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教科书
作者:蓝88 | 分类: | 字数:31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章 功底
颜龙的个人能力特长,较为明显。
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文字写作功底扎实,社会实践经验丰富。
颜龙的语言表达能力,得益于1982年,N市团市委举办的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活动。
颜龙自己编写和演讲的《你行,我也行》,获得他工作所在系统演讲比赛一等奖,N市城乡建委演讲比赛二等奖。
N市城乡建委工会,将颜龙和其他六位演讲比赛得奖人,组成演讲团,从N市电视台请来一位美女老师,对演讲团成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普通话和台风的脱产培训。
然后,在城乡建委工会陈主席带领下,去城乡建委下辖的十几个单位作巡回演讲。
短句慷慨激昂,长句宛转抒情。语调抑扬顿挫,发音充沛洪亮。
上台,神定气闲眼不聚焦,发声前,先静三秒,环顾全场。
这些都是电视台老师教的,也有颜龙自己在几十场演讲中摸索的。
颜龙的写作功底,归功于苏红和陆辛子。
苏红,比颜龙低一届的高中校友。
在一次学校作文大赛中,苏红的作文与颜龙的作文一起,贴在学校走廊上的获奖榜中。
颜龙是偶发,苏红是熟手,她把自己写的手抄本借给颜龙看。
厚厚两本手抄本中,有十几篇苏红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内容讲述人物,文风温馨动人。
亮亮有着白净的圆脸和黑白分明大眼睛,他们俩常在部队宿舍大院里玩。
幼小的苏红,第一次一个人瞒着大人行装出门。
不是清明季节,墓地里静悄悄没有其他人。
九岁的苏红与比她大一岁的亮亮,玩起过家家。
晌午,苏红疲倦地眯上眼睛,睡在石凳上。
太阳开始下山,亮亮推醒苏红,告诉她该回家了。
公路边,苏红回头望去,亮亮站在山坡上,那块刻着他名字的墓碑前,向苏红频频招手告别。
活泼懂事的亮亮少年夭折,和苏红愫朴的怀念之情,让颜龙的眼眶几次湿润。
受苏红的影响,颜龙开始热爱小说写作。
高中已毕业的颜龙,每天晚上八点,去陪晚自习下课的苏红回家。
俩人经常骑自行车,去离苏红家不远的湖边,一聊就到半夜。
陆辛子是N市日报“青年之友”专栏主编。
他不仅把颜龙的文字变成了铅字,在N市日报上刊出了颜龙写的微型小说《择女》。
而且把颜龙发展为N市日报通讯员,让他处理“青年之友”的读者来信。
通过阅看读者来信和回访,让颜龙得到丰富的写作题材,通讯报道源源不断。
《通往奥运会之路》、《过来人苦口婆心劝尼姑》、《姑娘摆摊在街头》、《一个残疾人的爱情》、《渴望》、《演讲者说演讲》、《大号是中华》、《医院里的化妆品》等等。
N市日报“青年之友”专栏每周出一版,每期都有颜龙的作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颜龙的月工资二十几元钱。
在N市日报发表一篇作品的稿费,根据篇幅长短,一般几元钱,月发四五篇,颜龙能收到十几、二十几元稿费。
《通往奥运会之路》得了七元稿费,报道的是N市一位去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皮划艇选手。
颜龙洋洋写了六千多字,限于专栏篇幅,被陆辛子老师删去了一大半。不然,不但有二十多元稿费,而且,被评为N市优秀通讯稿后,极有可能再被评为省级好通讯。
颜龙特别崇拜和感激陆辛子老师。经他手的文章,变得干练生动。
颜龙把刊出的文章,与自己的原稿进行仔细比较,寻找差距。
渐渐的,陆辛子老师改不动颜龙的稿子了。
年轻时练就的本领,让颜龙一生受益非浅。
让他往后与人交流、工作单位开会发言、在外作培训讲座、撰写总结报告、拟订各种制度,得心应手、面无惧色。
......
YY公司老板请颜龙去他公司任职,主要一个原因是,公司推行“阿米巴”管理半年多进展不顺。
第一次与YY公司老板接触时,颜龙已了解到这个信息。于是这段时间里,颜龙着重做了YY公司背景情况,与“阿米巴”管理知识功课。
颜龙认为,发源于日本,经美国经济学者整理的“阿米巴”企业管理制度,不大适合中国国情,国内企业起码不能照搬照抄。
“阿米巴”企业管理制度的原理是,把公司以经济效益为准绳,分解成最小的运行单位,并称这些小单位为”阿米巴“。
“阿米巴”原本是一种生长在阿拉巴的无足虫,根据生存需要,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能当作足来运动。
公司中的各个“阿米巴”经济相互独立,用单位时间价值核算部门经济效益,使得负责阿米巴的阿米巴长,懂得和具有经营能力,让每位员工关注自己所在部门的业绩。
这在企业与员工相对稳定的日本国可行,日本人以一辈子在一个企业工作为荣。
现代中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先要解决的恐怕是企业文化建设。
先从温饱向典雅进步,也就是从讲钱到讲产品再到现在的讲文化。
稳定员工工作,增长员工满意度、归属感和成就感,是中国企业管理首要任务。
员工的心不在公司,不唤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什么样的制度,都将治标不治本。
如果公司有较好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运行基础。
阿米巴不失是项增长公司效益,提升员工素质能力的成功有效举措。
阿米巴管理措施,更像是份补药,能让你公司锦上添花更为强劲,但不可用来治病。
日本京瓷公司原创“阿米巴”,活了六十多年至今,不但挺过多次世界经济危机,而且企业越做越大。
“阿米巴”是日本京瓷公司企业创始人,稻盛和夫的真才实学。对提升中国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理念功效,无可厚非、不可多得。
YY公司最大的运营部门是服装加工厂,有八条刚投资了六百多万元的吊挂生产线,全厂员工定额五百人。
颜龙了解到的是,服装加工厂员工不足百分之七十,而且员工流动很大,职业技能普遍低下,基层领导管理力量薄弱。工厂总经理近两年招了几个不得力,管理人员车轮般调换,两年时间公司HR经理更换了七个。
这种情况可不是通过“阿米巴”所能改变的,而且在这种状态下不能推行“阿米巴”。
当然,颜龙不会这般与YY公司老板们直说。
作为高级职业经理人,千万不要奢望去改变老板,那怕你已进入决策层。
你只能用自己的言行与工作成果,去影响老板。
聪明的职业经理人,不会让老板认错,要会使老板自己改错。
让老板认错没有什么意义,弄不好还会伤害自己。
让老板自己去改错,诸事大吉。
酒席上,颜龙没有否定YY公司的阿米巴之举,只是建议公司的组织架构,可作适当调整。
“阿米巴”可在YY公司服装工厂试行,但要先建设”大阿米巴“。
服装工厂分设管理、技术、供应三个中心、四个生产分厂。
中心与分厂实行绩效管理与考核,考核与员工薪酬挂钓,建立奖惩制度,先通过薪酬制度改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减少员工特别是熟练工人的流失率。
要使公司员工,招得进来并不流失,和谐的工作氛围,合理的薪酬制度,首当其冲。
通过两次接触,颜龙感觉到YY公司老板,有着N市乡镇企业家转制成私营企业老板后,大多数人所拥有的骄傲与固执。
这也是颜龙,犹豫去不去YY公司的原因之一。
汪校长也是从乡镇企业家转变而来,学校的发展权系他一身,他的理念,决定着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快乐悲苦。
鉴于在YY公司得到的经验教训。颜龙没有答应汪校长,专职去学校工作。
颜龙决定,每周去学校上班两天,以兼职副校长的身份,在技工学校,做点自己熟悉喜爱的培训工作。
KS公司董事长是八十年代大学生,毕业后靠做外贸业务生意起家,赠取第一桶金后开办了KS公司。
KS公司董事长,开明谦和,接受新思想快,让颜龙感觉干劲充沛,在KS公司工作了七个多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