声音,孩子们讨要玩具的声音,热闹极了。
靠着陈嫂子的大力气,两人虽然来的不算早,但也轻松挤了进去,许禾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布袋子里装着的山货,蘑菇、木耳还有她不认识的菜干。说来许禾一直是个蘑菇爱好者,煲汤清炒都喜欢,如今遇上了心头好,自然不会错过,当下就让陈家大郎给各样装上一小袋子。
“许婶子,还是您会吃,这蘑菇炖鸡汤可香了。我这儿还是从南州带过来的酱,他们那边的时兴货呢,我给您打开瞧瞧。”
竟然是蟹黄酱!看到好东西的许禾忽略了被人叫婶子的心塞,大手一挥:“给我来一罐子。”
这蟹黄酱虽然是个新鲜物,但价格稍高,陈大郎推销了半天,都没人买,好不容易等到许禾这个冤大头,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好话不断。
“许婶子,识货!这东西煮汤炒菜加上一勺,真是香的舌头都要掉了!”
见他说的那般夸张,有个年轻妇人嘲笑:“哟,陈大郎你这是已经尝过了,我看你会说的很,舌头看来是好好的,可见这话说的不实在。”
陈大郎平日里跑东跑西的做买卖,早就练就了一副铜筋铁骨,半点不在意,“这不是托嫂嫂的福,又接好了。”
促狭的话惹得院子里的人哭笑不得,趁着氛围正好,陈大郎将这次外出的大头货拿了出来,
“各位婶子嫂嫂们,这是我从南州带过来的棉布,这可是第一手货,现在棠州的布坊可找不到,错过了可要等很长时间才有的!”
“棉布咱们棠州还能没有?陈大郎你这话可不实诚!”齐家嫂子反驳,他们棠州虽然比不上南州,却也不是个破落户,棉布有什么稀奇的。
“齐婶子可别急,我还没说完呢,”陈大郎赶紧解释,“这棉布是用南州那边最新的技艺制作的,和咱们棠州的可不一样,这棉布好不好,大家都是做惯了衣服的,比我更清楚。陈婶子,您来摸一摸。”
陈大郎直接请离得最近的陈嫂子上手,“是不是比咱们现在用的更柔软,还牢固,看看这织纹细密精致,颜色也多,我可没糊弄大家。”
验过货的陈嫂子点点头,肯定了陈大郎的说辞:“摸着确实要比咱们棠州这边平常卖的棉布舒服。”
“那是,我陈大郎卖货可从来童叟无欺的,”得到了肯定的陈大郎趁势追击,“大家都是相熟的老邻居了,价格上绝对不让大伙儿吃亏,需要的赶紧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