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科技升级面板
作者:江边小鲤鱼 | 分类: | 字数:62.8万
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9章 放心,他会感激你的
第129章 放心,他会感激你的
自从石墨烯材料被人发现以来,几十年的时间,有关石墨烯的各种应用早就在实验室里被人研究出来了,唯一的限制就是石墨烯的价格!
因此,当价格低廉、产量还巨大的石墨烯材料生产出来以后,这些实验室产品,很快就能进入到推广阶段。
比弗迪的腾龙二代电池,京东方的柔性显示屏等等,之所以在短时间内面世,就是因为如此。
毫无疑问,石墨烯的时代来临了。
无论鹰酱如何限制,石墨烯的各种器件,都将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
就在网络上热议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刘青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石墨烯晶圆研究。
然而,不同于石墨烯剥离机,石墨烯晶圆的生产,对仪器的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99.99%以上的纯度,需要的脱离力度到了微毫,这对脱离胶、剥离机、甚至是洗脱液,都有更高的要求。
这还仅仅只是石墨烯薄膜的生产。
石墨烯晶圆的忖底更是难题中的难题!
如果以前的石墨烯剥离机的难度是1的话,新的石墨烯晶圆制造机,难度就是10!
呈指数级的难度!
不要说虚拟面板能不能把技术升级出来,即使升级出来了,后续的实验复现,刘青预计都要搞个半年。
难,太难了!
就在刘青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搞石墨烯晶圆的时候,京城,某地一座办公室内。
吴元庆和那位老人又在一起谈论开来。
“港口那边,最迟在12月15日,我们的大游轮就可以开出去了。”
“哦?12月15号?看来,他们那边还真是等不及了啊!”老人笑着点点头。
本来,他们正式决定的出海日期,是在明年的3月份左右,没想到南将造船厂那边硬是卯足了劲头,提前完成了各项改造工作!
说起来,他们已经连续将大船的生产进度提前两次了。
第一次是下水日期,本来预计的是要等到去年年底才能下水,然后因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提前到了6月17号这天。
现在,出海日期又提前了两个多月,这里面的原因,和刘青还真有不小的关系。
他给老丈人的C18纳米材料反渗透膜资料,让周成功得到了上面的青睐,成为了反渗透膜项目组的组长,在上层的干涉下,率先为大船的淡水工程服务。
上个月,老周那边,就搞出了一种“多孔碳18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完全能够影响到居民的饮用水供给,对于缺水地区的饮水,尤其是海上的淡水补给来说,绝对是开天辟地的作用!
虽然之前在大船里,不乏有类似的海水淡化仪器,但这些仪器的淡化效果差强人意,无论是海水淡化的速度、总量以及仪器的持久性来说,都不能让人完全满意,解决吃喝也就罢了,像什么洗澡之内的,绝对是一种奢侈。
然而,周成功搞出来的超级材料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材料的淡化效果,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解决吃喝用水算什么,就算让全体船员整天用淡水来泡澡,那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而且,用这种材料制作的淡化仪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对大船的空间更没有多少要求,甚至于都可以不占用空间,不需要淡化仪器,直接将材料舒展开来,包裹在水桶大缸上就能得到淡水!
可想而知,对于每寸空间都恨不得扒拉成上百种方法来使用的大船来说,这种材料带来了多大的便利!
因此,南将造船厂那边,趁着大船还没有完全舾装成功的时候,重新将大船的淡水供应系统做了设计,全部换成了这种超级材料,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不说,还为大船节约了一大块空间!
“嗯,最近那边的动作越来越过分了,他们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现在终于要有弹射型的大船了,哪里还能忍得住?周成功教授的水处理超级材料上船改装完毕,那些人甚至都恨不得明天就能出海试航呢!”吴元庆笑着解释道。
“那好,我们也不用等什么特殊节庆了,早一天试航,就能早一天开出来。”老人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一次的试航仪式,把周成功和刘青都邀请上吧,来不来是他们的事,但请不请是我的事,毕竟他们也是我们大船的功臣啊。”
周成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刘青在这里面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能够瞒得过其他人,却瞒不过他两。
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刘青,这种反渗透材料是肯定不会出现的!
“这到没什么问题。”吴元庆点了点头,明显知道刘青这家伙才是真正的隐藏大佬,“海院那边,早就恨不得把刘青拉到他们里面去了,只可惜一直都没机会,现在我们主动让他们和刘青接触,他们还不屁颠屁颠的同意啊?”
“哈哈,”老人笑出了声,“他们倒是想得美。不过刘青这小子也是个不安分的主,没有和人家接触,都能够让人家受益,海院觊觎他,甚至念念不忘,不是理所当然的吗?那小子还打电话向我们抱怨人家骚扰,真是个小混蛋!”
第49章 放心,他会感激你的
刘青搞出来的石墨烯材料,让大船的电磁弹射得以提前更新换代,甚至旧船上的弹射装置,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良;
再加上海水淡化材料的上船,甚至人造淀粉和合成主粮装置,都已上船,进一步提升了大船的补给能力;
如果说一开始大船的战斗力只有60分的话,修改后的战斗力甚至能够达到80分!
毫无疑问,刘青虽然没有参与大船的设计,但绝对是大船的大功臣!
因此,海院那边,又岂能不对刘青念念不忘?
谈完了大船,老人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递到了吴元庆手里:
“你觉得这份名单怎么样?”
吴元庆好奇地接了过来,目光在文件标题上一扫: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奖名单。
点了点头,原来是这项名单啊!
继续往下看下去,蓦然,吴元庆愣住了:
名单的第一行,是最高荣誉勋章奖。
而第二行,就是自然科学1等奖,获奖人——刘青!
“这,这会不会有点不太合适?”吴元庆有些明白老人给自己看这份名单的原因了。
自然科学1等奖是五个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之一,也是种花家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贡献的种花家科学家。
能够获得这项奖励的,无一不是大佬,此前,就有华老、吴老、钱老等获此殊荣。
由于该奖项的评选严格性,在历史上还曾多次空缺,从2000年至今,自然科学奖1等奖23年中空缺了11次!
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该奖项的把关极严,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并没有那么多高水平的成果配得上这一奖项。
然而,刘青以区区21岁的年纪,竟然登顶了这一项奖励,是不是太早了点?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坐在沙发上,老人的语气不容置疑,“你应该知道,这项奖励,我迟早都要颁给他,还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
吴元庆想了想,点点头:“于公,那小子的人造淀粉完全当得起这份殊荣。甚至拿到国际上,一份诺贝尔奖都是跑不掉的,却因为咱们的干涉,不能给到他诺奖的荣誉,这一点,是我们有负于他。无论刘青自己怎么想,对于其他有才能的人来说,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友好的。”
“于私,您已经答应了要给他一个惊喜,因此,这恰到好处?”
“没错!”老人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现在,咱们的布局马上就能完成了,即便再隐瞒,最多也就多隐瞒几个月的事,干脆趁着石墨烯的事件,把人造淀粉的事情一起公布出去,虱子多了也不怕痒嘛!正好趁此机会,给咱们的科学界竖立起一个标杆!”
吴元庆还是有些不放心:“只不过就这样把这项奖励颁给他,对他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毕竟,他真的太年轻了!”
老人却摇了摇头:“不用担心,这件事情还是利大于弊的。以他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只要他不背叛国家,自绝于人民,没有任何人能够拿他怎么样,这点小风小浪,他必须受得起!”
“我明白了!”吴元庆叹了口气。
……
时间很快就到了年底。
这一天,沉浸在实验室里的刘青,突然就接到一个电话。
“什么?你说咱荣获了本届的自然科学奖?还是一等奖?!”
听到电话里的讲述,第一时间,刘青的嘴巴都能塞入一颗鹅蛋。
自然科学一等奖啊,这几乎是国内的最高科技奖项了,就这么被他得到了?
“没错!”评审委员会的主持人非常肯定的道,“刘教授,您确实获得了本届的自然科学1等奖!”
“可是,之前我怎么没有听到半点儿风声呢?”刘青试探着问道。
像自然科学1等奖这样的奖项,必须要经过大佬的推荐,经过无数次的评选,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真的要是通过了正规渠道,一轮一轮的评选上来,早就有人在前几轮通知当事人了。
这种宁缺毋有的奖项,是丝毫走不了后门的,万万没想到,他在今年就拿到了,难道这就是当初那位说的要给他的惊喜?
毕竟,除了那位能够给他推荐以外,又还有谁呢?
对面的主持人分明知道内幕,但人家就是不说,笑呵呵的告诉刘青,让他到时间进京城就是了,其他的一概都不用他管。
刘青无奈,只能点头答应说知道了。
挂断主持人的电话后,刘青马上就给吴元庆那边打了个电话。
“吴老,自然科学1等奖啊,咱何德何能……这个惊喜也太惊喜了,都快成惊吓了!”
吴元庆却笑呵呵道:“伱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是吧!”
“真的,吴老,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手机都差点儿掉到了地上!”刘青叹息道,“这是国家的最高奖项啊!我还这么年轻……吴老,要不您和那位说说,把我换成其他人吧。其他科学家比我更有资格,也更需要这份奖励。”
这还真不是刘青谦虚。
因为就在今年,周其林院士的新型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得奖的呼声很高。
这种催化剂的前因后果刘青也了解了。
从技术上来说,不对称催化是合成手性分子的主要方法,也是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其核心就是手性催化剂。
但是过去40年,由于缺少广谱性的手性配体基本骨架,真正高效、获得广泛应用的手性催化剂很少很少。
周其林院士经过了20年的探索,这才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手性螺环催化剂,这些手性螺环催化剂具有广谱性,在许多不对称催化反应中都表现出优于其他手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
例如,手性螺环铱催化剂在多种不饱和羧酸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都保持了目前最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记录,在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更是取得了450万的催化转化数,成为迄今为止最高效的手性催化剂!
再比如,手性螺环铜和铁催化剂解决了金属卡宾对杂原子-氢键不对称插入反应的对映选择性低下的难题,将其发展成为具有很高选择性的反应。
总之,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和应用,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些催化剂还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如今已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被用于200多种不对称合成反应,还被制药公司用于多种手性药物的生产,影响力巨大!
因此,周院士获得自然科学1等奖,当之无愧!
然而,现在上面竟然让他取代周院士的位置,获得这项奖励,刘青又哪里过意得去?
尽管,他的人造淀粉在含金量上比手性螺环催化剂高得多,可他还年轻啊,又不是非要争今年的评选,干嘛这么急呢?
吴元庆完全理解刘青的顾虑,听到他的解释,突然哈哈大笑道:“你小子,我就知道你会推脱。你是在担心周其林院士吧?放心,你顶了他的位置,周院士甚至都要感激你呢!”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