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

作者:落笔只为生花 | 分类: | 字数:44.8万

第153章 再烧一把

书名: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 作者:落笔只为生花 字数:2274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6:01

无奈之下,只能令亲卫高喊在前引路,往北面而逃。

往北不到十里地。

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出现在眼前。

当地人称这座山为猪嘴山。

此时吕蒙手下的大军死伤多少,根本来不及统计,反正一眼望去,跟在自己身后的溃兵看不到头。

想到这里吕蒙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只要通过此山,寻一处安营扎寨,收拢溃兵,优势还在自己手上。

后军还在被周瑜掩杀,每耽搁一刻时间便是无数士卒丢失性命,吕蒙当即下令全军快速通过猪嘴山。

跟在后面已经过河来到西岸的周瑜,周到探子来报,吕蒙的前军已经进入猪嘴山。

“成了。”

周瑜大喜。

令全军加大掩杀力度,务必使吕蒙溃兵来不及反应,全部赶入猪嘴山。

猪嘴山南北走向,只一条山谷窄道通过其中,两侧山坡陡峭,易守难攻,是绝佳的埋伏之地。

若是在平日,行军此处,必然令斥候先行,以探虚实。

可现在吕蒙麾下早就慌不择路,即便吕蒙有心探查,一时也难以阻止溃兵的败退洪流。

只能怀着忐忑的心理带着大军走入山谷。

马不停蹄,只求快速的通过这条不算太长的峡谷。

说起来了,吕蒙心里虽然有一丝忐忑,但是坐在马背上细细分析,他还是有把握此处没有设埋伏的。

原因也很简单。

他是随机找了一个方向引流溃兵的,周瑜事先不可能知道。

若是这种情况下,周瑜还能事先做好准备。

那只能说,自己败的不冤。

为了让士兵快速的通过山谷,吕蒙骑着战马走在最前面,亲自为大军开路。

吕蒙冲在最前方。

突然,山谷的前方有乱石挡住了去路。

“不好,有埋伏。”

吕蒙心里最担心的,被他排除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后军变前军,全军后退,退出山谷。”

吕蒙勒马狂喝。

大军变得更加混乱。

就在这时。

山谷两侧,箭如雨下。

巨大的火球从两侧山坡上滚了下来。

山谷之中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狭小的地界。

士卒们避无可避,无处躲藏。

只能惨叫着被引火上身,一个个乱窜的火人,慢慢地失去力气,倒在地上,任由大火被烧成灰烬。

“完了。”

“周瑜,你好狠!”

吕蒙仰天长啸。

山谷内的大火持续烧了十多个时辰,待到谷内地上的温度冷却下去,周瑜这才下令士兵进去打扫战场。

二十万人只有在后面跑得慢的五万人不但没有来得及进入山谷,反而保住了性命,被周瑜指挥俘虏,剩下的十几万人,包括主将吕蒙,副将丁奉、潘璋,全部葬身火海。

此时大部分的尸体都已经成为火场的燃料,燃烧殆尽,只余下很少一部分尸体还能看到一些人的轮廓。

但是已经分不清谁是谁。

吕蒙、丁奉、潘璋三人的尸体终究还是没有辨认出来。

周瑜下令就地挖掘巨坑,将尸体焚烧的残渣全部就地掩埋。

“将军,少将军。”

孙坚和孙策并肩站在山坡上看着山谷中的残烟,心中百感交集。

周瑜走过来,手里拿着兵符,向孙坚复命。

“公瑾来了。”

孙坚很快就恢复了神色。

慈不掌兵。

孙坚并不觉得周瑜此计有何不妥。

战场就是你死我亡。

何况是这种实力悬殊巨大的战争。

孙坚深吸一口气,传令收兵回东阳。

打退了建邺二十万大军,不亚于将压在东阳头上的一座大山掀翻。

众人喜气洋洋。

孙坚下令,全军休整,同时在周边郡县内发布募兵告示,扩大军备,准备伺机以东阳为中心向四周扩张势力。

孙权是在吕蒙兵败后二十日才收到消息的。

因为全军覆没,无人禀报前线情况。

吕蒙和他的二十万大军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孙权感觉情况诡异,重新派出斥候到东阳探查。

孙坚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时间,特意将战场打扫的非常干净,同时下严令封锁消息。

斥候一路上都没有发现蛛丝马迹,直到乔装进了东阳,才从百姓口中得知东阳最近打了胜仗。

几经辗转,斥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知到了具体情况。

建邺孙权治事府邸。

下人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时有尸体被抬着出来。

孙权气喘吁吁的半跪在地上,手中的宝剑血滴顺着剑尖流到掉落在旁边的帽缨上,屋内一片寂静。

血腥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十分的压抑。

过了许久。

孙权把宝剑丢到一边,顺手从下人手上拿过一块白色的丝绸擦拭手上的血渍。

“人都来了吗?”

“启禀主公,所有文武都已经到齐。”

“吕蒙带走的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连一个报信的人都没有留下,都说说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走?”

孙权大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恢复了日常的深不可测。

张昭是文臣之首,孙权盯着他问计,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谏言。

“主公,臣认为此时吕蒙之败,是败在轻敌,败在民心。”

“子布可畅所欲言。”

“诺。”张昭对着孙权深施一礼,继续说道:

“周瑜区区三万人马将二十万大军杀得全军覆没,不是周瑜太强,而是吕蒙太弱,岂不闻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这吕蒙得主公赏识,委以重任,正是年少得知之时,骄纵自大难免,然在这巨大的兵力悬殊之下,即便失败也不可能是如此大败。”

“布认为造成如此重大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民心。”

“叛军顶着主公父兄的名头,虽然都是乔装假冒,但是百姓不知,底层士卒不知。如此假如对方在战场上打出主公父兄的旗帜,难免造成士卒左右为难,战力尽失。”

张昭的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纷纷附和。

此时,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找到说辞,活着走出这个大殿。

孙权思索着张昭的话,他也觉得这个理由是能解释如此大败的唯一答案。

“子布言之有理,不知可有良策破之。”

张昭沉思些许,眼睛一亮对着孙权下跪五体投地下拜,口中高呼道:

“臣请主公登临九五,执掌华夏神器,就位天下正统,如此民心归附,政令清明,军令畅通,必战无不胜,所向披靡。”